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468537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本章掌握:1、企业所得税的计算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3、企业所得税税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一、企业所得税改革历程19911991年年7 7月月1 1日日 19941994年年1 1月月1 1日日 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 业所得税法业所得税法,该税,该税 法是在合并原法是在合并原中外中外 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法法和和外国企业所外国企业所 得税法得税法的基础上制的基础上

2、制 定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统一了内资企业所,统一了内资企业所 得税(此前分别执行得税(此前分别执行 的是国营企业所得税的是国营企业所得税 、集体企业所得税和、集体企业所得税和 私营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法业所得税法建立各建立各 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 学、规范的企业所得学、规范的企业所得 税制度,为各类企业税制度,为各类企业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 环境。环境。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

3、的一种直接税。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类:纳税人划分标准税收管辖权居民 纳税人依法在我国境内成立,或管理机构 我中国境内就来源于世界范围收入征 税非居民 纳税人在我国境 内设立机 构、场所取得所得与机构、场 所有实际联系就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及 与机构场所有关的境外所 得征税取得所得与机构场所 无实际联系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 得征税未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 有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三、企业所得税税率(一)基本税率居民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正常)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其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

4、基于收入来源管辖权进行征税的原则,其适用税率为20%。(二)优惠税率1、小微企业适用20%的税率;2、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税率;3、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适用15%的税率;4、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适用10%的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税前准予扣除项目(二)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 纳税调增项目 纳税调减项目(一)应税收入的确定(4 4)股息、红利等)股息、红利等 权益性投资收益权益性投资收益应税收入的应税收入的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3 3)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 (7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

5、收入(8 8)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 (5 5)利息收入)利息收入(6 6)租金收入)租金收入(2 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 (9 9)其他收入)其他收入 (1 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 (二)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 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 益性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总结与思考:企业所得税法所规定的应收收入和会计上的收入有何差异?(三)税前准予扣除项目1、销售(营业)成本2、期间费用3、税金及附加4、资产损失5、其他支出纳税人的财务会计

6、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法规定予以调整,按调整后的金额扣除。1、工薪支出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2%、2.5%的部分可以扣除;超规定部分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不能扣除,超规定部分的职工教育经费准予结转以后年度扣除。3、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税法规定:企业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准予在税前扣除。4、公益性捐赠支出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额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5、利息费用(

7、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利息,准予扣除;(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6、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有关的部分外的汇兑损益,准予扣除。7、借款费用企业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8、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销售(营业) 收入的0.5%。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 纳税年度扣除。10、其他税

8、法规定不予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罚没的损失。例5-1: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14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1)取得产品销售收入4000万元;(2)发生产品销售成本2600万元;(3)发生销售费用770万,其中广告费650万元。管理费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新技术开发费用40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4)营业税金40万元;(5)营业外收入8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包含公益救济性捐赠30万元和税收滞纳金6万元;(6)工资总额20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5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1万元,职工教育经费7万元。

9、要求:计算该企业2014年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例5-2:A公司2009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的差别有:(1)2009年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方法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税法不准予以在税前扣除;(3)当年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 300万予以资本化。税法规定按企业的情况,可按实际发生 研究开发费

10、用的150%加计扣除。无形资产于期末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4)应违反环保规定被罚款100万元,税法不准予以在税前 扣除;(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该存 货的成本为500万元。要求:(1)计算A公司2009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一、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需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

11、所得税费用。 二、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程序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析其性质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二)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1)于2008年12月20日取得某环保用固定资产,原 值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4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12、,预计净残值为零。假设按照税法的规定环 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相关会计期间期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项 目按会计规定按税法规定差额 (a-b)累计折旧账面价值 (a)累计税前 扣除计税基础 (b)09年末 10年末 11年末 12年末 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2)2008年12月21日取得某生产用固定资产,原 值为200万元,税法和会计上均要求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核算时估计的预计使用年限 为4年,而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3年。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各相关会计期间期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项 目按会计规定按税法规定差额 (a-b )累计折

13、旧账面价值 (a)累计税前扣 除计税基础( b)09年末 10年末 11年末 12年末 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3)2009年合计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 000万元,其 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 发生的支出为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支出为600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研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 当期损益的,按规定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 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 的150%摊销。该企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10 年初达到预定用途。假设摊销年限为4年。要求:确定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项 目按会计规定按税法规定差额 (a-

14、b) 累计摊销账面价值 (a)累计税前 扣除计税基础 (b)09年末 10年末 11年末 12年末 13年末 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4)2009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2 000万元,因部分原 材料停工,未领用任何原材料,2009年年末,估计该 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600万元。假定企业原材料期初余额为零。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 在税前扣除。要求:确认该批原材料的2009年末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金额的差额。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5)2009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三年的保修服务, 预计

15、将要发生的保修费用为200万元,企业将其计入当期销售费用,并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当年没有发生 任何保修支出。税法规定:与产品保修相关的费用在 实际发生时扣除。要求:计算该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三)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析其性质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称之为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分类:应纳税暂时 性差异可抵扣暂时 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例5-3,要求:(2)比较上述资产、负债2009年末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分析其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差异;2009年末,资产、负债暂时性差异性质项

16、 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1) 固定资产(2) 无形资产 存 货 预计负债 合 计单位:万元(四)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1、递延所得税资产(1)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2)会计核算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2、递延所得税负债(1)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 负债期初余额(2)会计核算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例5-3,要求:(3)计算A企业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并作出相应账务处理;3、计算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金额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