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0612269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房护理-情境教学-2 (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婴护理母婴护理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教学任务 1.1.乳汁淤积的护理操作乳汁淤积的护理操作 2.2.新生儿盆浴的护理操作新生儿盆浴的护理操作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情景教学 2.2.理论授课理论授课 3.3.实训操作实训操作 教学目标 1.1.能够独立完成产妇乳汁淤积的护理操作能够独立完成产妇乳汁淤积的护理操作 2.2.能够独立完成新生儿盆浴的护理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新生儿盆浴的护理操作情景情景再现:再现:产妇,张晓然,30岁,妊娠39周。于2013 年6月25日上午8:30分,行会阴后-侧切开术分 娩一正常男婴,体重3500g,Apgar评分1分钟9 分。分娩全过程经过顺利,产后出血不多,产 后4

2、小时自行排尿。现在是产后第5日,双乳房 胀痛,双上肢抬举时乳房胀痛加剧,乳汁少。 今晨体温:36.7。新生儿脐带已脱落,生长 发育正常。 诊断:诊断:1.1.乳汁淤积乳汁淤积2.2.正常足月新生儿正常足月新生儿v母乳喂养是婴儿成长发育首选的 天然食品,母乳对于婴儿,是其 他任何食物不能比拟的。v情境问题导入:有什么方 法可以减轻新妈妈乳房胀痛,同 时还能促进新妈妈奶水增多呢?1.吸吮刺激 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乳头被刺激越多,乳汁分泌量越多(垂体分 泌催乳激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2. 排空乳房 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 泌的一个重要条件。3.其他 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

3、绪和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密切相关。v准妈妈就要掌握正确的 乳房护理知识,才有利于 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v一、乳房结构v二、乳汁淤积原因v三、乳汁淤积的护理一、乳房结构乳房位于两侧胸部胸大肌的前方,第26肋骨之间。内缘近胸骨旁,外缘达腋前线,乳房肥大时可达腋中线。乳房 主要由腺体、 导管、脂肪组 织和纤维组织 等构成。 其内部结构有 如一棵小树。 腺叶(15 20个) 腺小叶(10100 个 腺泡)二、乳汁淤积原因v是因为乳腺里乳汁排出不畅所致,若不发烧,又能及时的把乳汁排出,都能在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但处理 不当,则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乳腺炎或脓肿。v排出不畅的因素有:

4、乳腺小叶的导管被脱落的上皮 细胞或乳汁堵塞。产后23天分泌过盛,乳房血管及淋巴 管扩张淤积,乳腺管阻塞。每日哺乳频率太少、乳头皲裂 不敢哺乳或哺乳后多余的乳汁没有吸空等,不能及时排空乳 房。三、乳汁淤积的护理v(一)预防乳汁郁积症v 产后让新生儿早吸吮(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勤吸,促进乳汁畅 流可预防和减轻症状。v(二)乳汁淤积的护理v1.外敷乳房 哺乳前热敷乳房,可促使乳腺管畅通;在两次哺乳间冷敷乳 房,可减少局部充血、肿胀;用生面饼外敷乳房,可促使乳腺管畅通,减 少疼痛。v2.乳房按摩 哺乳前按摩乳房,方法是用手从乳房边缘慢慢向乳头中心方向推按,可促进乳汁流畅,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哺乳

5、后应将未 吸净的乳汁抽吸空,以免再度淤积;对乳腺管阻塞者,可请吸吮力强的乳 幼儿帮助吸通。v3.用药物护理 可口服维生素B6或散结通乳的中药,常用方剂为柴胡(炒) 、当归、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各15g,水煎服;必要时也可在哺乳前35 分钟,母亲注射缩宫素510单位。乳房按摩 (一)体位 仰卧位-左右 坐、站位-前、后位(二)范围(二)范围 上-锁骨 下-乳房根部 内-胸骨 外-腋前、中 线 (三)穴位v1.膻中穴位置:在体 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 ,两乳头连线之中点。v2.乳根穴位置:胸部 ,乳头直下,乳房根 部,第5肋间隙,前正 中线旁开4寸。仰卧位 ,乳头直下,在第五 肋间隙中取穴。(四)物

6、品准备(五)乳房按摩步骤第一步:热敷第一步:热敷(促进乳腺管扩张)(促进乳腺管扩张) 第二步:按摩第二步:按摩(使乳房变柔软、乳腺管通畅和(使乳房变柔软、乳腺管通畅和乳管窦充盈)乳管窦充盈) 第三步:排空第三步:排空(加强泌乳反射)(加强泌乳反射)第一步:热敷第一步:热敷1.用温水清洁 乳房。 2.用湿热毛巾 (50C),热 敷双侧乳房 35min。第二步:按摩手法第二步:按摩手法1.1.螺旋式按摩螺旋式按摩 2.2.扣拍扣拍 3.3.抖动抖动1.螺旋式按摩 二手交替,一手 固定乳房,另一 手用小鱼际分别 从乳房上、下、 内、外等方开始 向乳头方向螺旋 式按摩。在膻中穴和乳根穴处向下按压5-1

7、0秒。2.扣拍 二手交替,一手 固定乳房,另一 手用空手掌从分 别从乳房上、 下、内、外等方 开始向乳头方向 扣拍。3.抖动 双手围住乳房根 部上下、左右轻 轻抖动。 4.评估 (1)乳房变软 (2)乳管窦充盈第三步:排空1.新生儿 吸吮2.手挤法 1.将大口清洁容器靠近乳房。2.拇指与示指放置于乳晕距 离乳头根部2cm处,两指相 对(围成C字形),其他手 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和示指 向胸壁方向有节奏地压、挤、 松(压挤以不引起疼痛为 宜),沿着乳头压挤所有乳 窦,使乳汁流向容器用;同 样方法挤另一侧乳房。3.挤奶结束后留少许乳汁涂 在乳头和乳晕上。3热瓶挤奶法对于一些乳房肿胀疼痛严重的产妇来讲

8、,由于 乳头紧绷,用手挤奶很困难,可用热瓶挤奶 法。取一个容量为IL的大口瓶(注意瓶口的直 径不应2cm),用开水将瓶装满,数分钟后倒 掉开水。用毛巾包住拿起瓶子,将瓶口在冷 水中冷却一下。将瓶口套在乳头上,不要漏 气。不久瓶内形成负压,乳头被吸进瓶内, 慢慢地将奶吸进瓶中,待乳汁停止流出时, 轻轻压迫瓶子周围的皮肤,取下瓶子。4.吸奶器挤奶法 (1)手动吸乳器: 将吸奶器的广口罩 在乳头周围的皮肤 上,不让其漏气, 按压手柄使吸奶器 呈负压,乳汁慢慢 地流入吸奶器容器 内;待没有压力 时,再重复按压手 柄。(2)电动吸乳器: 用电池或交流 电产生压力, 且可自由调节 吸力大小,随 时释放,吸

9、力 产妇能完全以 自己的舒适程 度来控制最合 适的吸力。小结通过对 一、乳房结构 二、乳汁郁积原因 三、乳汁郁积症护理 等知识的情境展现、理论情境展现、理论讲授、技能的操作。 完成学习目标,即: 能够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谢谢!知识链接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1989年发表了保护、促进 、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中,确定了 母乳喂养的定义、母乳喂养的优点、促使母乳喂养 成功的十点措施等。v一、母乳喂养的定义 1全部母乳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 液体或固体食物。 (2)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 素类、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2

10、口。v2部分母乳喂养 (1)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 的80及以上。 (2)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 物的2079。 (3)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 的20以下。v3象征性母乳喂养 这种方式的喂养母乳几 乎不给婴儿提供所需热量。v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婴儿 必需的和理想的营养食品。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世 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 重要环节。v(一)对婴儿有益 1. 提供营养及促进发育 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 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和需要发生 相应改变

11、。 2. 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 免疫细胞,前者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 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后者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 3. 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 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 正常发育,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 有利于心理发育 母乳喂养时,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 、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 。v(二)对母亲有益 1. 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 吸吮刺激使催乳激素产生的 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 产后出血。 2. 哺乳期闭经 哺乳者的月经复潮

12、及排卵较不哺乳者 延迟,母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产 后闭经得以储存,有利于产后恢复,有利于延长生 育间隔。 3. 降低母亲患病率 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 险性。 4. 综合价值 母乳直接从乳腺分泌,温度适宜,无污 染,哺乳方便,经济。v三、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 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入员。 2. 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 定。 3. 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 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 持泌乳。 6. 除母乳外,禁止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 征。 7.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8. 鼓励按需哺乳。 9.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 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