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61391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 产业结构的影响10123043陈倩楠 10123007肖萌背景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步,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投资和 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 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 益显著。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任 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它 国或地区的影响。中国做为一个新的“经济 大国”,其经济已纳入国际经济的体系之 中。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 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 2007),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

2、,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 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 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至 2006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2002年至2006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 46774.5万吨。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增长为 19.7,由2002年的1890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能源和交 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油,电等的“瓶 颈”制约也得到明显的缓解,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11.3,在2004年 成为除美国之外的

3、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发电量年增长14.7,新增发电机 装机容量9744万千瓦,电力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铁路营业里程由 17.19万公里增加到34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加到4.53万 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以上的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 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 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 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 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 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 奇迹。国际贸易结构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 以及我国贸易结构现状 我国贸易结构数量型特征明显,主要靠出口 数量拉动出口产值的增大,贸易增长方式以 粗放

4、为主,主要表现在: 1.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出口商 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 2.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是导致外贸 增长方式粗放型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产业逐渐增 多,越来越的产品成为可贸易品,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在全球竞争互为对手的贸易各 方,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能长久 的拥有国际市场。中国工业制成品要想拓 展国际市场,同样必须高度关注自己的国际 竞争力。然而,当前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 力却并不乐观。 我们用贸易竞争力系数法对1999年中国进出口 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 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商品主要是旅行包、服 装、家具、无机化

5、学品、金制品、医药品;竞争 力系数大于0但小于0.5的商品主要有橡胶制 品、非金属矿物品、办公用机械、钟表;竞争力 系数大于-0.5但小于0的商品主要有染料、有机 化学品、电力机械、科学有色金属、通用工业 机械;竞争力系数大于-1但小于-0.5的商品主要 有塑料、化肥、金工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 等。 可见,中国贸易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发 挥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 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大 多缺乏国际竞争力。 3.我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程度有所提高,与美日等发达 国家的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结构逐步向水平分工形 态转

6、移,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化工产品、 光学及医疗设备器材、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已经初步具有 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项竞争的实力。但是,与美国、日本等 发达国家的贸易形态仍然表现为较强的垂直分工特点。在产 业内贸易程度较低的产品中,既有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从而 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杂项制口、鞋帽等, 也有一些处于比较劣势的高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如机电 设备等。从整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在高技术产品基础上 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即使是象光学医疗设备、运输设备 等似乎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各细分类产品的技 术先进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中国仍然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 产品,

7、而出口的则是一些低层次的加工产品。此外,由于加工 装配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最终产品 出口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国内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 力。 4 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 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 ;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多年来,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已初步奠 定了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新型外 贸调控体系。我国外贸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 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已经上 升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单一、封闭的外贸经营格局 已经改变,经营主体多元化为外贸带来了活力,成为中国 外贸、特别是出

8、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这些已经和正 在构成中国未来对外贸易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样,中国对外贸易 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调整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国际 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等许多问题和矛盾。 这些以出口贸易质量等外在形势表现出的不足,其根源 就在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的影响。1 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调整出口结 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出口结构是产业结构的表象,出口结构的改善必须从产业结 构的高度化上获得支撑,从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的角度入 手重新理清出口结构高度化的思路,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 是拉紧、拉长出口产业链条,占

9、据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例如 从提高纺织品出口附加值目标出发,重点发展高档纺织品面料和 高新技术纺织机械,从提高国产家电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目标出 发,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工业及相关产业;二是 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定位主要是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新 设备、新工艺、新配方的开发和应用,提高食品、化纤、钢铁、 交通设备、电子通信等部门的竞争优势;三是规范国内市场竞争 秩序,建立以国内统一市场为基点的规模经济产业和垄断竞争的 市场结构,为出口品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奠定产业组织基础 ;四是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牵头, 外贸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参与的产业结构升级领

10、导体系。2.按照统一政策和竞争条件的一致性 原则,促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 展,逐步实现外贸经营制度向外登记 制度的转变传统外贸专营机制的打破,为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 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由于外贸经营权以及市场准入 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贸经营还未形成充分自由竞争的多 样化格局。长期垄断经营的优越环境也造就了外贸企业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体质”。为此,完善外 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创造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新 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综合经营,最 终建立外贸经营登记制。 专业外贸公司应当加强自身改 革,完善经营机制,逐步走上

11、以 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提高企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 规模经营效益. 总之,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和各 类外贸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 将在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 高外贸经营的质量、效益、信 誉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 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外贸增 长方式的转变。3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规模经济 效益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造成这种状 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 小、效益差,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的企业结构往往缺乏主导产品、结构雷同、无长远规划,中小企 业的发展潜力极为有限。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必须进一步调整 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

12、,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一批效率较高的企业进 行联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整体优势,努力形 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每个外向 型企业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自身潜力,向管理要效益,以 质量求生存,凭规模导向发展,籍外力去开拓,充分利用国内、国 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 要大力发展我国外贸事业,就必须使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 发展。在具体做法上,可在实行外贸集团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 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综合商社,以便在此基础上总结经 验,加以改进和推广,以增强我国外贸竞争力。4.深化微观管理,加强基础工作首先,努力营造一个客观的吸引人才的氛围。积 极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 境,吸引人才,加快企业技术开发步伐,提高管理效 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加 强产品包装工作。销售包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 声售货员”的美誉。包装较之产品内在质量的作用 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我们在包装上多倾注一点精 力,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就会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 也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广泛实行我国 的名牌战略,全面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这对 我国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外贸经济效益,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无疑会大有裨益。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