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565787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 素及对策素及对策李振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州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努力把 XX 建设成为全省一个中心、五个示范”。XX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多的多民族杂居县,如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XX 是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 7 种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杂居县,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民族歧

2、视政策,造成各兄弟民族之间互相仇视,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建县 6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关系不断融洽,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关系。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县的一些地区和村寨,民族关系还不是十分和谐,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仍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因素。经济是一个民族整体发展状况、水平的主要标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和

3、协调程度。一方面是贫困问题。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劣势,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民族地区主要还是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缺乏规模和科技含量,再加上弱质产业,农民增收难度大。另一方面是纠纷问题。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在民族交往中,因经济问题引发纠纷矛盾就愈多,成为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二是政治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政治、法律法规等上层建筑,还没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及时跟进,造成在政治上行动的掣肘,不利于处理好民族关系。一方面是民族结构不合理。边疆少数民族干部尚未达到干部总量与总人口的比例相一致的要求,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例偏低,一些重要

4、职能部门甚至没有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另一方面是教育发展不平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再加上几年来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办学等因素影响,适龄儿童辍学率较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难度加大。三是民俗因素。民俗是影响民族间交往方式、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民族意识、风俗习惯及民族情感是具有集体记忆功能和历史继承性的,也是决定民族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少数民族众多,彼此之间既相互依赖也相互斗争,化作历史记忆容留在各个民族的传统记忆中,便形成了民族关系可能恶化的历史性文化心理因素,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样的土壤下极易滋生。四是文化因素。纵观历史,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是最

5、容易引发民族冲突、社会动荡的导火索。虽制定了尊重、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政策,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忽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的问题:民族文化优劣论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把少数民族文化置于边缘地带,突出表现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推广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力度不够,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民族古籍文物流失严重;由于缺乏对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文化传统的了解,以猎奇的方式宣传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大量存在,部分出版物、新闻媒体登载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文章的事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为此,实现和谐民族关系的“破题”,要着重抓好“六大”建设,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只有政

6、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关系的和谐。 一、加快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硬道理,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努力缩小民族与民族、城填与乡村的差距,让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优先在条件具备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扶持开发旅游、矿产、能源、农牧等优

7、势资源,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三是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优先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对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民族地区,通过结对子、单位挂钩扶持、干部下村挂职等形式,让少数民族地区享受到优于主体民族补助政策,增加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 二、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国梦

8、”的最宝贵资源,也是推进示范县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少、比例低、后备不足的现状,对人口较少、干部成长缓慢的苗族、瑶族、壮族等,在培养、选拔上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吸收和培养农业、工程、服务、经营管理等各行专业人才时要考虑各民族的人数配额,在党外人士提拔任用也要有各民族的配额。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名额分配上,要给予少数名族适当的照顾,使各民族都具有参政议政、代表本民族讲话的机会。在招考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时,要适当放宽少数民族的招收条件,定向招录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在招收录用、提拔使用上要降低门槛、放宽条件,解

9、决“入口难”的问题。 三、加快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继续总结发扬中学少数民族班的“旗帜”作用,以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为基础,对中学民族班给予一定基金补助,扶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让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要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大力实施“1650”、“1150”工程,认真落实国家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加特殊的照顾,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读得起书、上得了学,大幅度提高全县公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四、加快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也是各族

10、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宝贵财富,各民族之间应相互学习借鉴。一是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差异。以求同的胸怀接纳不同文化,以存疑的严谨精神研究不同文化的个性特征。二是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使各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和借鉴、改造与创新,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自调机制。三是尽快建立健全处理文化领域民族问题的长效机制。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无形资产;大力提倡民族平等和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四是加大民族文化宣传。通过电视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加快边疆少数民族示范建设。各民族团结是实现边疆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11、,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也是建设示范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抓好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民族“直过区”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民族“直过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按照州提出“一中心、五示范”的目标,重点抓好“3121”工程,建设和命名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让民族团结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各类影视节目、文化作品中,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积极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重大节日”活动,集中宣传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良好氛围。 六、加快边疆少数民族法制建设。法制是民族和谐的重要保障,是

12、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为重点,认真开展好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按照“五五”及“六五”普法的要求,切实开展好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使之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寨,提高全县各族人民的法律意识。大力开展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排查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全隐患,及时调处各类民族纠纷,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处理,坚决打击别有用心、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行为。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未来,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牢牢把握,努力做好“和谐”这篇大文章。一方面,我们应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应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民族问题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政策,进一步完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