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1253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思想内容学习重点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技巧。学会学会评价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思想感情。掌握掌握不同题材不同题材诗歌的诗歌的特征及鉴赏特征及鉴赏方法方法。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 1、了解作家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 把握。把握。2 2、一个时代有一个、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时代的特点,一,一 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2、适当了解 某个时代的风貌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 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3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 “序序 ” ”,或后有,或后有注释注释。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 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 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 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多数作品的

3、、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其中 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 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 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个别作品 的个别存在的个别存在。答题方法指导提问方式:这首诗(句、联)包含了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解答分析:江苏考题一般立足于诗中的一两句或某江苏考题一般立足于诗中的一两句或某 一联,采分点在一联,采分点在二至三个二至三个,答题要,答题要全面、具体全面、具体答题模式:答题模式:感情产生原因

4、(或情境)感情产生原因(或情境)+ +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如:如: 报国无门的报国无门的 悲愤之情悲愤之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 惜别之情惜别之情 “ “感情基调感情基调” ”多用表示感情的一两个双音节表多用表示感情的一两个双音节表 示。如:惆怅、孤独、闲适等示。如:惆怅、孤独、闲适等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相知相思 别恨离

5、愁别恨离愁 (具体见(具体见步步高步步高P111P111)古代诗歌中常见古代诗歌中常见题题材材一、写景诗一、写景诗 二、咏物诗二、咏物诗三、思乡诗 三、思乡诗 四、边塞诗四、边塞诗五、怀古诗 五、怀古诗 六、感怀诗六、感怀诗七、山水诗 七、山水诗 八、送别诗八、送别诗九、哲理诗 九、哲理诗 十、闺怨诗十、闺怨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抒情诗鉴赏写景抒情诗鉴赏写景抒情诗鉴赏要点写景抒情诗鉴赏要点、把握、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情感、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6、和语言特色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塑造了怎样 的意境?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 渔火、寒山寺。 意境秋夜幽寂清冷。明确:写出落榜后孤独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课堂示例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 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 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 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 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 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

7、人以飘 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 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 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 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 逸的情趣。课堂示例流水 白云写景抒情诗鉴赏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仔细体察物关情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言志诗的鉴赏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

8、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形似”。 曲尽其妙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格,求其“神似神似” 不滞于物不滞于物 从整体构思看,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常用,常用比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正面描写写之外,还常用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侧面烘托的手法。的手法。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1 1、“ “读清读清” ”全诗。全诗。 2 2、分析物象的、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和内在品性和内在品性。 3 3、联系、联

9、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丛中笑。分析“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但 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分析“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 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先行者和

10、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 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课堂示例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诗鉴赏思乡怀人诗鉴赏 了解了解常见常见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分析人们思乡缘由缘由。 战乱频发;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人们

11、在诗中如何表达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 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思乡怀人诗鉴赏要点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抓抓关键句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抓住抓住意象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审清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审清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12、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 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 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 “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课堂示例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 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 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 句中的

13、“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 特点?请略加分析。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 你的看法。课堂示例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 苦与无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 手法。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古来征战几人回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 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14、 (3)风格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 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 矛剑戟、胡、羌、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 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国运兴衰的作的作 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 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 是大有帮助的。是大有帮助的。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盛唐:

1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 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中晚唐: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 向上的基调,向上的基调,但国势渐衰,不免但国势渐衰,不免 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陈陶) 宋代: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国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国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