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55543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技能相关的理论基础(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技能相關的理論基礎 第一組導讀(M-2) 指導教授:賴香如 組長:小玲 組員:詩婷、小玲、喬雅、宗信、婉伶關於人類的行為理論,特別是兒童與青少 年的成長時期的學習與行為方面,是達成 生活技能的基礎。 這些理論不是互不相關的,而且都有助於 生活技能的發展。這個章節介紹七個理論 :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發展理論、社會學習 理論、問題行為理論、社會影響理論、認 知型問題解決理論、多元智慧理論及危險 與保護理論。第14的圖表,特別整理出生 活技能發展相關理論的重點。 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發展理論解釋兒童時期至青少年時期當中,在生理 方面、社會方面與認知方面的複雜改變是 大部分人類發展理論的核心。 生理上的改

2、變-1進入青春期是兒童時期至青少年前期最主要的轉 變。 發展第一與第二性徵,具有生育能力且體驗到性 慾增加。 男生與女生青春期的不同,在於女生青春期比男 生來得早 。 很多年輕人可能對於這些生理上的變化沒有給予 充分地準備。青少年在意外表可能導致不健康的 節食,及認知與情感方面尚未成熟時有不成熟的 性交。 生理上的改變-2了解自己與他人的過程還有人際關係,是青少年 時期成長至成人時期重要的部分。 當兒童兩歲時能夠清楚地辨識自己所見影像,而 且可以證明自己所看到的距離。 兒童大概8歲的時候開始有反省的能力、什麼是他 喜歡與不喜歡、對於事情有何感覺與看法。 在社會覺察方面,小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至青

3、少 年前期發展出理解預測、反應他人感覺的能力 (Slaby et al, 1995)。 因此,樂觀與看法的發展在這個階段是重要的。生理上的改變-3兒童時期另一個重要的過程是學習如何真實的評 價自己與自己的能力。 幼童對於他們的能力容易於過度樂觀。 兒童時期(大約7-10歲)開始會反省自己行為的成 功與失敗,並且達成他們自己的內在目標與外在 的標準。 妥協競爭與被認同的壓力,使自我評價的過程複 雜化。 此時兒童開始注意其他人做的事,同時也對自己 的能力進行評估(Newman and Newman, 1998)。 生理上的改變-4自我效能是發展自我概念的另外一個特點 。 自我效能可以被解釋為“一個

4、人覺得自己 是被認為有價值的程度、重要的人,對於 他們生活中之事件、後果的塑造是有影響 力的。”(Tyler, 1991, p.40)。認知發展-1認知可以被解釋為組織及定義經驗的過程(Newman and Newman, 1998)。 根據皮亞傑,人類透過環境的互動來定義這個世 界。 從嬰兒到18個月大,透過直覺來認識環境; 5-6歲,他們透過語言、模仿、楷模、象徵性的遊 戲及畫圖,發展出複雜的工具來瞭解世界。 進入青少年前期,兒童開始懂得人際關係與邏輯 ,而且對於解決問題較為老練。 皮亞傑相信,在青少年時期有能力使很多可變因 素概念化,會思考如何創造解決問題的系統、規 範、原則 (Pieg

5、at,1972) 。認知發展-2 個體與環境間之互相的影響與社會建構認知的知 識是社會互動語言的產物,而且這是一種經驗分 享。-皮亞傑 傑出的認知理論學家-維高斯基提出,新階段的學 習始於人際關係,一開始是嬰兒與成人,接下來 透過不斷的社會互動。 兒童實際發展與潛能,取決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 力,當獨立完成事情.與大人或其他人合作會有更 多可能性的出現(Newman and Newman, 1998; Vygotsky, 1978)。 由此觀點來看,社會環境對於建構一個人的思想 有很強的影響力,認知技能可以藉由與他人更廣 泛的、有組織的、高品質的互動來增強。社會發展與家庭-1 從兒童進入青少年時

6、,社會互動變得更為複雜。 他們花更多時間與同儕相處,並且增加與異性間 之互動。 兒童時期(從7-11歲)是過渡時期,此時,他們會 疏離家庭,轉而花較多時間在同儕、學校及社會 團體。 藉由在同儕中的能力與表現來贏得社會地位。在 這關鍵時期, 兒童不是學習成為能幹的、有收穫的,就是感到 不如別人,這將導致長期的社會方面、智力方面 、情緒方面的影響(Hanson, et al.1998;Csikszentmihalyi and Schneider, 2000)。社會發展與家庭-2 雖然,同儕是重要的;但是,家庭及父母仍持續 對青少年有重要的影響力。 在美國的研究顯示,一個可依賴的父母角色被解 釋為溫

7、暖且有參與的;但是,對於建立及執行 領導方式、限制及啟發適當的期待是嚴格且前後 一致的,這種角色對青少年確實有正面的影響 (Steinberg, 2000)。 另一個正向的方面是心理上贊同自主,這被解釋 為父母鼓勵且允許青少年發展自己的想法與信念 (ibid)。社會發展與家庭-3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如同一般的期待:其他 人是可相信或是可依靠的,此為社會能力 重要之層面。 研究發現信任他人的人亦較容易為人所 信任、被同儕喜歡、容易結交朋友而且對 於生活規劃及執行較為自主(Tyler, 1991) 。 信任感建立於舊有的經驗及人際關係的基 礎上。圖表二:兒童與青少年的發展階段-1 兒童期早期 4-6歲

8、兒童期中期 7-10歲青少年期早期 11-14歲青少年期中期 15-17歲社 會 背 景幾乎在 家裡 主要的 影響來 自兒童 的照顧 人與家 人從家庭延 伸到社會 發展勤勉 的習慣 學習與同 儕及大人 合作獲得夠多的 獨立自主 對於同儕注 意力增加 了解他人看 法來自父母 的自主權圖表二:兒童與青少年的發展階段-2兒童期早期 4-6歲兒童期中期 7-10歲青少年期早期 11-14歲青少年期中期 15-17歲認知從多種想 法中做選擇 解釋為何有 些事是不公 平的開始做有 意識的做決 定、合作行 為、判斷力 的進步、修 改建立於反 射與評價的 決定 想到短期與 長期的後果 抽象理解能 力的增加、

9、思考假設與 現實 重新取得資 訊的能力增 加且能利用 這些能力解 決新的問題使用方法 解決問題 做最佳的 選擇 確認無法 掌控的因 素 指出外在 規範的公 平性圖表二:兒童與青少年的發展階段-3 兒童期早期 4-6歲兒童期中期 7-10歲青少年期早期 11-14歲青少年期中期 15-17歲自 我 概 念兒童傾向 於對於他們 的能力非常 樂觀 10歲會仔 細思考自己 的能力與成 功失敗之間 的關係 發展自我 察覺發展獨立自 主的能力 持續發展 獨立自主 的能力 性別和發展研究發現男、女生在發展上的不對稱模式: 在孩提時期,男生在心理上易處在危險的狀態 或遭遇沮喪時易產生學習障礙和失控行為,女 生

10、則是較堅強且更具有韌性 。 在青少年時突然處於高危險狀態,女生遭遇沮 喪時自殺的意圖會上升,此徵兆在孩童時期是 不會出現的。 Gilligan認為男生的危機是找到與其他人溝通的方式女生的危機是以找到自我為主 16道德發展定義:人們在衡量自已和他人利益衝突時所運 用的價值和規則的發展。 各學派提出不同的觀點:行為主義道德行為是經過薰陶和塑造的過程學習而來的認知學派道德發展如同認知發展有先後順序 柯柏格(Kohlberg)描述發展的階段:1.專注於自身的行為所產生的結果2.考量他人權益的道德判斷3.再納入廣泛的道德原則17道德發展Gilligan主張男女生對道德邏輯的觀念不同 女生:以責任及關懷的

11、議題為導向 男生:以權利及正義的議題為導向不同文化的男女生是如何發展道德邏輯,可 在生活技能課程運用價值澄清作為道德發展 的基礎。18人類發展理論對生活技能課程的關係兒童期晚期到青少年時期早期是鍛鍊技能和正 向態度的關鍵時機,因為他們在這個年齡發展 出抽象思考概念、了解後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早期與中期青少年時期的環境訓練,需提供不 同的情境和同儕與其他個體練習新技能。認識技能和能力對孩童啟發途徑和開發自主個 體的判斷力上很重要。19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SLT 1.班都拉(Albert Bandura)提出 2.研究結論: 透過長輩、專家指導及觀察成人、

12、同儕行為來學 習行為的表現。 行動所產生的後果及他人對其行為所做出的反應,增強或消弱個人行為。教導技能可以透過指導、練習、回饋的過程進行 強調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對學習及維持行 為是非常重要的。 = 技能的發展需考慮外在行為及內在特質的問題20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SLT應用生活技能(life skill)及社交(social skill)的 課程,有兩項重要的影響: 在社會生活中,提供方法或技巧協助他們處理內在需要,包括壓力的紓解、自我控制(self-control)及做決定(decision-making)。 課程要行之有效,學習時

13、,必須模仿合乎常理的行為過程。明確的課程指導外,也需加入同儕的要素進行觀察、角色扮演。 21問題行為理論 (Problem Behavior Theory)1.Richard Jessor 提出一個社會心理架構 2.探討青少年的行為不能只考慮單一的緣由,還須考 慮人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3.三個次系統: 人格系統(personality system)包含價值、期望、信念、態度、自我/社會導向 環境感受系統(perceived environment system)指朋友和父母對環境感受的態度 行為系統(behavior system)敘述某些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指低於某種年紀 卻喝酒、抽

14、菸、藥物濫用等犯罪行為)。22問題行為理論 (Problem Behavior Theory)1.理論含兩項變項:在問題行為上扮演 驅動(instigator)或控制(control)2.變項的強度會導致問題行為發生不同的傾向 (proneness)。3.消弱驅動或是強化控制,有助於降低孩童“問 題行為的傾向”。4.Jessor也提出影響次系統的因素,即生物 /遺傳學和社會環境23問題行為理論 (Problem Behavior Theory)生物/遺傳學(如有酗酒、高智商的家族史): 對於辨識孩童特定危險行為的遺傳傾向或許有 效,但仍侷限在預防的應用上,如酗酒。社會環境(包含家庭結構等因素)

15、: 可辨識其他變項與危險行為的關聯性 如:學業成績不佳酗酒或藥物濫用技能發展運用價值澄清和批判性思考將會影 響行為,如臨床健康服務。24社會影響理論 社會影響理論,主要是根據班度拉以及像 Mc Guire等研究者所提出來的心理預防 理論。 社會預防理論認為兒童及青少年會因為壓 力而從事高危險的行為25社會影響的介入方案 預測到有這些壓力,接觸這些壓力之前教 導有關這些壓力的訊息及如何抵抗這些壓 力,所以就有點像是打預防針吃藥一樣, 建立起對這些心理壓力的預防力。 首先是由Evans在1976及1978年,應用於吸 菸防制的方案中,這作法現在已經被普遍 得被稱為同儕壓力抗拒教育26同儕壓力抗拒教

16、育廣泛的用於各種課程當中,這類預防方案研究顯示 社會影響方案要比傳統只是提供訊息的教育方案更 為成功,通常這類方案針對的都是特定的風險:社會壓力抗拒的訓練,通常在社會能力技巧及生活能 力技巧訓練方案中相當重要。運用於課程例如1.抵抗同儕壓力的技巧課堂上教導的技巧 2特定的高風險行為吸食大麻行為 3.高風險的態度認為吸食大麻是錯誤的意見 4.相關的知識吸食大麻記憶,肺部及生殖能力造成的 影響27認知型問題解決的訓練 基本假設是教導人際關係的認知型問題解 決的能力 如果兒童從小教導人際關係思考的解決問 題能力,可以降低並預防從事負面或被禁止 或突發不好的行為 強調的是要讓兒童有能力去針對人際關係 的問題方面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並有能力 去預測不同行為可能產生得後果是什麼 用在兒童身上有用,甚至在青少年跟成年人 身上也有用28多元智能理論納入情緒智能 傳統的看法著重於語言與聲音的表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