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455116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桃桃 花花 源源 记记-陶渊明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2、我能翻译并掌握第一、二段中的文言常用实词及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汇。【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关于作者:关于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五柳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 ” ,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 、 归园田居 、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关于作品: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原是桃花源诗并记前面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象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关于写作背景: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 421 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3、。 (在预习时结合课本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1 1、读准下列字、读准下列字音。音。 (教师课上明确)便舍船( )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2黄发垂髫( ) 间隔( ) 诣太守( )阡陌(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刘子骥( )此中人语云( )2 2、翻译下列加点字。、翻译下列加点字。 (教师课上明确)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为业。缘缘溪 行,忘路之远近。忽逢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英缤纷。渔人甚异异之。复前复前行,欲穷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豁然开朗开朗。土地平旷平旷,屋舍俨然俨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怡然自乐。3、尝试翻译以上文段,如有不会的可查阅工具书。尝试翻译以上文段,如有不会的可查阅工具书。 (翻译时,先读原句,再翻译字词,最后翻译整句话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共识,记录讨论成果及存在的困惑,组长推荐学生回答。比一比哪组最厉害。 )1、是什么原因让渔人“欲穷其林”的?2、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3、桃花源有着怎样的特点?【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堂检测课堂检测】(】(多媒体多媒体) )1 1、必做题:、必做题: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渔人甚异异之” “复前行,欲穷穷其林”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舍舍 便舍船 为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3屋舍俨然 不足为外人道也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便舍船,从口入” 翻译并赏析句子:翻译并赏析句子:A、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B、 “土地平旷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选做题:选做题:桃花源美在何处?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熟读并背诵第一、二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