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541974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院感办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5242016 2016 - 08 - 02 发布 2017 - 01 - 15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 求、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及效果评价、调 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

2、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 国原卫生部 2009 年5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院感染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 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 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 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6 3.2 医院感染暴发 healthcare acquired in

3、fection outbreak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 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7 3.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suspected 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 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 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8 3.4 医院感染聚集 cluster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 发病率水平的

4、现象。9 3.5 医院感染假暴发 pseudo-outbreak of 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 ,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 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 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104 管理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 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 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 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 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医 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 各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 作中的职责。11 4.2 医疗机构应根据

5、WS/T 312 的要求,建 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 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 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12 4.3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 、多部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 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医疗机构 应确保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 、设施和经费。13 4.4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 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 措施,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 播途径,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 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

6、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 、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 ,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 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如果医院 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14 4.5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 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 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 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分析与 反馈,必要时应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 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 等内容。155 流行病学调查 5.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地点 、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起始

7、及持续 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 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做 好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16 5.2 分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 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 ,与同期及前期比较,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的存在。具体如下:17 a) 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 进一步调查。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医院感染暴 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 有潜在传播危险时,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b)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监测方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

8、暴发。 c) 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 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18 5.3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 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19 5.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个案 调查。具体方法如下: a)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 群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检查 结果等。病例定义可进行修正;病例搜索时,可侧重灵敏 性;确定病因时,可侧重特异性。 b)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测 资料以及临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 c) 开展病例

9、个案调查,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 详细信息。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个案调查可参照附录 A。20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个案调查 A.1 一般情况 A.1.1 患者姓名: 家长姓名(若是儿童 ,请填写): A.1.2 患者ID: A.1.3 性别: 男 女 A.1.4 年龄: 岁(月)21 A.2 发现/报告情况 A.2.1 发病序号: A.2.2 发生感染时所在科室: A.2.3 曾住过科室: A.2.4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A.2.5 发现时间: 年 月 日 A.2.6 感染诊断及部位:22 A.3 发病与就诊经过 A.3.

10、1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A.3.2 可能的感染原因: A.3.3 原发疾病: A.4 临床表现 A.4.1 临床症状: A.4.2 临床体征: A.4.3 微生物送检结果及日期:23 A.5 高危因素及暴露情况 A.5.1 病室环境: 类 类 类 A.5.2 医护情况:主管护士: 日常护理护士: 主管医生: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是 否医务人员出勤情况: A.5.3 周围患者是否有类似临床症状、体征 是 否 A.5.4 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 使用前后 消毒 灭菌24 A.5.5 近期环境抽查结果:空气: 物表: 工作人 员手: A.5.6 有无可疑的使用中消毒液: 批号

11、: A.5.7 有无可疑的静脉注射液体: 批号: A.5.8 本组共有患者 例,本患者为第 例,患者感染源可能来自: 患者自身 其他患者 医务人员 医疗器械 医 院环境 食物 药物 探视者 陪护者 感染源不明 其它 A.5.9 患者易感因素的调查见表A.1。25表A.1 患者易感因素手术名称: 急诊: 是 否 手术日期: 参与手术人员: 手术持续时间: 小时 分 手术植入物:有口 无口 手术切口类型: 清洁 清洁污染 污染 感染口 麻醉(ASA)评分 I 级级级IV 级V 级 麻醉:全麻 硬膜外 麻 腰麻 糖尿病 免疫缺陷 泌尿道插管时间( ) 肿瘤 免疫抑制剂 动静脉插管时间 ( ) 昏迷

12、低蛋白血症 引流管部位( )时间( ) 肝硬化 WBC 1.5 10 9 /L 激素及使用方法( ) 放疗、化疗 气管切开是 否 时间( ) 上呼吸机 是 否 时间( ) 哮喘 冠心病 肾病 慢性支气管炎 其它慢性肺部疾病 其它慢性疾病26 A.6 患者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 A.6.1 饭前洗手:每次均洗手 偶尔洗手 从不洗手 其它 A.6.2 本次感染前是否有其它部位感染 是 否,感染部位: A.7 患者发病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品种: 药品名称: 天数/使用起止 日期:27A.8 实验室检查 A.8.1 感染相关指标:血常规: CRP: ;PCT: 其他: A.8.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的调查

13、见表A.2。标本类型采样时间监测项 目检测方法检测单 位结果注:标本类型包括咽拭子、痰、血、尿、粪便、分泌物等与该感染相 关的临床标本表A.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28 A.9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 A.9.1 最终诊断: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临床诊 断病例 排除: A.9.2 诊断单位: A.9.3 转归:痊愈,出院日期: 月 日 ;死亡,死亡日期: 月 日 死亡原因:其它:29 A.10 其他需记载事项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个案表内容, 例如:若怀疑与麻醉剂、消毒剂有关,应 记录麻醉剂、消毒剂的相关信息,以及封 存剩余麻醉剂、消毒剂进行检测的后续情 况;若怀疑与植入物有关,应记录植入物 以及

14、对同批号植入物进行检测的相关信息 ;若怀疑与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置有 关,则应追溯相关信息等。30 A.11 调查单位、人员和时间 A.11.1 调查单位: A.11.2 调查者签名: A.11.3 调查时间: 月 日 月 日31 5.5 对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 析。 5.6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结 合类似医院感染发病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可采取 分析流行病学(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现 场实验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感 染源及感染途径。常见部位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 病原菌可参照附录 B。常见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 传播途径可参照附录 C。326 控制及

15、效果评价 6.1 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 6.1.1 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 消毒隔离工作。 6.1.2 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 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 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 。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物品,或经严格消毒与灭 菌处理及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6.1.3 根据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切断其传播 途径,其措施应遵循 WS/T 311 的要求。33 6.1.4 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 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施特异性预防保护 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医务 人员也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34 6.2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6.2.1 1 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 ,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 水平,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