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营养-维生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46863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营养-维生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基础营养-维生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基础营养-维生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基础营养-维生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基础营养-维生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营养-维生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营养-维生素(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维生素 (维他命 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既不参加组织构造,也不供给能量,但它们都能帮助机体吸收大量能源和构成基本物质的原料,起着像酶和激素一样的作用。它们 既不能在体内合成(VD例外),也不能在体内充分储存,每种维生素履行着特殊的功能。 一、概述 特点1)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2)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的代谢;3)不构成组织,不是供能物质;4)需要量少;5)缺乏时可发生维生素缺乏病。(一)维生素的命名 三种命名系统 1、按照它们被发现的顺序,依英文字母顺序 排列; 2、按其特有的功能命名; 3、使用其化

2、学结构命名。 三种互相通用,趋向于化学结构命名。(二)维生素的分类 通常按照维生素的溶解性能不同将其分为脂溶 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1、脂溶性维生素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K,脂溶性维生素可在 体内大量贮存,主要贮存于肝脏部位,因此摄 入过量会引起中毒。 2、水溶性维生素指可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 素C。B族维生素包括8种水溶性维生素,即维 生素B1、B2、B6、PP、叶酸、泛酸、生物素 、胆碱和B12。 3、类维生素物质其中,牛磺酸和肉毒碱在近年来特别受到重视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缺乏时症状发展较明显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宜每日供

3、给不需每日供给不储存多余随尿排出,一般 不会积蓄中毒可储存,过量积蓄可引起中毒易吸收脂肪和胆盐帮助才易吸收一般无前体有前体或前维生素溶于水、亲水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分子中含碳、氢、氧,有时 还有钴、硫等其它元素分子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均为异戊二烯衍生物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三)维生素缺乏 食物中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 起代谢紊乱和出现病理状态,形成维生素 缺乏症,常见原因有以下三种: 1、膳食中供给不足 2、人体吸收利用降低 3、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加二、脂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V)和胡萝卜素人类最早发现的维生素,通常指的VA 是VA1,又名视黄醇(狭义);VA2

4、为3-脱 氢视黄醇,活性仅40%;植物中的胡萝卜 素具有与VA相似的结构特点,在体内可转 化为VA而被称为VA原。维生素A 类维生素A: 视黄醇 (-CH2OH) 视黄醛 (-CHO) 视黄酸 (-COOH)视黄基酯 维生素A原: -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转化率最高-胡萝卜素、 玉米黄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饮食中的-胡萝卜素吸收-胡萝卜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A不足维生素足够排出体外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生长与分化 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 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癌变 参与糖蛋白合成,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1、生理功能维生素A2、维生素A的缺乏又称蟾皮

5、病,是一种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粗糙,四肢伸侧圆锥形毛囊角化性丘疹、夜盲、角 膜干燥和软化等,目前此病在国内已罕见。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其中以眼、呼 吸道、消化组,尿道及生殖系统等上皮影响最显著。维生素A缺 乏时,上皮干燥,增生及解化。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当它缺乏时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到目前为止 ,维生素A与上皮解化及生长发育的关系尚不清楚。此外,维生 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维生素A缺乏时,对弱 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障碍,重症者产生夜盲。 维生素A 一次或多次连续摄入75000ugRE维生 素A可急性中

6、毒。 一般婴幼儿口服VitA9000 ug视黄醇当量可致急性中毒。 由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A不会引起中毒,即使食入大量的类胡萝卜素,仅造成 皮肤变黄,而无其它危害。3、维生素A过量:中毒和致畸维生素A 供给量:维生素A虽然有以上几点及更多的对人体有益的功能,但与其他营养物质相同,物极必反,过度摄入可引起头痛、恶心腹泻、肝脾大等,需适量摄入。 食物来源 维生素A:肝脏、蛋黄、奶类、鱼子等动物性食物。维生素A原:红、黄、绿色蔬菜,一般颜色深含量较高。4、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维生素A1、理化性质 对人体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维生素。是类 固醇的衍生物,具有VD活性的化合物约10种 ,以VD2和VD3最为重要

7、。VD性质稳定,在中 性及碱性溶液中耐高温和抗氧化。但在酸性 液中逐渐分解。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VD 损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VD的破坏。 (二) 维生素D(丁种V、抗佝偻病V) 维生素D2、生理功能 促进钙和磷在小肠内的吸收,维持血清钙磷浓度 促使牙齿和骨骼的钙化,使钙磷成为骨质的基本结构 促进孕期或哺乳期将母体钙输送到子体,以维持胎儿及婴儿的正常生长。 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强对湿疹、疥疮的抵抗力。维生素D3、缺乏症 膳食中缺VD或人体缺乏日光照射,钙磷的 吸收受影响,血中钙磷下降,不但骨骼生 长发生障碍,同时也影响肌肉和神经系统 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儿童发生佝偻病、成 人缺VD可发生骨质疏

8、松症等。维生素D4、过量和毒性 膳食来源的VD一般不会过量。但摄入过量V 补充剂的人有发生VD中毒的可能性,中毒 症状包括:高血钙症、高尿钙症、厌食、 恶心呕吐、口渴、多尿、肌肉乏力、关节 疼痛、弥散性骨质脱矿化及一般定向力障 碍等。维生素D5、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和禽蛋中, 及含脂肪丰富的海鱼和奶油中。奶类和瘦 肉中VD不高,以奶类为主食的小儿需适当 补充鱼肝油,以利生长发育,但不可过量 。VD的需要量取决于膳食中的钙磷浓度、 个体生长发育的生理阶段、年龄、性别、 日照程度以及皮肤的色素沉着量。我国成 人VD的RNI为5g/d;UL为20g/d。维生素D分类 生育酚

9、三烯生育酚-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三)维生素E(生育酚) 概念:又称生育酚,是指含苯并二氢吡喃 结构、具-生育酚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维生素E 易溶于酒精、脂肪和脂溶剂 对碱、紫外线不稳定 对热及酸稳定,一般烹调条件下损失不大 对氧敏感1、理化性质维生素E 有抗氧化作用; 抑制肿瘤发生; 抗衰老美容作用; 治疗贫血作用; 与精子生成、生殖能力有关; 调节血小板的黏附力和聚集作用。2、生理功能维生素E 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 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 ,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 治男性不育症、烧伤

10、、冻伤、毛细血管出 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 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 脂反应,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预防近视眼发生和发展。 如长期缺乏VE,血浆中VE浓度下降,红细胞溶解,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VE缺乏的典型神经体征包括:深层腱反射丧失、震动和位感受损、平衡与协调改变、眼移动障碍(眼肌麻痹)、肌肉软弱和视野障碍。 3、缺乏病与过多症维生素E与其它脂溶性V比较,口服VE的毒性较低。成年人可耐受200-800mgVE/d而不出现有害作用。但摄入大量VE可能干扰VA和VK的吸收。若长期每天摄入600ug以上的维生素E有可能出现

11、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视觉模糊、头痛和极度疲乏。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 类、蛋类、压榨植物油、柑橘皮等。果蔬包括猕 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 、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 压榨植物油包括向日葵籽、芝麻、玉 米、橄榄 、花生、山茶等。此外,红花、大豆、棉籽、小 麦胚芽、鱼肝油都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含量 最为丰富的是小麦胚芽,最初多数自然维生素E 从麦芽油提取,通常从菜油、大豆油中获得。4、需要量与食物来源维生素E通常成人AI 为14mgVE/D。推荐VE摄入量 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膳食多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由于其易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所以当多

12、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增高时,VE 需要量也增高。有建议对于成年人每克多 不饱和脂肪酸约需0.4mgVE。 三、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两 大类。 B族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 生素B6、维生素PP、泛酸、生物素、叶酸 、胆固醇和维生素B12等。(一)维生素C 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最早发现能造成人 体缺乏病的维生素之一。具有不稳定性, 食物在加碱处理、加水蒸煮、蔬菜长期在 空气中放置等情况下损失较多,而在酸性 、冷藏及避免暴露于空气中时损失较少。维生素C1、生理功能(1)促进胶原生物合成参与胶原蛋白、肉碱、某些神经介质和肽激素的合成以及 酪氨酸代谢等 (2)

13、促进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铁的吸收、转运和贮备、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以及胆固 醇转变为胆酸而降低血胆固醇含量。 (4)预防心血管疾病 (5)阻断亚硝胺形成 (6)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清除自由基,保护DNA、蛋白质和膜结构免遭损害; (7)解毒作用维生素C典型症状是牙龈肿胀充血、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严重者可导致皮下、肌肉和关节出血及血肿形成。坏血病维生素C3、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成人的RNI为100mg/d,UL为1000mg/d 食物中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 中,人体不能合成。 水果中新枣、酸枣、橘子、山楂、柠檬、猕猴桃 、沙棘和刺梨含量丰富;蔬菜中以绿叶

14、蔬菜、青 椒、番茄、大白菜等含量较高。 根茎类含量不高,但消费量大,也是良好来源。 谷类和豆类几乎不含,但豆类经过发芽以后也产 生一定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2、缺乏病与过量 (1)缺乏:维生素C缺乏早期的症状大多是非特 异性的,如疲劳、虚弱、呼吸急促、肌肉痉挛、 骨关节和肌肉疼痛、食欲低下等,由于毛细血管 脆性增强而容易出现牙龈肿胀出血、伤口愈合缓 慢等。有时皮肤干燥、发热、粗糙及出现瘀斑。 严重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以多处出血为特征的疾 病而危及生命。 (2)过量: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C可出现草酸尿 以至形成泌尿结石。恶心、腹部痉挛、腹泻、铁 吸收过度、红细胞破坏等,并可能造成对大剂量 维生素C的

15、依赖性。维生素C(二)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族有十二种以上,B1(硫胺素)、B2(核黄素)、 B3(烟酸)、B5(泛酸、遍多酸、 维生素PP、烟碱酸、 尼古丁酸 )、B6(吡哆素)、B7 (生物素、维生素H、 辅酶R )、 B8(腺嘌呤核苷酸 )、B9(叶酸)、B10( 叶酸和其他维生素B的混合物,也被称为维生素R)、 B11 (叶酸)、B14 (叶酸)B12(钴胺素)、B13(乳 酸清 )、 B15(潘氨酸) 。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 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B族是所有人体 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全是辅 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因此被列为一个 家

16、族。 维生素B4 (Vitamin B4;Adenine)是腺嘌呤的旧称,已 经不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同时也不再是维生素B的 成员。 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 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 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 欲不振。相反喝酒过多等导致肝脏损害, 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症并行的。 补充维生素B族可舒缓情绪 。 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米糠、麸皮、酵母、 动物的肝脏、粗粮蔬菜等食物中,但由于 食用方法不对,几乎摄取不到。VB是水溶 性维生素,它怕光、怕水、怕热、怕氧化 (多在80度温度下被破坏)。 B族的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 ,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 取效果更好,但药物容易吸收过量引起肝 脏肾脏的代谢负荷。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