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469379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助推幸福美丽新助推幸福美丽新 家园建设家园建设自 XX 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以来,XX 区紧紧围绕农村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心,思想 XX 度重视,组织上周密部署,运作上扎实到位,措施上积极创新,各项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逐渐趋向成熟,切实发挥了农指员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中的积极作用。一、当前农村指导员工作取得的成效八年来,XX 区已累计选派各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八批1347 人次,其中省级 3 人次,市级 30 人次,区级 221 人次,街道级 1093 人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

2、、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农指办的指导管理下,各农指员紧紧依靠当地群众,找准角色定位,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起“六大员”职责,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明显增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一)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村情民意广大农指员到基层后,充分发挥村情民意调研员作用,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准确掌握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应,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思考“三农”问题,并撰写了一定量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实情、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来各级农指员共走访农户

3、141676 户,召开座谈会 14944 次,集中宣传政策法规 2460 次,撰写调研文章 2048 篇。真抓实干,办好了大批好事实事广大农指员充分发挥富民强村服务员作用,立足村情民意,帮助村级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举措,努力争取派出单位、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引项目、引资金、引技术,解决了群众比较关注的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等一批农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来各级农指员共帮助落实经济发展项目 1358 个,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3144 个,落实扶持资金 3567.2 万元,争取捐赠物资价值 273.24 万元。深入基层,化

4、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广大农指员紧紧围绕区委区府构建“平安 XX”、“和谐 XX”的精神,深入农户倾听民意、排摸问题,密切关注社会动态,以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化解调解机制为抓手,积极协助街道、村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处理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矛盾,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为维护我区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了农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调节器”。XX 年以来,各级农指员共调处矛盾纠纷4079 起,劝阻集体上访或群体上访 491 起。健全制度,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农指员充分发挥村级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作用,积极协助开展党员培训培养,完善村级办事

5、制度,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特别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驻村农指员为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政治环境和谐稳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指员的帮助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1815 项,协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1768 人,协助发展党员 588 人,协助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786 人,主讲党课 1341 次,帮助新建或改造党员活动室 178 个,帮助建立村民活动场所 274 个,联系组织“三下乡”等大型活动 548 次。二、我区农村指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创新“三农”工作的成功尝试,在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八年的摸索

6、实践,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农指员工作也存在一些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实施农指员派驻制度已有八年,部分派出单位、所驻街道村、农指员开始出现疲态和应付心理。一是部分派出单位存在消极应付思想,没有从大局考虑,舍不得下派优秀骨干,致使农指员队伍整体水平下降;有的派出单位“一派了之”,对农指员驻村工作关心、支持不够,后盾依托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一些村干部希望下派农指员就是带资金、带项目,是否来人无所谓;少数街道对农指员日常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交流,不想管、不敢管、不善管。三是个别农指员忙于单位事务,两头兼顾,“专职”变“兼职”,工作成效得不到凸显;有的片面认为农指员就是帮村

7、里争取资金和项目,在工作上表现为联村不到户,到户不联心;有的农指员认为现在农村需解决的都是深层次矛盾,不能甚至不敢开展工作。工作成效缺少亮点虽然农指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少亮点,究其原因有:一是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农指员独自驻村,彼此间沟通不多,陷入孤身单干的境地,仅仅依靠农指员个人专长和派出单位资源优势,使得各农指员之间优势不能互补,资源难以共享,工作成效缺少亮点。二是缺乏必备的农村工作经验。部分农指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缺少相应理论知识,紧靠短期的上岗培训是远不够的,使得农指员短时间内很难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到“三农”工作中。三是农指员任期太短。农指员一般任期一年,每批驻村后先开展村情民意的

8、调研,熟悉所驻村情况,再开展具体的指导工作。如何在一年的任期内帮助村里办好实事,特别是项目周期长的实事,对农指员来说也是考验,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或“蜻蜓点水”现象。制度执行力不够强虽然区里出台了农指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制度、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依旧存在。从日常管理看,少数街道对农指员工作不重视,对下派农指员缺乏必要的监管,睁只眼闭只眼,使各农指员工作目标职责不明确,考勤、奖励、处罚等制度流于形式。从考核制度看,缺少与考核挂钩的量化标准,定性指标多,执行较难,对农指员的评定随意性较大,实际操作中往往对农指员以争取的资金和项目多少为主要考核标准,考核结果难以准确地反映工作实际,

9、考核缺乏操作性、科学性。从激励制度看,不能把农指员驻村工作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紧密挂钩,对“优先提拔任用优秀农指员”较少,导致干好干差一个样。角色定位不够明确角色定位是各农指员做好工作的关键,只有定对位,才能干好事。由于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工作重心各有不同,农指员具体工作目标、任务不太明确,角色定位较难。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指员通过了解分析所驻村优势难点,根据“六大员”职责,结合自身特长和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科学定位自身角色,做到在位不越位,指导不领导,帮办不包办,干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但有部分农指员到村后找不到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不知承担哪些职责,行使哪些职权,有的“越位”,发号施令,越权代办,

10、有的“缺位”,不闻不问,对村情、村务只调查,不表态,充当农村观察员。三、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思考完善选派方式,强化选派质量一是强化选派针对性。深入了解各村实际,将村情民意与农指员个人专长和派出单位资源优势有机结合,通过合理选择,实现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在派驻村的选择上,重点向新农村建设任务重、村级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信访问题较多的村倾斜。二是强化选派标准。要坚持标准,按照“德才兼备,选强派能”的原则,坚持继续选派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保证选派质量。三是强化多模式选派。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与组织考察相

11、结合的选派方式,充分考虑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将一人多村和多人一村相结合,定点扶持和片区扶持相结合,专业扶持和全面扶持相结合,把农指员工作作为年老干部发挥余热、年轻干部锻炼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才能的重要舞台。加强培训交流,提高队伍素质为了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现象,通过提供载体、搭建平台,打造一支有文化、懂规划、善调解、精经济、专科技、会文体的农指员队伍。一是要加强对农指员的教育培训。通过深入调研,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交流结合,加强方针政策、管理技术、工作方法等培训,提高农指员做好基层工作的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指员交

12、流平台。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专题讨论,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互学互帮机制。发挥老农指员传、帮、带的作用,使驻村农指员掌握工作方法,较快进入工作角色。利用农民信箱、QQ 群等网络平台,为农指员们提供一个研究讨论、交换信息、答疑解惑的平台。三是要加强资源整合。继续健全完善区级农指员分组管理制度,根据农指员派出单位工作职能,结合农指员自身特长,将区级农指员分组,通过资源整合与横向联系,开展农指员集体会诊、集中帮扶活动,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强化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农指员派驻工作运行机制,并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农指员派驻工作的有序开展、扎实推进。要严

13、格执行岗位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将考勤结果作为农指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下派干部实行跟踪指导和动态管理。要建立健全巡视督查制度,成立专门的农指员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严格奖优罚劣。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指导员,要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要执行任期承诺制度,各农指员从村情出发,结合派出单位优势和自身特长,提出驻村任期目标,使驻村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新做法、新经验和先进典型事例,发挥信息在沟通交流、工作推动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进一步理清职责,明确

14、责任,形成街道、区农指办、派出单位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街道作为农指员的管理主体,要切实承担起日常的监管职责。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适时布置工作任务,经常进行督促检查,对不胜任或表现差的农指员,应及时向区农指办反映。区农指办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督查、服务的职能,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布置、舆论宣传等工作,沟通协调好各方关系。关心和了解农指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农指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生活环境。各派出单位要处理好派出农指员与本单位工作的关系,加强农指员驻村期间的思想教育和跟踪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后盾依托作用,将农指员派驻村作为单位挂钩联系点,安排必要的精力、资金和项目,支持农指员开展

15、工作。强化考核激励,增强工作动力一方面要明确农指员工作的具体任务与考核办法,完善科学、公平、实效的考评体系。要加强对各街道的考核,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提供服务为重点,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计分办法。要加强对农指员派出单位的考核,以结对帮扶进驻村、支持关心农指员为重点,并与农指员的工作成效相挂钩。要加强对农指员的考核,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民主测评相结合,日常表现与工作成效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不断建立健全农指员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农指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实行政治激励机制。把农指员的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农指员,要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对表现不称职的农指员按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加强正反的双向激励。要实行精神激励机制。建立谈话交心制度,区农指办、街道、派出单位要经常与农指员交流谈心,关心其工作和生活。建立慰问看望制度,农指员个人或家庭出现困难时,各方应慰问并帮助解决。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营造支持农指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