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护理2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59682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伤病人的护理21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烧伤病人的护理21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烧伤病人的护理21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烧伤病人的护理21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烧伤病人的护理21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伤病人的护理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病人的护理2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烧伤烧伤病人的护理病人的护理 (二)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 课件设计 王广顺教授课件制作 王广顺教授授课教员 王广顺教授 2005.9.13 (一)休克期 :休克期2-3 6-8血流逆流毒素向血管内浮游滤过器官损害回收中毒期(二)感染期伤口感染热卡丢失渗出 伤口恶病质期(三)修复期(四)康复期伤后数月-2年, 皮肤和内脏功能 康复。 二、烧伤面积计算烧伤面积计算(estimation of burn areaestimation of burn area) 中国九分法中国九分法:911+1头颈(发、面、颈)9;双上肢(手、前臂、上臂)92;躯干(前、后、外阴 )93;双下

2、肢(臂、足、小腿、大腿)951100。小儿面积计算新生儿 面积计 算手掌法1%1.25%三、烧伤深度的识别烧伤深度的识别(determination of burn depthdetermination of burn depth)一度烧伤一度烧伤二度烧伤:浅二度烧伤二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三度烧伤三度烧伤三度四分法三度四分法燒傷的程度的因素凝固带淤滞带充血带烧伤创面特点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分度 损伤深度 眼观表现 镜下特点 愈合过程I0 棘细胞层 红、肿、干(痛) 表皮浅层坏死;真皮浅层充血、水肿,中性白细胞浸润(急性炎) 36天,表皮再生,不留疤痕 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

3、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浅0 真皮浅层 (即表皮 全层坏死 ) 水泡,破 后创面可 见细红丝 网(充血 扩大的毛 细血管和 小静脉) 表皮全层 凝固坏死 ,表皮下 或表皮内 水泡;真皮呈明 显急性炎 症-充 血、水肿 ,中性白 细胞浸润 710天, 附件再生 ,基本上 不留疤痕 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深 0 真皮深层 ) 水泡或干痂(灰黄色)透过痂皮创面可见红色小点,散在-充血 表皮真皮乳头层凝固坏死真皮深层下急性炎症 3周,附件再生不全,有疤痕形成 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0 皮肤全层肌、骨 焦痂(黑色)质硬似皮革,透过焦痂可见栓塞的粗大血管网 皮肤全

4、层凝固坏死,肌细胞固缩、坏死,骨板模糊、骨细胞消失,周围组织急性炎 时久,植皮及不全再生,疤痕愈合,需整形 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深度估计及各度病理变化四、四、烧伤严重性分度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烧伤轻度烧伤:。TBSA9%TBSA9%以下以下 中度烧伤中度烧伤:。TBSA10%-29%TBSA10%-29%或或。TBSATBSA不足不足10%10% 重度烧伤重度烧伤:TBSA30%-49%TBSA30%-49%;或;或。TBSA10%-19%TBSA10%-19%; 休克休克 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 复合伤复合伤 特重烧伤特重烧伤:TBSA50%TBSA50%以上;或以上;或。TBSA20%TBS

5、A20%以上;以上; 或已有严重并发症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五、吸入性损伤诊断 形态学吸入性灼傷化学物、火災 :吸入高熱的空氣氣管、支氣管 : 水腫 呼吸道狹窄 死亡率 : 50 % OK拳斗姿势呼吸道烧伤火災發生該怎麼辦?火災發生該怎麼辦?六、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护理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迅速脱离热源 保护受伤部位 维护呼吸道通畅 其他救护措施注:注: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护理 有哪些? 在哪里? 怎么用? 谁知道? 医疗急救用品 医务人员 接受过培训的急救员 急救员每年要至少重新培训一次注:注:燒傷创面的緊急處理沖 脫 泡 蓋 送沖沖10-15分鐘目的 : 降溫熱 深層組織縮小受害的範圍緩解疼

6、痛脫加強患部的熱傷害溫度不易散去避免皮膚組織沾黏戒指、手錶、皮帶泡冷水中 加強降溫、止痛蓋散失 : 體熱、水分 降低污染送 轻中度燒傷大人 : 10 %小孩 : 5 % 燒傷中心 过度炎症、壓力性潰瘍1.生命体征 2.静脉输液管 3.导尿管 4.清创 输液计划 6.MEBT/MEBO 7.TAT 8.抗生素应急程序注:注:应急程序七、烧伤休克诊断: 主要表现:同一般休克。 救护原则:抗渗扩容。话疗沟通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早期补液方案: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 面积(。)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 和电解质液1.5ml(小儿2.0ml)。胶 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 的比例为0.5:1,广泛

7、深度烧伤者其 比例可改为0.75:0.75。另加以5%葡 萄糖溶液补充溶液2000ml。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 伤后第二个24小 时,胶体和电解 质为第一个24小 时的一半,水分 补充仍为2000ml 。八、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临床表现性格的改变、体 温骤升骤降、心率 加快、呼吸急促、 创面骤变。 实验室检查烧伤全身感染的预防 及时纠正休克 正确处理创面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营养的支持(水、电 解质紊乱的纠正; 脏器功能的维护)九、 烧伤创面处理清创切痂或削痂植皮MEBT/MEBO松皮术皮移植术创面护理1.包扎疗法护理 2.暴露疗法护理 3.半暴露创面护理 4. 保护创面和保暖应防止创面的二次污染

8、 和损伤。 在处理创面同时应取渗出液送细菌培养。大 面积烧伤时宜采用暴露疗法 , 并应注射 破伤风抗毒血清、抗生素。二.治疗后评估1.康复状况 2.功能状态 3.心理和认知状况 4.预后判断【护理诊断 / 问题】 ( 一 ) 有窒息的危险与吸入性烧伤有关。 ( 二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和卧床有关。 ( 三 ) 体液不足与烧伤后体液大量丢失有关。 ( 四 ) 有感染的危险与烧伤时皮肤、组织受损、创面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 ( 五 )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烧伤后体液丢失、循环血容量不足有关。 ( 六 ) 营养失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烧伤后营养物大量消耗有关。 ( 七 ) 自我形象紊乱与烧伤后毁容

9、肢残及功能障碍有关。1.疼痛 2.感染 3.坏死 4.瘢痕【预期目标】 ( 一 ) 伤员呼吸正常 , 无气急、发绀。 ( 二 ) 伤员烧伤创面干洁、无分泌物 , 创面逐渐 恢复或植皮后愈合。 ( 三 ) 伤员体液平衡得以维持 , 生命体征稳定 , 尿量正常。 ( 四 ) 伤员平稳度过休克期及感染期 , 无全身性 感染并发。 ( 五 ) 伤员循环容量充足 , 组织灌注良好。 ( 六 ) 体重保持相对稳定 , 处于正氮平衡状态。 ( 七 ) 伤员敢于面对伤后的自我形象 , 情绪稳定 , 能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护理措施】 ( 一 ) 吸入性损伤的 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吸氧 3. 严格掌

10、握并观察记录 4. 严格呼吸道管理及无 菌技术。 5. 按呼吸功能评估的各 项要点进行监测。( 二 ) 休克期护理 1. 严密观察病情 2. 液体疗法应急程序( 四 ) 感染期护理全身性感染时表现为: 神志改变 , 兴奋或淡漠 , 亦可诲妄; 寒 战、高热或体温不升; 脉搏、心率加快而血 压逐渐下降 , 出现感染性休克; 呼吸急促; 创面骤然恶化 , 出现烧伤创面脓毒症; 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防治全身性感染的措施 : 及时、积极 地纠正休克 ; 正确处理创面护理 ;合 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支持治疗 。 护理措施: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2. 严密观察病情。 3. 口腔及会阴部护理。 4.

11、加强各种治疗性导管的护理。 5. 定期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 选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及抗霉菌药物。 6. 加强营养 , 提高免疫力。( 五 ) 心理护理 心理失衡的原因包括 : 伤后强迫性体位 , 使 其独立性减少 , 有挫折 感 ; 顾虑容貌与形体 丑陋 ; 担心永久性残 疾 ; 害怕疼痛或疼痛 性反应 ; 担忧可能发 生 或已实际存在的生活 改变 ; 恐惧死亡。应做到 : 耐心倾听诉说 自我感 觉 ; 不回避提问 , 尽量稳定其情 绪 , 但也不可给予错误期望 ; 让 其了解病情及创面愈合的过程;协 助伤员自理性活动 , 增强其自我护理 ;了解医师对重伤的治疗评价 , 做 到与其交流时

12、有的放矢;注意伤员 心理、生理需要 , 加强沟通 , 让伤员也 了解你 , 并愿意接受 你的护理。 ( 六 ) 疼痛护理 方法 : 接受伤员非理智性 表达 , 不加评论。以真挚的 同情心与伤员沟通。 鼓励伤 员说出心里的痛苦和想法。适当的理疗或体疗 , 可剌激 机 体产生三啡肽 , 起到部分相 当于麻醉止疼的作用。一般性止痛药 , 应选用多种 剂 型、多种途径给药。 话疗沟通( 七 ) 康复期护理 1. 营养护理:尽量鼓励伤员经口进食; 管饲 或胃肠外营养;制订营养食谱 , 餐间给予高 热量饮料;限制影响创面愈合的营养药物 。 2. 康复护理:维持功能体位;尽早下床活动; 肢体及关节活动锻炼;适当创面湿润 , 采 用MEBT/MEBO疗法优于传统疗法。采用紧身衣 和固定板;制定并实施康复治疗计划 , 采用 体疗及理疗。 防紫外线与红 外线照射 , 因 其可促使瘢痕增生。 避免对瘢痕性创 面的机械性刺激如搔抓等。 【护理评价】 与护理目标一致。 【健康教育】 ( 一 ) 防火、灭火及自救等 安全教育。 ( 二 ) 共同制定早期康复计 划 。 ( 三 ) 继续心理教育 , 提 高自理性。 ( 四 ) 告之病人 , 严重挛 缩畸形应予日后行矫形手术 恢复形体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