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0488904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七下(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文言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 的要求是:“阅读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对文言文阅读 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 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 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训练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 之妻也。聚会 差不多、大

2、致 比不上 不久,一会儿 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 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三、问题 探究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 造了一种怎 样的家庭气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家庭 气氛。 2两个咏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 一个更好?请谈谈 理由。【示例一】“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 飘舞方式不同。写

3、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 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示例二】“柳絮”一喻 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而“撒盐”一喻缺乏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 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所以说不好。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寒雪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

4、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不”通“否”,表示疑问当时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您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愧 回头看 副词,才二、重点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一起出游。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您与家父约定在中午。中午您没有到,就是不守信用;您在儿子 面前骂父亲,就是无礼。 三、问题 探究 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 尊称,指您父亲;家君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元方入门不顾

5、是否失礼?说说 你的看法。 【示例一】元方入门不顾不应为失礼。其一,全文主要写元方懂 得为人之理,无信,无礼,是全篇核心,从反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 ;其二,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应该过于苛求。 【示 例二】元方入门不顾应为失礼。理由是:别人已经深感惭愧并表示 了歉意,就应该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急 差不多 乘 通“否”,表示疑问。 C 3翻译下列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待君久不至,已去。(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6、4咏雪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咏雪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 她的才气。5陈太丘之友、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你怎样看待他们?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_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

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说

8、”通“悦”,愉快“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名词做状语,按时 名词做状语,每天 动词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做动词,吃饭 形容词做名词,旧知识; 形容词做名词,新的知识 生气,发怒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真诚,诚实 站立,这里译为独立做事情 越过,超过 本义是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粗粮 冷水 忍受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喜爱,喜好 不正当的手段 河,河流 舍弃 普通的人,男子汉 忠实,坚守 恳切 对于 指示代词,这,指河水 二、成语探源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2择善而

9、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3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4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三、重点句子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10、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 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四、问题 探究 1“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 合实际谈 谈这样 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 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2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 君子”应该 具有怎样的风范?

11、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有广博的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 怀和善良的心地。 3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 比喻义 ? 浮云聚散无常,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 浮云在天,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 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 在这里用来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五、文章中心 本文记叙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学习、道德修养、 为人处世的原则等,给我们以指导和教育。【考点精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15东营)正如孔子所说“ ”,对 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 ,才是获得真知灼

12、 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2015北京)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 中 的“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15海南)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 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正如论语 中所说: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015营口)2013年3月1日,习总书记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 庆祝大会讲话 中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正所谓“ ”,你脑子里装着问题 , 想解决好问题 ,就会自觉去学习。(请用论语 中的语句回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像 表示多数,可译为 “几” 流逝 D 4翻译下列

13、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依 然自得其乐。 5结合本课所学的相关知识,请用文中的语句对出下联。 上联:博学且笃志 下联: 6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 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 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 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在商品经济 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 求经济 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 乎_“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 不取;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

14、益。切问而近思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名词做形容词,甘美形容词做名词,好,好处 即使 美味的菜 不 吃 甘美 最好的道理所以 反省自己 自我勉励 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可贵。2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3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尚书兑命说:“教导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问题 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 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 解不了的地方,这

15、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 美”,引申到“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自然过渡 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四、文章中心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 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 践出真 知的道理。B B 3翻译下列句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理解不透,然后就能自我勉励。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 ,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不懂的知识有很多,应努力学习来弥补自 己的不足,同时也要从教师的“教”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实现 知识的迁移,培养自学能力。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 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 深耳。沿河求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