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59474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我市“十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加强林业工作、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我讲三点意见。一、回顾总结我市“十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就过去的五年,我市林业建设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大目标” 、 “三大战略”要求,解放

2、思想,抢抓机遇,不断创新,林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从认识层面讲,主要有四个标志:一是对林业生态功能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二是对林业产业功能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三是对绿化山水、绿化家园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四是对林业生态保护的意识有了新的变化。(一)坚持不懈地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显著增长。 “十五”期间,我市全面启动和实施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共界定生态公益林 449 万亩,规划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 300 万亩;累计完成造林更新 281 万亩,义务植树 XX 万株;建成绿色通道 12641 公里,完成 249 万亩长防林等国债造林项目建设任务,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 12432 公顷

3、;实施针改阔和阔叶林发展工程,完成针改阔示范林 13 万亩,在新造林中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造林比例达到 0%以上;11 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绿化示范村,3 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绿化示范村,柯城区达到了高标准平原绿化标准。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128 万立方米,比“九五”净增 29 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达到 148 亿株,比“九五”净增 2100 万株,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709%的较高水平。(二)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效益林业发展迅猛。以林业名特优新基地和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市建设各类林业特色基地 220 个、面积 10 万亩,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竹木加工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木材、竹类、干鲜

4、果、森林食品、茶叶等五大主导产业;全市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 4319 家,其中省级重点林业龙头企业 18家,竹胶板年产量全国第一,江山竹木加工、龙游笋竹加工年产值分别超过 10 亿元。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国家森林公园 2 个,省级森林公园 1 个,全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个、面积 612 万亩,年平均接待游客 170 万人次。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有了新进展,有一定规模驯养繁殖企业发展到 23 家。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市已建立各类林业行业协会 17 个、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7 个。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 874 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2

5、9%;其中林产品加工产值达到 66 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 117%。林业种植业、林产品加工业解决了大量的农民就业问题,五年平均增加农民人均收入 1200 多元,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三)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五年共办理各类案 4 万多起,其中刑事案 320 起。进一步规范林地林木管理,加强林地林木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五年全市共办理征用林地 37000 多亩。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资源保护,全市已建立县级以上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小区 131 个、面积 21 万亩;全面

6、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断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了 41 个重点林区乡镇和 7 个重点森林经营单位的综合治理;五年来,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认真组织实施森林病虫害治理工程,加大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了危险性病虫害在我市的发生。(四)坚持科技兴林,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以国家林业开发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科技进步,重点加强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种苗工程、竹木加工、林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以及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完成项目研究67 项,28 项获奖,其中 4 项分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建立各类科技示范

7、点 141 个、示范面积 4 万亩,推广辐射面积 80 万亩,总结推广科技致富典型 30 个。五年共举办科技培训 1020 期,培训林农 0 余万人次,组织科技下乡 1万余人次,印发实用技术资料 60 余万份。加强与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与浙江林学院建立了市院科技合作关系,9 家企业与浙江林学院建立了 10 个项目的研发合作关系。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 4%,其中对重点工程项目、竹产业等林业支柱产业的贡献率达到 0%以上。(五)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林农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XX 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了山林承包责任制延包完善工作,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山林承包责任制延包完善,林权证换发

8、和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市签订承包合同 126008 份,签订率 97%,换发林权证 443463 份,解决以界址纠纷为主的山林纠纷 230 起,落实争议面积 6660 亩。通过山林承包责任制延包完善,稳定了民心,规范和完善了承包合同和档案,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依法、规范流转,调动了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开发林业的积极性。我市的做法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林业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森林资源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9、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林业总体效益不高等。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几个不相适应:第一,林业生态的可持续性、长远性、周期性与林区老百姓需要尽快改变面貌、提高生活的紧迫性不相适应。山区老百姓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还相当突出。第二,林业生态的效益是跨区域、流域性的,它与我们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不相适应。林业生态效益的受益面,不仅仅在当地,而是一个区域甚至是全社会,但是我们现行的很多生态投入机制、补偿机制跟这个是不相适应的,往往建设的责任在当地,受益的却在外地。第三、重点林区生态建设都集中在欠发达地区,其体制、机制、政策与现状不相适应。生态建设与保护往往都集中在欠发达地区、

10、困难地区,这些地区生态保护任务最重,越穷越要保护;而发达地区山林面积少,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任务反而更轻。现行的利益机制、导向机制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林区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二、进一步明确“十一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市林业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大目标” 、 “三大战略”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林和科教兴林,努力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11、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兴林富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十一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绿化美化钱江源头、打造林业经济强市、营造衢州秀美山川。到 XX年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建成三大体系:一是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完成造林更新 2 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 900 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71%左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1800 万立方米,立竹量达到 17000 万株,300 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其中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占 7%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 32%以上,村

12、庄绿化覆盖率达到 2%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2 平方米以上;通车公路全面绿化;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面积占国土面积 6%以上。二是初步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 10 亿元,其中林业加工产值达到 100 亿元,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消耗明显下降。建设林业特色基地 200 万亩,培育年产值 000 万元以上企业 2 家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年森林生态旅游达到 300 万人次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收入达到 10 亿元以上。三是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保障体系。以分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林业

13、产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管理等林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并重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依法治林深入推进,规范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高效的林业行政监督体系和健全的林业普法体系基本建成。林业科技水本文来自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平、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 0%以上,对林业重点项目和林业支柱产业的贡献率达到 60%以上。基本建立森林灾害预警监控体系和森林资源消长动态监测体系。加强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育,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三、 “十一五”期间林业工作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怎么把我市的林业生态建设好保护好、把林业

14、产业做大做强,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着重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要大力开发林业生态产业。我市地处钱塘江源头,有钱江源、古田山、紫薇山、江郎山等国家级、省级的森林公园,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现在怎么把生态效益、生态的产业开发出来,形成生产力,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生产力,值得研究。各级林业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打开思路,认真研究,争取在林业生态、林业休闲及“农家乐”的建设和发展上有所突破。省里统一部署的“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各地要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作为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二)要大力提升林业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怎么把它做大做强,很重要的是要狠抓林业

15、的产业化,特别是要发展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要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和一批块状经济,延长林业产业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加大工业原料林建设力度,保障我市木材工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以点带面,积极引导,逐步改变目前资源消耗性、粗放型、高耗型的经营方式,走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三)要以村为抓手,大力推进绿化示范村建设。抓林业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造林工作,更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大事。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建设绿化示范村、生态保护示范村各 100 个,通过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各地要以林业“双百”工程为抓手,一手抓保护,一手抓

16、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市林业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激励政策、激励机制,切实推进林业“双百”工程建设。(四)要加大山区农民的培训,提高转移力度。减少山区人口,提高林业的承载力,是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我市特别是山区、林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提高,一方面是大力开展造林所取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山区、林区农民实行转移就业,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林业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把培训山区农民、转移山区农民、提高山区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立足点,促进林业工作与农民培训、下山脱贫、退耕还林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五)要打响林业生态品牌。林业发展和建设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要有超前思维,主动介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这一最大的生态优势。要树立“抓森林旅游、抓农家乐,就是抓林业”的发展理念,切实打响“农家乐”品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力量参与,每年推出一批重点项目,体现特色,打响品牌。同时,要加强宣传营销,这方面工作林业部门要向旅游部门学习,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以实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