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0620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娟教育实验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李娟教育实验法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 一。教育实验方法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1、从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而引进教育领域, 这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 学-实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伽利略 培根 冯特 梅伊曼 拉伊2、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 实验。佩斯泰洛奇 福禄贝尔 蒙台梭利 杜威 陈鹤琴一 教育实验法的含义和教育结构 含义: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 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 的教育现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活动的基本构

2、成: 自变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为引起研究对象的身 心发生预定变化而确立并呈现、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刺 激,又叫刺激变量。 因变量:在教育实验中伴随研究者对自变量的操作而发生 或产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又叫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 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二 实验研究法的主要类型(一)根据实验研究的场所不同,分为现场实验和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又叫自然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进 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在经过专门 设计的、人工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二)根据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程度,分为前试验、准实

3、验和真实验前试验P201准实验P202真实验P202(三)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分为探索性实验 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教育规律和 新的教育方法的实验,它以创新为研究目的,是一 种富于开拓性的实验研究。验证性实验是指以验证已取得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活 动方式为目的的实验。(四)根据同一个实验中自变量的多少来分,分为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是指同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只操作一个自 变量的实验。多因素实验是指同一个实验中需要操操纵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三 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一)教育实验的准备1)确立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设。2)查阅研究文献,确立实验研究

4、的理论基础。3)实验设计(二)教育实验的实施1)操纵自变量2)控制无关变量3)观察和测量因变量(三)教育实验的总结和评价 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P206四 教育实验法的优点和局限优点:(1)教育实验法能有效地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中 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法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3)教育实验法有着较好的促进教育实验发展的 作用。局限:(1)实验法难以获取随机化程度高的、对总体具 有良好代表性的样本。(2)实验实施环境条件与真实的教育情景不完全 相同。一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实验设计的含义P208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P208二 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

5、(2)分析和确定实验变量(3)设计各种变量的处理方法(4)选择实验模式(5)形成实验计划常见实验设计符号 X实验处理或实验条件,即自变量的操纵 O因变量的观测(常为分数) O1实验的前测 O2实验的后测 E 实验组 C实验控制组(班) R随机抽取被试并随机分组 等组处理 不等组处理一 前试验设计前试验是一种对无关变量缺乏控制的实验,但研究 者仍应重视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因变量的观测。三种常见模式:1)单组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实验组 X自变量 O2 实验后测2)单组前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实验组 O1 实验前测X自变量 O2 实验后测3)固定组比较设计 E实验组 X自变量 O2 实验后测 C实

6、验控制组 O2 实验后测二 准实验设计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E实验组 O1 实验前测 X自变量 O2 实验后测 C实验控制组 O1 实验前测 O2 实验后测2)单组时间系列设计E实验组 O1 1实验前测 O1 2 O1 3 O1 4X自变量 O2 1 实验后测 O2 2 O2 3 O2 4)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E O1 1 O1 2 O1 3 O1 4 X O2 1 O2 2 O2 3 O2 4 C O1 1 O1 2 O1 3 O1 4 X O2 1 O2 2 O2 3 O2 4三 真实验设计1)随机分配等组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 E实验组 X自变量 O2 后测 R C控制组 O21后测 E

7、1实验组 X1自变量 O2 后测 R E2实验组 X2自变量 O21 后测 E1实验组 X1自变量 O2 后测 R E2实验组 X2自变量 O21后测 E3实验组 X3自变量 O22后测2)随机分配等组前后测用符号表示为: E实验组 O1 前测 X自变量 O2后测 R C控制组 O11前测 O21后测 E1实验组 O1 前测 X1自变量 O2 后测 R E2实验组 O11前测 X2自变量 O21 后测 E1实验组 O1 前测 X1自变量 O2 后测 R E2实验组 O11前测 X2自变量 O21 后测 E3实验组 O12前测 X3自变量 O22后测一 自变量的选定和操纵实验者在确定自变量时要注

8、意的问题有:1)自变量应是具体、确切的教育因素2)自变量应是可以操纵的教育因素3)同一项实验中自变量数量不宜过多实验者在进行自变量操纵时要注意的问题有:1)自变量的操纵应合乎实验研究的目的2)自变量的操纵应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二 因变量的确定和观测确定实验要观测的因变量时要注意的问题:1)应考虑因变量与实验目的的一致性2)要考虑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三 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1)无关变量的种类来自被试的无关变量 来自实验设计中的无关变量来自主试的无关变量 来自资料统计的无关变量2)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设置控制组采用“双盲法”的方法 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控制资料统计过程一 教育实验计划的评价包括1)对实验课题的评价2)对实验假设的评价3)对实验内容的评价4)对实验程序安排的评价5)对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的评价二 教育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1)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或者说实验结果 能否归因于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2)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所得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