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54784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研习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学号_10110510134_ 姓名 _张玉 _实 习 班 级 长宁实验幼儿园大三班 活 动 时 间 5 月 9 日活 动 内 容 坐地铁( 活动目的、材料准备、活动流程及主要指导语等 )活动名称:坐地铁活动目标:1、 学习读懂轨道交通图,解决地铁换乘的问题,尝试自己设计路线,讨论得出最佳方案。2、 鼓励幼儿能在交流和合作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活动准备:1、 电子白板课件2、 孩子乘过上海的轨道交通并有初步的体验。活动过程:一、理解图意:1、 出示地铁图主要提问:(1)师:这是什么?幼:地铁图、轨道交通图、地铁交通图、地铁轨道交通示意图、 、 、师:你们都大概说对了它的

2、意思,最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上海轨道交通示意图,跟着老师一起说一遍“上海轨道交通示意图” 。叫什么?幼:上海轨道交通示意图。师:很好。(2)师:你在哪里看见过?幼:地铁站的公示牌、交通卡套、上海旅游小册子、 、 、师:看来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嘛,马路上公园里,生活中任何好的,有用的,哪怕很小的东西你们的一双亮眼都不放过。(3)师:我现在来问问你们还记得自己坐过几号线?看看你们平常坐地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点,能不能在这张图上把它找出来? 幼 1:我知道我坐过 2 号线,去城隍庙的时候,2 号线在这儿,绿色的那条(幼儿在白板上指出来)师:你是怎么在涂上找到 2 号线的?幼:图上右下角有很多颜色方块

3、,每个颜色方块旁边有写几号线的。师:大家说这个方法好不好?我们一起来根据颜色来快速找到其他线在哪里,看看谁的眼睛最亮。(4)师:从一号线开始,手跟着老师一起沿着线路来比划比划好吗?师幼:红色的 1 号线,绿色的 2 号线,黄色的 3 号线,深紫色的 4 号线,紫罗兰的 5 号线,玫瑰红和 6 号线,橙色的 7 号线,蓝色的 8 号线。淡蓝色的 9 号线,浅紫色的 10 号线,棕色的 11 号线,墨绿色的 12 号线,粉红色的 13 号线,水绿色的 16 号线。小结:师:根据右下角的颜色找到对应的路线,你们找到的这个方法很棒。2、 理解换乘,主要提问: (1)师:离我们幼儿园最近的是哪个车站呢?

4、你能找到吗?(圆点)幼:娄山关路站。(2)师:小明的家住在中山公园,你能找到吗?(像椭圆的点)(3)师: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点有什么不一样,娄山关路是、 、 、?中山公园是、 、 、?幼:娄山关路是圆形的,中山公园像椭圆形的。师:为什么点子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幼 1:因为中山公园站比娄山关路站大。幼 2:因为中山公园站里的人多。幼 3:因为中山公园站里有龙之梦,地下商场。、 、 、 、 、 、幼:因为中山公园有很多条线路经过,可以换乘。师:你说对了,原来像椭圆的点就表示这里是可以换乘的车站。(4)师:那中山公园有哪几条线路经过呢?幼:(2/3/4)线。师: 有 3 种颜色的线路

5、同时经过椭圆的站点就说明这里能坐 3 条地铁线。比如,你坐 2 号线到了中山公园,可以换乘、 、 、?幼:3 号线和 4 号线。 师:很棒。(5)师:你还能在绿色的 2 号线上找到几个可以换乘的车站?他们分别可以换几号线?幼:人民广场,可以换乘 1 和 8 号线. 、 、 、 、 、 、小结:椭圆形的点子是可以换乘的车站,圆形的点子只能乘一条地铁线,是不能换乘的。重点关注:1、幼儿关于地铁的已有经验。2、幼儿能否根据颜色辨认不同的地铁线路。3、幼儿能否理解换乘。二、分组讨论:1、引出任务:师:小张老师的学校离金沙江路地铁站很近,今天我想和同学一起去上海科技馆参观,你们每个小组能帮我设计一条从金

6、沙江路到上海科技馆的路线吗?我已经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张地铁交通图,请每一组的孩子一起帮忙找一找我该怎么换乘地铁?每个小组要先商量一下,选一个孩子负责画地铁线路,再选一个孩子负责向大家介绍你们这个小组设计出来的路线。2、幼儿分三组讨论。3、集体交流:(1)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路线:主要提问:师:你们都找到了吗?你们小组的找的是哪条路线呢?由谁来介绍?(幼儿分别介绍,教师帮忙把路线图用不同颜色在白板上画出,最后留一条请幼儿尝试画出)师:先请第一组,代表是谁?幼 1:从金沙江路坐 3 号线到中山公园换乘 2 号线直接坐到终点站上海科技馆。师:很好,可以吗?有没有和第一组不同的路线?幼 2:从金沙江路做

7、 4 号线到世纪大道换乘 2 号线到上海科技馆。师:不同的路线,也可以达到老师要去的终点,很好,还有不同的吗?这次请小朋友自己上来画好不好? 幼:、 、 、 、 、 、 、 、(2)知道数站数的方法:主要提问:师:总共有 X 条路线,那么这几条路线经过的站数是不是一样多呢?幼:不是。师:不一定,还没数呢,你怎么知道,乱猜的?估计的?看起来像不行,要确定每条线路经过多少个站,怎么办?幼:一起来数一数就知道了。师:怎么数?(演示:我准备坐车了,经过了一站、两站。 。 。所以第一站是不用数的。)(3)找到站数最少的路线(34 号2 号:10 站)师:现在,我们得出了准确的结论,第一组经过了 X 个站

8、,第二组、 、 、 、 、 ,所以,哪个小组的路线站数最少?幼:第 X 组。小结:师:每个小组设计的路线都可以到达上海科技馆,老师谢谢所有小组的帮忙设计出各种路线,但你们猜我会选择哪种方案?幼:第 X 组。师:你们猜对了,要是没有你们大家的帮助,共同商量出了一个站数最少的路线,给我推荐了一个最佳方案,估计小张老师要从 3 号线坐到、 、 、 、 、 、转 1 号线坐到、 、 、 、再转 4 号线坐到、 、 、再转 2 号线到、 、 、 ,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这个轨道交通网里面毫无方向,无计划安排地乱窜,不知要转多少次,坐多少个站。所以,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最佳路线?幼:(少换乘,少站数)重点关

9、注:A、幼儿找路线的方法。B、幼儿是否能合作,是否商量好人选。C、幼儿能否理解数站的方法。D、幼儿是否能比较得出最佳路线。3、拓展延伸活动:争当优秀小导游,选一名幼儿当游客,自主选择一条旅游线路(从老师提供的 3 块旅游牌中选择) ,游客幼儿主动邀请一名举手的幼儿当自己的导游,导游为游客设计旅游线路,如有不同意见,可请多名导游。游客对导游表示感谢,并发粘纸奖励设计书最佳路线的小导游。导游表述路线时,老师在白板上记录下各种路线(或是请幼儿自己画出路线)1、集体验证,主要提问 1)你们觉得哪位导游设计的路线是最佳方案?2)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条是最佳路线,游客小朋友,你最满意这条路线吗?说说看你的理由

10、。重点关注:A、 幼儿找到了几条路线?是否会比较?B、是否比较得出了最佳方案?小结:好,现在请游客小朋友感谢一下辛辛苦苦为自己设计路线的导游们,带领自己一路领略了这么美丽的风光。并且老师这里还有粘纸要奖励给设计出最佳路线的优秀小导游。看来选地铁路线还蛮有学问的呢,有的孩子觉得不需要换乘是方便的,有的孩子觉得经过的站数少是方便的。 。 。下次有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地铁时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看什么(指着地铁交通图) ,设计出不同的出行路线,然后比较选出最佳方案,你们行吗?嗯,很好,马上就是小学生了,要学会独立自主的本领,自己也可先看看从家到小学怎样换乘地铁,你们行不行?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整个教学环节较

11、顺利地完成了,教态面带微笑,和幼儿互动亲密,语速适中,提问清楚。但对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把握不全面,幼儿个体差异很大,个别指导时应因材施教。签名: 史雯 活动实施反思 “坐地铁”是“我的城市”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基于幼儿坐地铁的生活经验,认识地铁线路图,分小组设计路线,全班讨论比较得出最佳路线。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教案认为它偏向科学领域比较多,但在写详案以及和老师讨论后,认为在语言领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设计的路线,在社会领域培养幼儿分组合作的意识,以及认识地铁线路图后在以后的生活中自主设计路线,逐渐形成独立性。自己亲身经历上完一集教学活动后,和之前看带教老师那种轻松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12、。首先,准备过程,包括硬件上的 PPT,材料,因为完整的地铁图太复杂,幼儿肯定会眼花缭乱,所以要进行简化。软件上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设想出幼儿会有的表现,以及出现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其次,教学过程中,与幼儿交谈提问时如何去成人化,让幼儿听明白。另一方面,倾听幼儿的表达,并归纳总结,但绝对不能简单重复。最后,通过此次集体教学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目标是否达成,幼儿的经验是否有提升,通过短短 30 分钟,幼儿是否学会了设计最佳线路的方法,如果没有,会否在延伸活动继续提升。隐形的社会领域目标是否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幼儿能不能很好地合作,自主独立性增强。这是关于教学内容本身,对自己本身教态的

13、锻炼,保持自己思路逻辑清晰,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被幼儿牵着鼻子走,所以,在提问和回答时一定要把握好收放自如的度,。要微笑,要循循善诱,要鼓励启发幼儿。其实我上课时一点也不紧张,但边缘地带的幼儿游离在课堂之外的时候,我还是不知所措。我只是觉得自己没有魅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太敢直接把他们拉回来,说:你们在干什么,专心听老师的。也许新老师不忍心批评”幼儿的吧!相反的是,有些幼儿便十分积极,他们会站起来争着抢着回答,其实心里还是很感动的,他们至少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但为了纪律,也要微笑地对他们说:老师请坐得好,举手的小朋友。这是我对课堂两个极端问题的困惑。另一个困惑便是个别指导时,分小组讨论后,每个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结果都不一样,在成人的眼光下,有些幼儿一开始的方法就错了,但他还在继续下去,比如他在找路线的时候,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但根本就不能在那个站换乘,这个时候,要立马指出来并纠正。或是有些幼儿找到了正确的路线,但没有找到最佳的,这个时候老师是否也要鼓励幼儿找找其他的路线,告诉他数数每种路线多少个站,然后再比较不同路线的经过的站点谁多谁少,得出最佳路线。每个组的差异都很大,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与不同程度的指导。到全班讨论时,有些组的幼儿由于已经知道了最佳路线,但有些组的幼儿还停留在数站点的水平上,这个时候,老师要顾及所有幼儿的不同水平,让落后的幼儿跟上走前面的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