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88965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ppt(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质灾害概述(一)滑坡、崩塌、泥石流主讲人:赵其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我国是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灾情严重、分布面积广 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 加的趋势,所谓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 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崩 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 爆,坑道突水、灾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 岩土膨胀,砂图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 化及沼泽化, 土壤盐碱化,海岸带变迁以及地震,火山 、地热等。据不完全统计(至2003年),我国仅滑坡、崩塌等 崩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在50亿元人 民币左右,并且,随

2、着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的深度和广 度的不断增加,上述统计数字还在呈加速增长的趋势。2004年,全国共发生中等规模以上地质灾害875起,其中滑 坡572起,崩塌181起,泥石流77起,地面塌陷25起,地裂缝13 起,造成688人死亡,172人失踪,42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20.5亿元。今年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略低于往年。2003年因 地质灾害造成死亡的就有743人,12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48.7亿元。 2004年不同 地质灾害类 型发生情况 2005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751 起,其中造成人 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 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 起,全年共 造成人员伤亡1021

3、 人,其中死亡578 人,失踪104 人,受伤 339 人。滑坡9359起,崩塌7654起,泥石流566起,地面塌陷 灾害137 起。直接经济损失36.5亿元。2006年,除北京、上海和宁夏外,全国28个省(区、市)都 发生了地质灾害,共发生102804起。其中,滑坡88523起、崩 塌13160起、泥石流417起、地面塌陷398起、地裂缝271处、地 面沉降35处,95.2是自然因素引起、4.8是人为因素诱发的 (图1),共造成663人死亡、111人失踪,453人受伤,直接经 济损失43.16亿元。与2005年相比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 增加了14.7,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了18.4 浙

4、 江2006.8.1 1庆元县荷地 镇石磨下村泥石 流死 亡 20失 踪 0415万 元强降雨浙 江2006.8.1 1庆元县荷地 镇坪头村泥石 流96158万 元强降雨 、沟口 建房2007年1月12月,除北京、天津、内蒙、上海外,全国27个 省(区、市)都发生了地质灾害,共发生25364起。其中,滑坡 15478起、崩塌7722起、泥石流1215起、地面塌陷578起、地裂 缝225处、地面沉降146处,96%是自然因素引起的,4%是人为 因素引起的(图1)。共造成598人死亡、81人失踪、44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24.75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因地质灾害造 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减少

5、了12,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 42.7(2006年1月12月发生地质灾害102804起。共造成663人 死亡、111人失踪,45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16亿元)。2007年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和失踪10人(含)以上事件统计 省、区 、市发生时间地点灾害 类型伤亡情况( 人)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成因 死 亡失 踪受 伤 山西省2007.4.22运城河津市下化乡半坡 村滑坡121500自然和人为因 素四川省2007.5.20凉山州雷波县莫红乡千 拖村泥石 流73100降雨引发泥石 流 四川省2007.5.24甘孜州九龙县乌拉溪乡 河坝村庙子沟泥石 流12 51267.75降雨引发泥石 流

6、 四川省2007.5.25雅安市石棉县丰乐乡国 道108线2545Km+700m 处崩塌10 16 自然因素云南省2007.7.19腾冲县猴桥镇苏家河口 电站施工工地滑坡295工程施工四川省2007.8.10 23:00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田 湾河大发水电站泥石 流1113500降雨陕西省2007.10.17 2:00延安市吴起县薛岔乡薛 岔村河沟村民小组崩塌552.5强降雨,地质 条件差2008年112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6580起,其中滑坡 13450起、崩塌8080起、泥石流443起、地面塌陷451起(图1 )。共造成1598人伤亡,其中死亡656人,失踪101人,直接 经济损失32

7、.7亿元。与2001年以来的多年同期相比,2008年 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低于多年平均值( 表1) 图1 2008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表1 2001年以来地质灾害灾情对比年代发生数 量(起 )死亡( 人)失踪 (人 )受伤 (人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2001579378812093635.0 20024800090710947051.0 200313832743125335548.7 20041355573412428040.9 20051775157810433936.5 200610280466311145343.2 2007253645988144624.8 200826580656

8、10184132.7 2001 2007年平 均值324437161118972008年地质灾害的成因 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和根本原 因。2008年的重灾区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形起伏大, 构造活动强烈,岩土体物理风化严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 。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条件触发下,极易发生滑坡 、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局地暴雨、持续强降雨和重力作用等自然条件是滑坡 、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2008年约96%的地质 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引发的。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崩塌、滑坡灾害的重 要原因之一。2008年约4%的地质灾害是由人类工程活动 直接引发的,这些人类工程活动

9、主要是切坡修路、采矿、 削坡建房、水库蓄水和人工取土等。西部青藏高原岩土冻融 、物理风化为主中国中部高原,山 地斜坡变形为主中国东部丘陵,平 原地面变形为主中国北部内陆高原、盆 地沙漠化、盐渍化中国北部大兴安岭 北段山区冻融为主一. 滑 坡1.1 滑坡灾害的基本概念1.1.1滑坡斜坡上岩、土体以各种方式顺坡向下的运动,统称为滑 坡。它是地表起伏不平的地形形成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地 质作用。滑坡是发生在斜坡上的以重力为主导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是斜坡上的剥蚀作用。在地质上与滑坡属同义词的还有斜坡 运动、块体运动或块体消耗。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表地形的改造已经超过了自然营力 ,人为活动引起的滑坡数量

10、已大大超过了自然产生的滑坡, 所以50以上的滑坡是人为因素(如开挖坡脚、灌溉等)引 起的。1.1.2 滑坡灾害滑坡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 称为滑坡灾害,前者为致灾作用,后者为受灾对象。致灾 作用是主导因素,而受灾对象则为被动客体,但灾害的大 小则由受灾对象的损失大小来评定。1.1.3滑坡灾害的特点外生的滑坡灾害虽然没有内生的中强地震灾害严重, 但滑坡灾害却是比地震灾害更为常见和多发的地质灾害。滑坡灾害的常见主要表现为其空间分布广泛。地表有 斜坡的地带都可能发生滑坡。而斜坡在地表分布非常广泛 ,斜坡所占有的面积远大于平地面积。可以认为,地球表 面是由面积不等、坡度坡向不同、组

11、成物质多样的斜坡组 成,而坡度为零的平地则呈斑点状散布于斜坡单元之间。斜坡地貌单元分布的广泛性就决定了滑坡分 布的广泛性,无论是陆地上的斜坡还是海水下的 大陆斜坡都有滑坡发生。而地震灾害则集中分布 于地震带上。地球上主要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 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洋中脊地震 带。亦即地震发生于板块增生、消减和转换断层 带。其中尤以板块消减带所发生的地震震级高, 成灾最为严重,而板块增生带的地震一般是不成 灾的。在大陆内部则集中发生于少数发震大型活 动断裂带,而分布比较广泛的非活动断裂则是不 发震的。由此可见地震灾害远没有滑坡灾害分布 广泛。滑坡灾害的多发是指其发生时间频繁。每年多雨 季节

12、均有滑坡发生,即使在一个多雨季节内不同时间 的强降雨过程也均有滑坡发生。而中强地震则发生于 数十年为周期的地震活跃期。同一地点一次中强地震 的重现期往往长达百余年至数百年。两相比较显然滑 坡灾害发生比地震灾害频繁得多。与同属外生地质灾害的泥石流灾害相比,滑坡灾 害为重力主导,固相运动为主,大气降水、地表水、 地下水只起降低抗滑力增加滑动力的辅助作用,滑坡 滑动一般不具流动性;泥石流为水动力主导,必须有 快速集中、冲刷力强大的水流,强烈侵蚀搬运松散堆 积物(包括滑坡堆积),才会形成泥、砂、碎石等松 散土体与水的混合流体的泥石流,其流动性极强。 1.2 我国滑坡灾害的严重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质条

13、件复杂多样。总体特 征是地势西高东低,高低起伏变化强烈,山地占国土 面积的70以上。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 青藏高原近期强烈隆升河谷深切,形成峡谷高山地貌 ,谷坡高陡,数百米至千余米高的谷坡广泛分布在西 南山区。季风型气候使雨季多强降雨。这样的地形、 地质和气象条件使滑坡灾害遍及全国山地丘陵区,已 知数量近百万处之多,构成灾害的数以十万计,活动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约45,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 重,年年发生,年年成灾。1.3 滑坡成因1.滑坡环境条件(l)岩土介质类型: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 ,在水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黄土、粘土、 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

14、、板岩、千枚岩等 是产生滑坡的内在物质基础。岩土力学强度较弱与较坚硬 岩层互层结构的碎屑岩组亦利于滑坡的形成。(2)地质构造及岩土结构:岩层中的各种节理、裂隙、层 理面、岩性界面、断裂发育的斜坡,平行和垂直的陡倾构 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是产生滑坡的内在地质环境条件 。(3)地形地貌:相对高差较大,山体坡角较陡,即坡角 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 坡形是产生山体滑坡的内在地貌环境条件。特别是在 斜坡向与岩层结构面倾向一致时易于滑坡的形成。(4)地下水作用:地下水使岩土软化、降低岩土的抗剪 和粘结强度,产生动水压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 增大岩土重度。对透水岩土产生浮托力

15、等是产生滑坡 的水文地质条件。2.滑坡诱发因素(1)大气降水、生产生活用水、河湖倒灌水、各种水体 的渗漏、地下水等作用在山体斜坡上,能增加坡体上重 量;浸泡软化易滑地层,形成粘泥薄层,使抗剪强度大 幅度降低;水充满裂隙时形成静水压力,出现水头差时 形成动水压力;干湿交替导致岩土体裂开,使更多的水 进入坡体促进斜坡失稳。(2)沟谷、河流、湖泊、海洋水流冲刷岸坡,淘蚀坡脚 、削弱支撑力,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斜坡就会滑动 。(3)人为工程活动破坏坡体平衡作用。(4)地震动的作用:一是使斜坡承受的惯性力发生改变 ;二是造成地表形变和裂隙增加,降低岩土的力学强度 ,引起地下水的变化。 2004年我国发

16、生的死亡和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 发生时间地质灾害发生地点死亡失踪灾害类型诱发 因素5月3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金盆乡营 盘村11滑坡强降雨6月23日湖南沅陵县、安化县216群发滑坡崩塌强降雨6月30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两龙乡 三村67滑坡连续 降雨 和暴雨7月4-5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陇川县、 瑞丽市144山洪、泥石流及 滑坡暴雨7月17- 20云南省西部怒江、宝山、德宏1241洪涝泥石流滑坡大到暴雨7月20日湖南怀化市通道县独坡乡骆团 村12山体滑坡暴雨8月13日浙江乐清市、磐安县、天台县、 永嘉县、玉环县47群发滑坡崩塌台风暴雨9月5日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开县, 四川省达州市852群发滑坡崩塌暴雨12月3日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 脚组后山395危岩体崩塌地形高陡 、岩体开 裂、暴雨 和树木根 劈作用2000年4月9日20时05分 ,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 乡扎木弄沟发生巨大山体 崩滑,约3000万立方米的 崩滑体强大的冲击力触发 了沟内沉寂多年的松散堆 积物,瞬间形成高速-超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