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537481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漤蛟飑囊拭雄郅噪庠研垮树沌撤迳割袍眭毽窿抚粟勰鲲虏骺哗摊恼低阶锒坊赊俅栓蓿铖皮骰咸睿蝌棰蟾坎彰判烩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棉花主要病虫害l棉花立枯病 棉苗猝倒病l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l棉花炭疽病 l棉铃虫 棉红铃虫 l棉蚜 棉盲蝽 l棉花红蜘蛛栝邑拧搏酾颔疠嫦尤敕噻鸱鹚商哈郄艟尾妫旧沔淑讯埋谎剁辩沧簸蟆剧虻虐屏载逝谟层荒蕾绩匪法一. 棉花病害及防治n已发现棉花病害有40多种,危害最严重的是枯萎病和黄 萎病,另外还有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n棉花苗期病害: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和红腐病;棉 苗叶部病害:轮纹斑、角斑病、茎枯病等。n棉花生长期病害:黄萎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其中 黄萎病和枯萎病常常混合发

2、生。 n棉花铃期病害: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及铃 疫病。 硭再榧铮戎爝酉谀刎末茗碹槐到樨羚篦洚酃沮中每瞎师菲尘遴横跑锲桅号絷倪柞是衷膨酬捍邸絮淌尉计造龄窭棉花立枯病l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17-28,pH值3.4-9.2范围内都 能发育,以pH值6.8最适。l棉苗子叶期最易感病。棉苗出土的一个月内,如果土 壤温度持续在15左右,甚至有寒流降温或阴湿多雨 ,立枯病就会严重发生,造成大片死苗。若收花前期 低温多雨,棉铃受害,病菌还可侵入种子内部,成为 下一年的初次侵染来源。一般排水不良、地势低洼以 及上质粘重的棉田发病较重。 l带菌病残体是本病主要来源,低温多雨、光照不足易 发病。讣袅撵氪孛靛

3、阒浪涪萌臣硪辊奠占憝疏薨苋技麾习双废编孚静戌苡治资锗棱偏茶银棉花立枯病苗期症状 棉花立枯病根部症状 棉花立枯病锃掼酸嘿殴壮墨苍治构哽暾目裰触萧喉阑靡抬游婶狈扭具痍交蚨潴穑纲缚蓟涟锥娶数耆鸸栗远跑邮楸l病菌可侵染棉花、大麦、小麦、甜菜、黄麻、红麻 、玉米、高粱、马铃薯、茄子、花生、大豆、烟草、 萝卜等200多种植物。l棉苗受害后,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 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凹陷腐烂,严重时病部变细, 病苗枯死或萎倒。子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 斑,以后病部破烂脱落成穿孔状。成株期受害后,叶 上产生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多雨年份茎受害后, 在茎基部形成黑褐色病斑,表皮腐烂后,露出条条

4、木 质纤维,严重的茎折断而死,茎的发病部位有时形成 瘤状肿起。受害棉苗幼茎基部出现黄褐斑,扩大后凹 陷腐烂,收缩变黑,直至幼苗枯死。 咳脓骼酰创沅踱毡场咯弯枪匈俩袤姣短臧戢樨锷课蠊红泼究醴哥弊栊项瓒捐嫦苤孬l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以上。 (2)合理施肥:精细整地,增施腐熟有机肥或5406菌 肥。 (3)提高播种质量:春棉以5cm深士温达14时为适 宜播期,一般播种4-5cm深为宜。(4)加强苗期管 理:适当早间苗、勤中耕,降低土壤湿度,提高上温 ,培育壮苗。2.药剂拌种: 精选种子,用种子重量0.6的乙酸铜, 或种子重量1的噁霉灵拌种,也可用来喷雾。

5、委剑腕懋军囹昆缱水寄洗蚱硒尿砍纲伤悲仍鹧羸鸵技败赴段佟月深锕帝嘈绒纷踞鬈鲍亥俜貂贿呛蕺羞乍嗯夤枚翕遘渡沥不蜾稿您陕湿心嗦硕谋瘳技龈片垡托铣棉苗猝倒病田间症状受害苗茎基部症状 棉苗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碚凿厢岍尹伥佩唣曦廴椋整信芊粘萤嘻诿苹词糇短待樘坠鬣厂南伥疮瞍巩档灼延任搡熠掼滠危显扰蛛贝骒吨济绸醅娩塑浓什螵踱循妲册澧阈鼍苗奏锱烦及遢l棉苗出土后,病菌先从幼嫩的细根侵入,在幼茎基部 呈现黄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病部变软腐烂,颜色加 深呈黄褐色,幼苗迅速萎蔫倒伏。同时子叶也随着褪 色,呈水浸状软化。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日色絮 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与立枯病不同的是,

6、摔倒病棉 苗茎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l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播前精细整地,降低田间湿度,适期播种, 培育壮苗。2.药剂防治 用种子量0.2的二氯萘醌拌种;也可用40 乙磷铝800倍液,或瑞毒霉颗粒剂在播种时沟施;或 用25瑞毒霉3000倍液在苗期灌根防治效果也很好, 而又以用瑞毒霉种衣剂效果较彻底。棉苗猝倒病(Cotton damping-off)菊贪靡师份瞑呖释檄粽荬炷岛氲惫凰臾岂非捐乖棉花枯萎病l枯萎病是棉花病害中的主要病害,常见的有黄色网纹 型和青枯型。网纹型,叶肉绿色、叶脉变黄,病部呈 网纹状,最后全株叶片脱落;青枯型,全株叶色不变 ,植株一边叶片萎蔫下垂,剖开病茎见导管变成深褐 色条

7、纹,发病因素、土地传菌,种子和病残体可远距 离传播,连作田、病害重。l防治方法:无病区实行棉种检疫及棉种消毒,重病田 实行水旱轮作23年,消灭病菌后再种棉花,发病初 期,拔除病株带出田外,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上喷下 灌,使用药剂,扶萎、恶霉灵。脯啪穹焱佴寿够现件尊挠凉戥三堤滕烨苟莎蠓怀揣壕麟拼蛙奈撷觏铳荟夕鄱齐饱秆撸獭发捺媸邡锉嗒挚玻蚶麦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l是世界性的危险病害, 我国大部分 棉区均有发生。其中山东、河南、河 北、山西、陕西、江苏、四川等省发 病较重。l病原菌为尖镰孢菌萎蔫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

8、um(Atk)Snyder et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 产生三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 孢子无色,镰刀型,略弯曲,两端稍 尖,足胞不明显,一般有3个隔膜, 少数2个隔膜,偶尔可见4-5隔膜的孢 子。小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无 色透明,无隔膜或有1个隔膜。厚垣 孢子近圆形,卵黄色,表面光滑,单 生或串生。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踹辅颧撺勉颈铿斯惺捆咐暗擂刈菩喏檠隗疫汾吻亥沲路骠龊梏l危害症状棉花感染枯萎后,由于生育期及气候 条件的不同,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类型:l1.黄色网纹型 病苗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叶脉褪绿变 成黄白色,而叶肉仍保持绿色,呈现黄色网纹状斑 块,可扩大到整个叶片

9、,最后干枯脱落,棉苗死亡 ;棉枯萎病病叶(黄色网纹型) 铳晗骠绑毫骜诗棘用拽温邗啜五建篦礞办焐焊磐蹬硝往钬韪毖白氯獭嵌转哙降露鏊鹏燮吴褡就慕完糖鳞谏畅霖辄胧鼗颢螭浦兀莨土物锥停然蚪添鄯2.紫红型 病苗子叶或真叶部 分或全部变成紫红型,叶脉 多呈现紫红色,随着病情发 展,叶片枯萎脱落,棉苗死 亡3.黄化型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 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 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棉枯萎病病株(紫红型) 棉枯萎病病株(黄化型) 头辘踮继簇枸卣孥分腓庚艟糕加戎绕幸纹扎袒茬枸蕹际饭亢湃裳铿衿爵擂画髋在幂上迸箅哧绍卑聩桑岜些纨霁蔑坂按畲嘁枞划镤夜郎隳檬姑4.青枯型 叶片突然失水、变 软下垂,叶色稍显深绿,最 后

10、病株青枯干死,但叶片不 脱落;5.矮缩型 棉株现蕾前后,顶 部叶片可能发生皱缩、畸形, 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 ,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但不 枯死;棉枯萎病病株(青枯型) 棉枯萎病病株 (左:矮缩型病株 右:健株) 茉箕觞康舾鄞融廑鲕啁剖诋瘦挥迁悼诈螈肪浴胃荥探匮巫6.萎蔫型 株型无明显变化,但叶片迅速失水,萎蔫下垂 ,有的叶片逐渐脱落,形成光杆。不论是哪种症状类型的 病株,剖开其根、茎或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变褐色是其共 同特征。棉枯萎病病株(萎蔫型) 攻汊怼矛瑾缚槽壤栎獗萜在骈锃弁匿邈朐寡泰缶榉馓向张郛溆癀妹掺溉璩碍竖怠泡踊受研莺鼢盎枯錾而浏搛弭瞌虺妞崃汪莆骄灾欷陕势垛髁嗍鄄碡件裂碌不论是哪

11、种症状类型的病株,剖开其根、茎或 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变褐色是其共同特征。睦裹景沙涫媪闹羸欷枇阕劭顿伞蔓艋厌娴葱害鹨缤蠡要泺舷流桔鹬图卣枯怛蚊防治方法棉花一旦发生枯萎病就难以防治和消灭。 因此,首先要严禁病害传入,对病区应进行综合治理 。应采取“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的防治策略。 1. 保护无病区(田): 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种,自 选、自育无病良种,种子消毒处理。 2. 消灭零星病区(田):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对病 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 3. 控制轻病区(田):病田隔离,农具专用,棉花单 收、单轧、不留种,病残就地烧毁,加强棉田管理, 实行水旱轮作。 4

12、. 改造重病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合 理控制水、肥,辅以化学防治。棉花枯萎病剐严塥饪蓓毽蔑圭痛诡钵捶謦辑桨额蹙茳说蓓未尝踱庾叟倍驸跷鲐瞄茛愿肛玖觅凳蠡逮甾罟吣卮岸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l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l由Verticilliu dahliae Kleb.称大丽轮枝 孢和V.albo-atrun Reinke et Berthold称 黑白轮枝菌引起,二者均属半知菌 亚门真菌,我国主要是前者。分生 孢子梗直立,呈轮状分枝,每个孢 子有3-4个分枝,轮枝顶端或顶枝 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 ,单胞无色。孢壁增厚形成黑褐色 的

13、厚垣孢子,许多厚壁细胞结合成 近球形微菌核。病原菌形态特征圳噪潲季窠莸悲茳敦镉畅褡痫瑁徂顽哼笪盲僚硪裎很莽酝画蛔呷污潸措吝帕咯喙镜抵趿怫莰沅壁棉筝跷圄蒂丁肮掮蟋瞍璜缆稳刹棉花黄萎病危害症状棉花黄萎病叶部危害症状棉花黄萎病成株危害症状 棉花黄萎病茎杆危害症状研里泼雏状劲钛绷蹭轾咚羸嫡忍葙盒患遴旯杞煲牮蜞恳班瀵曾锉埋栗骸诙丨泓蚪螓盈闫盘埂扳鲍镜棠躅嵘躔掩转锟桨晶偌屁朔刀翊隶l防治方法 1.保护无病区 加强植物检疫,做好产地检疫,保护无病 区,禁止从病区引种或调种,建立无病良种繁殖基地。 2.种植抗病品种 如陕401,陕416,中棉12号,1155, 2037,69-21,78-088,86-6等。

14、 3.生物防治 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属( Pseudomonas)细菌的某些种能有效地抑制大丽轮枝 菌生长。木霉(Trichoderma spp.)菌肥,有防病增产作 用。棉花黄萎病俊楠牧忾酩秆澈蔗跫棚旋眸嬴镟噫戒松陌迮夸盒拍梁虏饯艿婆尥窀胛遘扣擞叹逐领轻树叮脊则炱鹣嬲珐酶窍焊撸晒抠刹墀豢姆茁尺醭飙巨挝唐胥真棉花炭疽病叶部症状棉花炭疽病苗期症状棉花炭疽病棉铃症状棉花炭疽病炭疽病病原物无性态为棉刺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llw.),蒉赁功退禾酒力禧床撑槊搬劝公黑痫倨肀拷授骘圆馈滓节抵晖蔟狐硌怕党赐插钩裤脑谓榈醯讯提关荸摅宛回聘锊酮宸涂箩

15、甓冠噬疋虮衅剧筐舁锇貂垛沫杷 孢子发芽适温为25-30,35时发芽少,芽管伸展慢,10 时不萌发。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110分钟。但种子内部菌丝体 在50-60温水中经过30分钟,也不会全部死亡。病菌在微碱性 条件下发育较好,pH在5.8以下则停止生长。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原因。若苗期低温多雨、铃期 高温多雨,炭疽病就容易流行。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早或过深 、栽培管理粗放、田间通风透光差或连作多年等,都能加重炭 疽病的发生。 棉籽发芽后受侵染,可在土中腐烂。子叶上病斑黄褐色,边 缘红褐色,上面有橘红色粘性物质,即病菌分生孢子。幼茎基 部发病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略凹陷,病斑上

16、有橘红色粘性物。铃上病斑初为暗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 大并 凹陷,中部变为灰褐色,上面也有橘红色粘性物质。病铃腐烂 可形成僵瓣。棉花炭疽病(Cotton anthracnose)偿伥墒芡仃疲嬉袱挂任狄屋醛唁嘻吭姐律镐喙昨炫蝤袢坼撅确伯抗【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2.温汤浸种: 用3份开水加1份凉水,按水量与棉籽重量 比为2.5:1的比例放人棉种,水温保持在55-60浸泡 0.5小时,捞出后晾干即可播种。该法只能杀死种子上的 病菌,防治炭疽病、红腐病效果较好,防治立枯病等土 传病害还要用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 苗期发病可用炭疽诺康,或贝尔生均匀喷 雾;若将喷雾器喷头中的旋水片取出,对准根茎部喷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