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利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583539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合理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抗生素合理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抗生素合理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抗生素合理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抗生素合理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合理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合理利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生素合理利用概论n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n细菌和其他微 生物、寄生虫及 癌细胞所致疾病 的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概论n抗微生物药: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n抗菌药:细菌、真菌n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的抗微生物药 青 霉素n半合成抗生素:阿莫西林n人工合成抗菌药:氟哌酸n消毒药:75%酒精n防腐药:甲醛(福尔马林)病原微生物分类细菌 染色分类:革兰氏阳性菌-多呼吸道、皮肤等感染革兰氏阳性菌 -多胃肠道、尿道等感染其他 衣原体、支原体:胃肠道、眼睛(沙眼 )真菌:皮肤等感染(脚气)病毒:呼吸道、皮肤、胃肠道感染寄生虫:多胃肠道感染n常用俗语1 抗菌谱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 单一菌种或

2、菌属广谱 多菌种或菌属 广谱抗菌药2 抗菌活性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药 杀菌药 3 耐药性 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或消失抗菌药的分类n-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s)青霉素类(西林类):氨苄头孢菌素(先锋类)n氨基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n红霉素类:红霉素、阿齐霉素等n四环素类:四环素n氯霉素类:氯霉素n氟哌酸类(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青霉素的发现:抗生素时代的到来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 在他的实验室内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左),钱 恩(右)因进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 莱明共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青霉

3、素的发现:抗生素时代的到 来葡萄球菌青霉素噬菌显微图n抗菌谱细菌:G+菌 和 个别G-菌 其他病原体:螺旋体(梅毒)n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皮肤感染:其他:耳鼻喉感染、脑膜炎等青霉素青霉素n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和血清病样反应严重为过敏性休克2 其他反应 钾盐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半合成青霉素广谱青霉素n常用药物有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 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n抗菌谱广,对G + G-菌有杀灭作用n耐酸,可口服n对耐药菌无效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n抗菌谱广,似广谱青霉素,多数G+菌 敏感 ,多数G- 菌 极敏感 n细菌对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有部分交叉

4、 耐药现象n有交叉过敏现象青霉素头孢氨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n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 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n主要抗G- 菌n应用:胃肠道感染炎症:痢疾、急性胃肠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生殖系统感染:盆腔炎等庆大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n不良反应1 肾毒性2 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平衡能力下降耳窝神经损害-听力损害3 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肌无力,常见静滴或腹腔给药4 过敏反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n常用药有:第一代: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白霉素等第二代: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等n利菌沙 琥乙红霉素 n严迪、罗力得 罗红霉素n维宏 阿齐霉素红霉素红霉素类n抗菌谱1 对青霉素

5、敏感的细菌对红霉素也敏感2 此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白喉杆菌、弯曲杆菌敏感n临床应用1 替代青霉素类2 其他:支原体肺炎、结肠炎、军团菌肺炎、弯曲菌肠炎氯霉素抗菌作用广谱、但作用弱主要应用:眼科用药、伤寒等氯霉素眼药水润舒喹诺酮类抗菌药-氟哌酸等(沙星类)n氟哌酸、环丙沙星等n抗菌谱广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甚 至有些病毒n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口服吸收好,部分可静脉给药,分布广泛n不良反应 发生率少,大多轻微n应用 适用于全身感染抗真菌药真菌分为:浅部真菌 癣菌-脚气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深部真菌 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酮康唑达克宁(咪康唑)常用抗

6、真菌药药药名应应 用体内过过程不良反应应灰黄霉素浅易吸收、分布 表浅、T1/2长长胃肠肠反应应、头头 痛、白细细胞 两性霉素 B深iv gtt T1/2长长胃肠肠反应应、头头 痛、输输液反应应制霉菌素深po或局部用药药胃肠肠反应应常用抗真菌药咪唑类药药名作用应应 用体内过过程不良反应应克霉唑唑 浅、深 主要外用外用少咪康唑唑 浅、深 po 吸收差胃肠肠道反应应、过过敏、 静脉炎 酮酮康 唑唑浅、深 po 吸收好胃肠肠道反应应、肝损损、 过过敏 氟康唑唑 浅、深 po 吸收好胃肠肠道反应应、过过敏抗病毒药n 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应能深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不损害宿主细胞的功能,由于病毒严格的

7、胞内寄生特性及病毒复制时的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许多功能,导致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缓慢。 药药物抗病毒谱谱不良反应应应应用阿昔洛韦韦( 无环鸟环鸟 苷)单纯单纯 、带带状 疱疹、乙肝少,胃肠肠 刺激单纯单纯 首选选 、其他感 染伐昔洛韦韦碘苷(疱疹 净净)单纯带单纯带 状、 水痘毒性大局部单纯单纯利巴韦韦林广,流感、鼻 、带带状、肝炎 、腺、麻疹腹泻、贫贫 血、 白细细胞呼吸道、 腹泻、口 腔炎等阿昔洛韦药药物抗病毒谱谱不良反应应应应用更昔 洛韦韦带带状、水痘、 巨细细胞病毒骨髓抑制巨细细胞病毒 感染阿糖 腺苷广胃肠肠 骨髓抑制单单疱、水痘、 带带疱 干扰扰 素IFN各种病毒、肿肿 瘤胃肠肠肝损损乙肝、

8、单单疱金刚刚 烷烷胺甲型流感病毒胃肠肠、中枢反 应应甲型流感药药物抗病毒谱谱不良反应应应应用磷甲酸盐盐 疱疹、巨细细 胞病毒、HIV肾肾毒、低钙钙巨细细胞病毒 、HIV感染齐齐多夫定 HIV骨髓抑制HIV首选选HIV蛋白 抑制剂剂HIV胃肠肠肝损损代 谢谢异常HIV 聚肌胞发热发热 、过过敏乙肝抗菌药物使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传染病得以消灭,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抗菌药物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发生滥用。也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如抗菌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及致病菌的耐药性等抗生素在临床抗感染药物中

9、占主要位置国外称之为 “基石” (Cornerstone),约占医院药物支出的 3040% ,合理应用是突出问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颇为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其目的是能杀灭致病菌,控制感染,又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如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好转。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n生物因素:药物本身-理化性质、药理、药化 作用所决定病人-年龄、性别、遗传特性 、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n心理因素:病人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病人 对医生威望的承认程度、病人的迷药心理、病人 的拒药心理、药物形象等多种心理效应的影响 抗菌素引起主要不良反应 n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主要与用药

10、剂量和时间有关 。常见有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肝、肾脏的损害 ,胃肠道反应 n过敏反应:最易出现。常见有:发热、药疹、关 节痛、支气管痉挛、哮喘、紫癫、出血等,严重 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n二重感染 :细菌间正常菌群平衡破坏 n细菌耐药性的改变: 经常使用会使人体内外的细 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抗药性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出现,让人们发现以往致命的疾 病如白喉、猩红热、肺炎和伤寒等已不再那么可 怕,抗生素成了人类的救星。但由于几十年来抗 生素的不当使用或滥用,一些原本有效的抗生素 不断减效甚至失效,“抗生素抗药性”愈演愈烈, 很多细菌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药耐药。不少医 学专家悲观推测,人类在21世纪将可能

11、面临对 感染性疾病无药可用的困境,可能重新回到没有 抗生素的时代即“后抗生素时代”。万古霉素 被用作“最后一线药物”, 用来治疗所有抗生素均无效的严重感染 “抗生素抗药性”的发生机制“抗生素抗药性”的遗传学机制包括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获得耐药细菌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细菌的基因 结构改变后会导致一系列生化改变:1.细菌可产生具有灭活或降解抗生素作用的酶。2.细菌具有“外排泵”功能,可将进入细胞中的抗生素不停 泵出细胞外,使细胞中抗生素浓度很难达到杀菌水 平。3.细菌与抗生素结合的受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抗生素 与细菌的结合力降低,影响其效用。预防“抗生素抗药性” 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12、。 避免抗生素剂量不足、用药疗程不足、用药时间不规则。 有些药物与抗生素并用时,会在体内产生化学反应,降低 抗生素效 用,所以不用这样的药。 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细菌会慢慢适应,最后对该种抗生素产生抵抗,所以,需长期用药者要注意。 是否要用抗生素应向医生咨询,不要自行购买抗生素,或向医生强求抗生素处方。 基本原则n首次服用两倍剂量:首次服药时按常规剂量的两 倍剂量服药,使药物的血浆内浓度快速升高,起 到尽早抗菌效果n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一种 能奏效时,不要同时用两种;一种连续三天以上 使用无效,应更换另一种敏感的抗生素或采取联 合用药n避免长期用药。可引起菌群失调症,继发感

13、染n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联合用药应在医生指 导下配合使用,以免发生毒副反应 抗生素合理应用一、严格掌握适应症: 1.根据感染菌 2.结合感染部位 3.考虑患者全身情况 4.药物药代学特性及不良反应抗生素合理应用n二、防止不合理应用 1.非细菌性感染不用 2.病因不明少用 3.避免局部使用 4.剂量、疗程足够孕妇如何用抗生素整个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n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 等,对胎儿的耳产生毒性作用。n多粘菌素、黏杆菌素等,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 作用,并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n四环素能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在妊娠晚期孕妇大剂 量使用四环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造成孕妇死亡 。

14、n两性霉素、灰黄霉素等,对神经系统、血液、肝 脏和肾脏有较大的毒性。灰黄霉素对胎儿有致畸作 用,也可能引起流产。孕妇如何用抗生素妊娠某阶段禁用的抗生素n妊娠早期即妊娠12周内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药等n妊娠28周后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磺胺药和呋喃旦啶等药物。因为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 可致胎儿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聋、肢体畸形、脑 积水、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磺胺药可致新生儿黄 疸及溶血性贫血,呋喃旦啶可致新生儿溶血。孕妇如何用抗生素整个妊娠期都可使用的抗生素n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和洁霉素,这四类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之前必须做青霉素

15、过敏试验,心免发生 药物过敏反应。 肝功能减退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目前常用的肝功能检验不能作为调整抗 生素用药方案的依据,故肝功能减退者, 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可参考:n肝功能减退对药物体内代谢的影响程度。n肝病对该类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一般可将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分 为以下几种情况:肝功能减退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n 药物主要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药 物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 故仍可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应用n 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红霉素酯 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螺旋霉素、麦 迪霉素、罗红霉素及所阿齐霉素等药,以及 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

16、肝功能减退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n主要经肝或相当量经肝清除:肝功能减退 时药物清除及代谢减少,导致毒性反应发 生。包括氯霉素、氨苄西林酯化物、红霉 素酯物、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四环素类、磺胺药及酮康唑、咪康唑,肝 功能减退时应避免应用。肝功能减退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n 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略高,如同时有肾功损害时,则血 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严重肝病时应减量 应用n属此类的有脲基青霉素中的美洛西林、哌 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头孢噻吩等。肝功能减退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n主要经肾排泄:肝功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n包括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定、亚胺培 南等药物,氨曲南、磷霉素、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