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516646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第三节 多民族多民族 的大家庭教案的大家庭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相关教学要求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3 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4 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内容点析民族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我国有 6 个民族

2、。2 景观图片:图 114“多民族的大家庭”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 6 个民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内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3 少数民族在我国的 6 个民族当中,汉族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118 亿(1990 年) ,占全国总人口的 916;另外个民族的人口都比较少,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 108 亿,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84。相对于汉族而言,这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

3、外的这个民族为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只是表明这些民族的人数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4 第 16 页活动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不同的。既复习了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构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埋下伏笔。本活动可以按两种方式展开,教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式一: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现状,就此可以进行一场小辩论,讨论出不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方式二: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学生前查阅资料并完成该表,了解中、日、美三国的民族构成特点。第 17 页活动 2 和

4、活动 3教师可以让学生前提前查找一些相关的民族文化活动资料,在堂上进行交流;或者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在堂上给学生拓展一些内容。最终要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理解民族的划分及其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的不同;(2)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学习文化差异性,为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6 图 117“我国民族的分布”在学习该图时,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通过对这张分布图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掌握读该类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民

5、族(人种)分布图等专题地图的技能。同时在学习本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本节相关的几点知识:(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实际上,读图的过程就是分析民族分布特点的过程。7 少数民族政策民族政策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是我国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首先,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政策内容不要涉及太多,只抓住最关键、最主要的几条即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要理解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民

6、族政策主要条款。教学过程中民族政策的内容可以先不讲,最好先由学生反思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国民族各方面的特点) ,从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教学建议【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 12 时。【总体教学设计】本节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最佳内容。这样就将内教学和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2)堂教学部分。【拓展辅助教学设计】拓展辅助活动

7、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设计 1:有条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设计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设计 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设计 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堂教学设计】堂教学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6 个民族】首先让学生观察本第 1 页的景观图片

8、:图 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 6 个民族。2 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 ,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本第 16 页的图 11“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3 让学生完成第 17 页活动 2 和活动 3。在学

9、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 6 个民族共同创造的。4 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 、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接着让学生阅读本第 19 页的少数民族数据表,找出人口超过 10

10、0 万和 400 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个民族为少数民族。【民族的分布】读本图 117“我国民族的分布” 。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2 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3 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4 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

11、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指导学生开展本第 20 页活动 3。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民族政策】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2 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实现少数民族当

12、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参考资料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例如,中国处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是用与中国有空间关系的大洲和大洋来说明中国的位置。地理位置分为:数理地理位置(或绝对位置) ,用经纬网来确定。自然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周围陆、海、山、河等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具有政治意义的空间关系。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陆上边界我国和俄罗斯接界的国境线最长,东起吉林省浑春市防川,界碑立在距图们江口 1 千米处,防川地区东以张鼓岭与俄罗斯为

13、界,西以河道与朝鲜为邻。黑龙江省已开辟许多边境贸易口岸,其中绥芬河市有铁路、公路通向俄罗斯的远东大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是中俄国际铁路边境站,与俄罗斯的外贝加尔斯克市相距 20 千米。在 x 疆也有一小段中俄边界线。我国与朝鲜基本上以河道为界,北段为图们江,南段为鸭绿江。两江源白头山天池是两国的界湖。中朝有国际铁路相通。辽宁省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和北方陆疆与海疆的交汇点。我国的内蒙古、x 疆和甘肃一小段与蒙古国接壤。在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市有国际铁路相通。铁路两侧,分别立有花岗岩界碑,内侧 1 千米立起高大的拱式国门,上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我国与巴基斯坦在 19

14、6 年就签订了中巴边界议定书。国境线在五六千米高的喀喇昆仑山脉上,中巴国际公路通过的 x 疆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山口,嵌着国徽的界碑分立公路两侧。我国与尼泊尔的边界条约签订于 1961 年,两国有国际公路相通,中国口岸在 x 藏聂拉木县樟木镇,樟木海拔2400 米,与尼泊尔的科达里隔一条溪,有友谊桥架在波曲(河)上,桥中心为国界线。我国与印度的边界,中段隔着尼泊尔、锡金、不丹,东西两段与我国的 x 疆与 x 藏接壤。界线未正式划定。x 藏亚东是通向印度的传统口岸,这里距印度的铁路线最近点仅 4 千米。在海拔 400 米的乃堆拉山口国境线上的中方一侧,建有国际邮亭。我国与缅甸根据 1960 年签

15、订的中缅边界条约,缅甸将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归还我国,我国将猛卯三角地移交缅甸。我国云南省边界少数民族多与缅甸边民有亲戚关系,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边境集市,例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等,畹町市与缅甸棒赛镇隔河相望,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我国与老挝边界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祖国陆疆最南突出部分。南端国境线位处北纬 216,是我国的“热带生物王国”和雷暴最多的地区。我国的滇东南和广西与越南为邻,云南河口县城河口镇位于南溪河与红河汇合处,与越南隔河相望,滇越铁路自昆明南下,从河口过桥至河内。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宽阔的关前广场前的红棉树挺立在国境线上,湘桂铁路与中越铁路在凭祥相接。广西防

16、城东兴镇位于北仑河口,与越南芒街镇隔河相望,是祖国南方陆疆和海疆的交汇处。我国的 x 疆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接界,x 疆有铁路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相接。我国的四端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 130) ,属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 2 点 20分。对岸是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我国最西端:x 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的乌孜别里山口附近(东经 73附近) ,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1) ,南距赤道仅 400 多千米,与加里曼丹岛的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相距仅 100 多千米。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海面还有 17 米,它长 24 千米,宽14 千米,面积 212 平方千米,表面崎岖不平,珊瑚生长良好。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镇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 334) 。漠河镇全年无霜期仅 6 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