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1371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鱼纹,有源远流长 的意义。鱼在中国是富 裕、富余的象征,寓意 中国非遗源远流长,世 代相传外面圆是“成佛圆”, 是保护的意思,也象征 着循环,永不消失。内 部的方行体现出天圆地 方的同根文化,方圆相 生,体现出中国非遗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与 传承抽象的上下手共同 保护中间x体现了非

2、遗保护的深 层意义,通过对非遗的研 究考证,对人类历史进程 不断提出疑问,否定之否 否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 步图形融入了“人”“文 ” 传达出文化和天人合一 的概念,田字又寓意与 大地紧紧相连,农耕文 化深厚,中国非遗直根 与广袤大地中鱼纹又似天井,寓意非遗诞生 在民间,并在民间广泛保留, 需要我们加以保护标志的残缺,一方面也表达出古朴感,另一 面更暗示非遗的特点、现状,更激励我们对 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

3、间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 ,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 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 略者和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 迹。玛纳斯体现了柯尔克孜人顽 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团结一致、奋发 进取的民族精神。 玛纳斯主要流传于我国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 治州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此外,中亚的吉尔吉 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也是玛纳斯重要 的流传地域,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也有 流传。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新疆 编号:25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 家协会玛纳斯时间:2006年 类别

4、: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苏 编号:13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 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一。南京云锦的生产 现主要分布在南京市的秦淮、建邺、白 下、玄武、栖霞五区。一千五百多年前, 史籍即有关于南京丝织品的文字记载,但 无实物流传。东晋末年,南京有了专门生 产织锦的机构斗场锦署。北宋南迁后, 南京成为中国的丝织中心。南京云锦织金 饰约始于元代,而彩色妆花织金饰则盛于 明清两代。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时间:2006年 类别:曲艺 地区:辽宁,吉林,黑龙 江 编号:35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 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

5、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 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 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 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 成。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 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东北二人转时间:2006年 类别:民俗 地区:云南 编号:8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 意为新年),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 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 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

6、别,具体节日 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 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时间:2006年 类别:杂技与竞技 地区:河南 编号:7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 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 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 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 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它 以武术技艺和套路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 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少林功夫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重庆,四川 编号:24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 四川省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 节奏,由号工

7、领唱,众船工帮腔、合 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 式。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 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代表曲目有 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 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 、捉缆号子、橹号子、招 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 等。川江号子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中央 编号:5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 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 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 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 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 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针灸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

8、式基础 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 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 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 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 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 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 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 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 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 料。傩戏 (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 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湖北,安徽,湖南,贵州

9、 编号:89傩戏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美术 地区:贵州 编号:23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贵州省三都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 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 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 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 水族马尾绣的起源已不可考,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 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水族马尾绣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陕西 编号:13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安塞县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至今已难 考证。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 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 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 轻扭。 安塞腰鼓快放快收,变化神速,自然大方,欢快流畅 ,刚柔并济,屈伸自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 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使 自身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娱乐性。安塞腰鼓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