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468564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9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辽宁专版)第三编考前写作点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v“情者文之经”(刘勰文心雕龙),只有 用饱满 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 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 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 心雕龙)。如今高考作文一再强调“感情 真挚”,可不少考生还在那里“为赋 新词强 说愁”,因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失分。v一、有“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v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 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力。 前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 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 ,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烈而真 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 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现了李密祖 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亲情,从而强

2、烈地 触动了读者的心灵。v真情从“实感”中产生。如果缺少生活的“ 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生活中有些事 让我们感动,就想把它写下来;写下来 的东西能够引起读者感动,它在我们眼 里便是好作品。我们要善于以饱满 的感 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与其 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到作文中, 这样 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缺少感染力 了。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 相印,息息相通的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v亲情、友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 中体现出来的。正是一些家常琐事,让 我们深深领悟到生活的况味。2008年上 海卷有篇优秀作文写父爱,也写考场外 的守候,但作者抓住父亲们 不像母亲们 焦急地聚

3、在一起,谈天说地,而是静静 地坐在角落旁,抽着烟,不时看着学校的 大门。他们不说话 ,用形象展示着沉默 而深沉的父爱。接着用了生活中的一系列 小事如骑着“吱呀”的老坦克,带我们去天 南海北,给我们抓蚱蜢,让我们骑 肩头 ,等等,用细节 表现父爱,传达浓浓 的 深情,也表达了孩子在“知”与“不知”的对 比中,隐现 的愧疚,读着这样 的文章, 能不动容?v二、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v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件、景物 作为“凭借物”,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句,虽不 着一个“情”字,然而情采毕出;辛弃疾“落 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虽未言一个“愁” 字,然

4、而谁不知词人满腹的“愁”滋味呢? 李、辛两人的词何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 ?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二 是其情感抒发都有恰当的“承载物”。v(一)借叙事来抒情。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 ,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 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 生动感人的细 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下面 的片段:v有一天上午,为了寻一块又红又甜的海南 岛西瓜,我在医院南北足足搜寻了一个多 小时。我匆匆奔上四楼病区,用调羹挑起 一点喂妈妈,妈妈说:“甜。真甜!”然后 问我:“太阳大么?”“大。”“有风么?”“没 。”“可怜啊!”她摸着床头的手绢,要给我 擦汗。又有一天深夜,我趴在她的床沿上

5、 睡着了,蒙眬中好像谁在摸我的头,抬眼 看,才知70岁的妈妈在爱抚她40岁的儿 子,在幽淡的灯光里,她脸上充满了孩子 似的淘气笑容。妈妈的病一天重似一天, 可她只说:“我不是蛮好?”到天明,又只 见她咬破了的嘴唇滴着血。她不愿我们走 开,长久地长久地握住我们v的手,和我们说话,我们便给妈妈理着额 前的长发,和她应答着。这三十多天里说 的好似超过了以往十几年的。有一夜,医 生给了我们一个不祥的预告,傍晚我和妻 子双双站在床前准备陪夜,妈妈竟然发火 了:“你们两个本事大?都给我回去!”然 后,她的眼角淌下了两滴泪:“我们,吃 完饭,一起,回家去。”v此文,情在叙事中。那情在妈妈 的问话 里, 在抚

6、摸儿子的苍老手指间,在母子长久握着 的手上。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如话家常般娓 娓道来,没有波涛汹涌般的激情喷发 ,但字 里行间充满了浓浓 的亲情:儿子的拳拳之心 ,母亲的眷眷之情。此文表达的情感含蓄而 深沉。v(二)借写景来抒情。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 ,“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 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 请看郑振铎在海燕中描写的大海:v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 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 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 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 的蔚蓝色,只有几片

7、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 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 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 见过那么美的天空!v作者通过对 大海、天空细致的描绘和形象的 比喻,表露出作者对大自然诚挚 的爱和美好 的情怀。v三、设境在情景中触发情绪v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实情实景,在特定范围内 有对象地写作,容易激发兴趣,调动情绪,触发灵感 。比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或月下、花间、霞光里 ,写一个景致;比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 天,那该是怎样一种写作境界?又何愁写不出情景交融 的佳作?又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讲座、演讲、 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在活动中 酝酿情感

8、,体验生活。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 ,体验世态万象,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真情的 花朵,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死写”为“动写”“活 写”,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 起来了,文章也变得感人了。可见,写作需要寻求一 种最佳境界。v(一)在考场上,让自己在想像的情景中触发情 绪,在一种亢奋状态中抒情作文。生活中的一 些寻常事,从选材“新”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 优势,但考生如果能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 在叙事伊始就渲染浓郁的情感气氛,则有可能 收到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v(二)临场写作时,想像一个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比如以“沟通”为话题 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 ,可想像

9、父母就在身边;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 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之间的谈判 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读者,你也可以 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老师或朋友的。v(三)向阅卷者吐露真情。要知道,你的文 章的唯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 常相似的人。把考场写作看成是和忠实 的朋友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不设心理防 线,坦诚地向对方讲述、议论 、倾诉 , 那么,文章就会情真意切。“读者”在情感 上接受了你,信任你,那么就容易认同并 接受你所表达的一切。你不能只是用“笔” 去写,而应该 同时用“心”去写,把“读者” 引到自己创设 的特定氛围中,与自己同 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便是文学功底不很 好的学生,只要将真情倾注于

10、事件中,渗 透于字里行间,也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效 果。v(2009年山东卷)阅读 下面的文字,根据 要求作文。v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 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 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 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v请以“见证 ”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v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v【审题点拨】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采用 词语式。词语式文题不仅要理解这个词语的实 指意义,还要在此基础上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 ,解读出它的象征义、比喻义或引申义。v本文题“见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 当场目睹可以作证”,或“

11、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 物品”。v见证者可以是人,人可以见证人,也可以见证 物;见证者也可以是物,物见证的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文体以写记叙文、散文为宜。从 见证的内容角度而言,可写亲眼目睹的事件, 也可写某件事物经历过的某个事件或一段时间 ,还可以回顾反思社会热点及人生经历。v见 证v 山东一考生v我坐在清冷的教室作答试题时,我的父亲 正在烈日下收麦,谨以此文,让它化作一 片树荫,萦绕在父亲头顶,表达女儿的疼 惜与感激。v题记v金澄澄的麦田见证了你的辛勤,灰白的头 发见证了你的付出,幸福的家庭见证了你 的努力。父亲,让一切的一切见证你的平 凡与伟大。v伤痕见证了你的坚强。永远忘不了你给邻 居

12、下跪请罪时的一幕。这是你的伤痕。我 们都知道,母亲的疯病又犯了,失手打了 邻居,人家吵着要上吊自杀,我们急得不 知所措,你沉默许久后,带上我们上邻居 家磕头道歉。我懵了,一个经常教育我“ 人穷志不短,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父亲怎 么做了这么个决策?但我服从了。当我们 跪下时,全屋子的人震惊了,而我的心在 滴血,我看到七尺男儿沉下了头,我听到 那微微的一声叹息,但我更看到了你的大 义与坚强。v泪水见证了你的温柔。从未见过你的泪水 ,你的脸上只有坚毅和严肃、岁月折磨的 刮痕。那次我看见了你的泪水,大颗而晶 莹。我们送母亲去住院。条件差,秩序乱 的医院让母亲显得非常暴躁。我一边拉着 母亲的手,一边疼惜地

13、流泪。终于,护士 带走了你和我之间的母亲。我看见你拉着 母亲的手挣扎了一下,眼里全是不舍与担 心,在大门关闭的一刻,我看见泪水从你 的眼眶流了出来,大颗而晶莹,折射着温 柔不舍的情感。v沉默见证了你的孝义。母亲的疯病让爷爷奶奶 对我们也很不满,面对脾气暴躁的爷爷,你低 下了头,爷爷在训斥你,训斥你不听他的话, 不和母亲离婚。你每次都用沉默来回答爷爷的 训斥。可那次爷爷闯了祸,家人、大伯都指责 他,你却仍旧沉默地拿出钱给爷爷弥补过失。 我分明看到了爷爷看你背影时的那份歉意和爱 怜。我看到爷爷眼神中的感动,看到爷爷也开 始帮忙照料母亲,我看到你用孝义填满了一个 家庭幸福的空位。v父亲,岁月见证了你

14、的坚强、温柔与孝义。岁 月见证了你平凡中的伟大。麦子熟了,又是一 年收获时,我坐在考场里深深思索,期待自己 人生的收获。v【名师点评】v感人心者,唯乎真情。陈情表如此, 项脊轩志如此,见证同样如此。 本文写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形象。他 坚强,为妻子向邻居下跪请罪;他温柔, 为妻子流下不轻弹的泪水;他孝义,为妻 子对父亲沉默以对。“我坐在清冷的教室 作答试题时,我的父亲正在烈日下收麦” 的对比更让人潸然泪下。“麦子熟了,又 是一年收获时,我坐在考场里深深思索, 期待自己人生的收获”又使首尾圆和,天 衣无缝。v1(2009年黄冈3月质检 )阅读 下面的文 字,根据要求作文。v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

15、你觉得耳边有轻 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 ,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 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 卸去疲惫,会带你走进过往的回忆中;有 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 让你的心中充满感动。v请以“有这样 一种声音”为题 ,写一篇文 章。v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 字。v【审题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为了 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给了一段材料,以 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构思作文时,可以抓 住材料中的任一角度立意,如轻柔呼唤的 声音,低声诉说的声音等;也可另起炉灶 ,自定立意,如令人振奋的声音,让人心 醉的声音,自然界美妙的声音等。但不管 是根据材料立

16、意还是自主立意,都必须对 声音进行界定。然后根据确定的立意,在 文章中写清楚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对人 们有什么影响,人们对这种声音有什么感 情等。v有这样一种声音v 李 娅v在茫茫无际的原野上,你孤独地奔走着, 寂寞时时侵袭着你的灵魂。你不时地抬起 手来,“啪啪”地为自己鼓掌。正是这样一 种掌声,激励着你奔向前方。v题记v一个人走路实在有些累,烈日、风雨、泥 泞、荆棘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孤独,在 那长长的漆黑的深夜里,在那茫茫的荒无 人烟的原野上,最盼望的是有一点人的声 息,那就给自己鼓掌吧,在那艰难的行程 中,在那孤寂的天空下,用自己的掌声慰 藉干涸的心灵吧。为自己鼓掌,不是为了 浮躁的喝彩和炫目的鲜花,而是为了继续 那脚下的路,那路长呀,那路难呀。掌声 ,还非得是自己的掌声,才能使自己提起 劲儿,继续走下去。v会有那么个夜晚,你走了很久,也走了很 长的路,风尘布满了额头,脸上印满了沧 桑。你的脸黑了,嘴唇裂了,嗓子哑了, 两条腿像灌满了铅。你看了看,前面满是 泥泞,还雾气迷蒙的,望不见路的尽头, 也看不到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