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453678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陆地自然资源 1特点:数量有限性、开发潜力无限性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2类型 (1)矿产资源铁: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七国占世界总储量的90%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较大,分布集中石油:西亚、里海、北非、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尼、墨西哥、英国等对策: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效益做好矿区的环保工作研究利用新材料、新能源主要矿产:煤矿、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 矿产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 居多 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

2、的问题:乱采滥挖、破坏严重、浪费严重世界:中国:类型:耕地、林地(森林是一种环境资源, 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作用,被称为“大自然总调度 室” )、草地、建筑用地等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有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2)土地资源世

3、界分布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问题措施中国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水土流失 原因: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 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2)土地沙漠化 原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滥牧滥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 危害: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

4、耕还林、退耕还牧 (3)盐碱化 原因:干旱地区大水漫灌,雨水位升高,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危害: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对策: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 (4)酸化 原因:水土流失、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危害: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 对策: 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5)污染 原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危害: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体健康; 对策: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我国分布: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最高区青藏高原 最低区四川盆地世界分布: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表示方法:气温、积温、无霜期

5、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热量带: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衡量指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全球分布: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二多二少)我国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气候资源影响因素: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日照时数、天气状况光照热量水分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一地的种植制度(结构、熟制、配置、种植方式);气候往往影响着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目标: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生产措施,发 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充分挖掘农业气候资

6、源潜力,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 业(二高一优农业)。建筑: 日照与街道方位:为了保证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 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风与城市规划: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污染企业布局时应考虑风向。若常年只有一种主 导风向,污染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若常年有两种盛行风对吹(季风),污染企 业应布局在垂直主导风向的郊外;若无明显的主导风向,污染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 的上风向,居民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向。交通运输:公路、铁路的设计,应注意沿线的气象灾害及其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机 场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力较小城市区位

7、、文化景观: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 区。气候影响文化景观。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的不同,其文化景观也不同,如我国南、北方 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存在着极大差异。天气、气候与商业:天气、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商业活动,是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增多,会使雨具销售增多;而气温过高会影响啤酒、冷饮、空调的价格和销售;气 温过低同样也会影响御寒用品的销售。人口、人种: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往往是人口密集区旅游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景观,如黄山“云海”、峨眉山“佛光”、 蓬莱阁“海市蜃楼”、吉林雾淞、哈尔滨冰雕等。组成:海洋水(地球水主体)、陆地水(静态水资源和动态

8、水资源)、大气水特点:可再生资源利用: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0.3%)方式: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工业及生活用水、航运(4)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 表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南方一 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原因: 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全球气候变 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利 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 解决途径: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

9、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5)能源资源 能源按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生物能、矿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地热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洋能等水能 优点:清洁、可再生;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径流量大小和落差大小;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大多位于三级阶梯交界处,按地区看最丰富的是西南地区,按河段看主要有 长江干支流、黄河上游、红水河等。 我国主要的能源问题与重要的能源工程 能源利用中的问题: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煤、石油燃烧利用水平不高造成大气污染 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杆不能还田造成土

10、 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重要的能源工程: “晋煤外运”工程:大力修建运煤铁路线(大秦线、焦作兖州日照线、神骅线等),增加煤 炭的外运量;因地制宜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西气东输”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二、海洋资源代表物: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砂、贝壳;锰结核分布:集中分布在大陆架、近岸带及海盆分布:沿大陆架海域,即从海岸线延伸到水面以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浅海部分形成: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或 上升流经过矿产资源渔业资源中国海洋资源:东海是中国的“渔仓”,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油气资源集中在渤海、黄海南部、东海、珠江口、

11、北部湾等近海;盐场主要有长芦盐场(最大的盐场)海洋权益: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主权和200海里(由海岸基线起算)专属经济区的资源管辖权 宇宙资源开发与中国航天事业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的特点和有利条件。人造卫星和实验飞船发射及返回时间、地点的选择气象、资源卫星收集信息主要是利用宇宙空间资源的广阔性中国的资源问题: 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人均资源少,质量不高,破坏和浪费 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尖锐,资源 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硬约束”。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

12、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 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体系 。 (补充: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 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 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

13、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 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 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 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问题: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去 年已占世界第二位,其中石油的需求量疾增,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大原油消费国。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石油缺口不断扩大,已成为 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提高。保证油气稳定可靠的 供应,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国家战略

14、安全问题。 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1)发展国内能源生产,节能降耗, (2)开发替代能源, (3)实现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和运输形式的多样化, (4)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护海洋权益和保障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目前在建 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是浙江镇海、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岱山)三、自然灾害1天文灾害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2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飓风) 概念:热带气旋强度最强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成因: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由热带气旋转化 而成 发生时间和主要分布地区 : 每年的夏秋季节 亚洲东部、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中国东南沿海地

15、区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防御措施: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暴雨洪涝(指24小时雨量在50以上) 原因: 自然原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降水天气系统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如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活 动加剧了洪涝灾害。 时间: 夏秋季节全球范围 分布: 亚洲是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中国因季风气候最典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 危害: 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经济财产受损 防御措施: 监测和预报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 计划和

16、对策、实行防洪保险 暴雨洪涝干旱概念: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分布: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影响: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 制度寒潮概念: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过程原因: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冷锋)时间:发生在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危害最大 分布: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影响: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 冻雨可 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风沙天气概念: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范围广,影响生产和生活原因: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加之地表植被破坏时间:冬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