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1119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8.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部分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重点探究型核心知识回顾1.体液的组成:(1)写出图中各序号的名称:_;_;_;_。(2)体液包括_和_。(3)请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_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2.内环境及其组成成分:(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环境 血细细胞_ 组织细组织细 胞_血浆 组织液细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环境 淋巴细细胞、吞噬细细胞_ 毛细细血管壁细细胞_ 毛细细淋巴管壁细细胞_ 口腔上皮细细胞_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 组织液、淋巴

2、 组织液(3)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浆的主要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_含量较高。蛋白质无机盐水蛋白质(4)下列生理过程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有_。细胞呼吸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教材易漏边角知识】必修3 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分析二者成分:水泡:主要成分是_。血泡:主要成分是_,还含有_。组织液组织液血细胞【特别提醒】认识细胞外液的三个“”(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

3、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3)内环境体内液体。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高考探究归纳【高考典题示例】(2014全国卷)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161(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

4、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2)关键知识:内环境(细胞外液)中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联系。【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各成分间的物质交换。A项中,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降低,错误。B项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并保持动态平衡,正确。C项中,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正确。D项中,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液,正确。【高考母题变式】变式1 构建模型(体液组成及相互关系)(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_。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2)人体的T细胞、B细胞主要存在于图中的_中。(3)

5、图中各数字中表示O2、CO2的分别是_。变式2 信息转化CO2产生于人体细胞的_中;O2在人体细胞的_处被消耗。(填具体位置)乙和丙2、3和1、4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备考方法规律】快速判断体液组成及相互关系(1)突破点:单箭头。淋巴周围只有单箭头:淋巴起源于组织液,终止于_。血浆(2)辅助信息:双箭头。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存在双箭头,在已知血浆和组织液的前提下,与组织液存在双向物质交换的另一成分即为_。细胞内液高考角度全练角度1 体液的组成1.(2017长沙模拟)右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

6、高的是乙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解析】选C。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O2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O2浓度最高,A项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含量将增多,B项错误。毛细血管壁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项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D项错误。2.(2017郑州模拟)右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

7、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162( )A.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解析】选B。由图可知,分别表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若为肝脏细胞,由于扩散作用,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在血浆、组织液、淋巴循环中,组织液中的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能够进入淋巴液中,但淋巴液中的物质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易错提醒】内环境成分不只有三种不要认为内环境只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成

8、分,其实内环境以这三种成分为主,还有脑脊液等其他成分。角度2 内环境的成分3.(2015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163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内环境”。(2)关键知识:内环境的成分和作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有关知识。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通过血浆、组织液运送到相应部位,发挥作用,A项正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项正确;

9、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C项错误;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远低于血浆中的含量,D项正确。4.(2017临川模拟)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血红蛋白 葡萄糖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二氧化碳 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乙酰胆碱 尿素 维生素A. B.C.D.【解析】选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内。【知识总结】内环境成分和非内环境成分的区分成分举举例 可以 存在 的物 质质营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盐、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等 调节调节 成分激素、维

10、维生素、抗体、组织组织 液、神经递质经递质 等 代谢废谢废 物二氧化碳、尿素等成分举举例 不应应 存在 的物 质质只存在于细细 胞内的物质质血红红蛋白及与细细胞呼吸、复 制、转录转录 、翻译译有关的酶等 由细细胞内合 成后直接分 泌到体外消化酶等 不能被吸收 的物质质纤维纤维 素、麦芽糖等【加固训练】1.(2017武汉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和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中C.与和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属于细胞外液【解析】选D。由图示看出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和,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中

11、;与和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细胞内液,不属于细胞外液。2.(2017六安模拟)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表示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进入A、C、D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C.尿素不属于的成分D.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解析】选C。由图可知,A是血管,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淋巴管,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组织液能进入血管、组织细胞和淋巴管中,A正确;O2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被利用的,所以O2浓度最低的是细胞内液,B正确;尿素属于代谢废物,属于血浆的一部分,C错误;中含有蛋白质类激素、抗体等少量蛋白质,D正确。考点二 内环境的

12、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基础夯实型 核心知识回顾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1)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_的吸引力。水(2)影响因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无机盐、蛋白质2.细胞外液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2)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_,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7.357.45缓冲物质3.温度:(1)细胞外液的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2)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新陈代谢: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_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

13、人体的新陈代谢。37374.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的必要条件。(1)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_供应。(2)体温、pH相对恒定_正常,细胞代谢正常。(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_。正常生命活动能量酶活性形态和功能【思维诊断】(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

14、滴注生理盐水20 mL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2015全国卷) ( )分析:输入的Na+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 mL。(3)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分析: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和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从而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4)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分析:佝偻病患者体内Ca2+缺乏,所以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5)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稳定时,机体就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 )分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高考角度全练角度1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2015江苏高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A项错误;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平衡,故B项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故C项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细胞内液O2浓度低于组织液,故D项错误。2.(2014海南高考)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