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585077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仔细阅读哦。.质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对同一运动物体

2、,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 1-1 中质点轨迹 Ac

3、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 S。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 o 点起走了 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即 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s,则我们定义 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

4、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匀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和 v-t 图象位移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平

5、行于横轴的直线,如图 2-4-1 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 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 10m/s 速度运动。6、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步骤: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拴

6、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o+at.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s=vot+at 位移推论公式:.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和 v-t 图象0、自由落体运动自由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

7、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vt2=2gh1、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

8、、摩擦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3、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产

9、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4、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说明:a、F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FN 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