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创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61340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管理学原理—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管理学原理—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管理学原理—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管理学原理—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创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篇 创新 第十四章 创新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三、创新的类别 一、创新的含义 拉丁语: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 熊彼特: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 的结合熊彼特创新概念的五种情况(1)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 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市场; (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 源;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 业重组 现代的观念:创新管理:对现行技术和生产系统的 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与特性的改 进以及企业更新。 经济学:

2、创新是企业家向经济中引 入的能给社会或消费者带来价值追 加的新事物,这种事物以前未曾从 商业的意义上引入经济之中。(一)创新的概念创新就是在有意义的时空范围内,以 非传统、非常规的方式,先行性地、 有成效地解决社会技术经济问题、形 成有用结果的过程,这些有用的结果 可以是产品、服务、新生产工艺,也 可以是新结构或经营体制,以及与组 织成员有关的新计划或新方案。(二)创新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管理工作可以概述为两方面 (1)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 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按 预定的规则操作; (2)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 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不断呈现新 的状态。 二、创新与维持的

3、关系及其作用维持的作用 创新的作用三、创新的类别(一)创新的类别 (二)创新的意义 1、按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 系统的影响程度 局部创新整体创新2、按创新与环境的关系 防御型创新攻击型创新3、按创新发生的时期 系统初建期的创新运行中的创新4、按创新的组织程度 自发创新有组织的创新(二)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好途径 2、创新是使企业不断获得生命力的 惟一途径 3、创新是时代的潮流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制度创新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五、环境创新 六、观念创新 一、目标创新当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 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同

4、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 的调整。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 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 三个方面。 (一)要素创新 1、材料创新 2、设备创新 3、人事创新 (二)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1、生产工艺创新 2、生产过程创新 (三)产品创新 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组合的结 果是形成企业向社会贡献的产 品(服务)。 三、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 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 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 1、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 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 利益和责任。 2、经营制度创新 经营制度是有关经

5、营权的归属及其 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 则规定。经营制度的创新应是不断 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 式。 3、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 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 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 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组织形式的变革 和发展。 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 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 效率。 五、环境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 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 营的方向变化。 六、观念创新思想革命是物质革命、社会革命的前 提。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创新的过程 二、创新活动的组织 一、创新的过程(一)寻找机会 (二)提出构想 (三)迅速行动 (四)坚持不懈 二、创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地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