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5084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新生体育课游戏教学的探讨与评定体育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学体育教学的起点是初中一年级,即初中新生体育课质量的好与坏,是关系到整个中学阶段的体育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适宜地安排好初中新生体育课的内容, 如何恰当地织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针对如何使初中新生体育课走上正轨的课题,本人曾进行积极教学实践研究,现总结如下:一、 对象研究现阶段初中新生的状况比较复杂,初中新生的入学年龄相对

2、较小,一般在4 岁,独生子女的也较多,有些学生上、下学还要由父母接送,比较娇气;小学阶段由于受体育教师、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一般都缺乏正规的体育课训练,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刚入学时,有的男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以上的学生长跑达不了标;对正规的体育课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准备不足,但他们的好奇心很重,非常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模仿,可塑性较强,但自制力较差。二、选题依据 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可以从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是否得到了比较好的锻炼来评价,例如身体素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意志品质的磨练,精神和心情的愉悦等等。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的目的,又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就要

3、求我们首先要了解初中新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生理特征:神经系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最明显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兴奋占优势,而且容易扩散,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抑制差,所以动作不协调,兴趣难持久,表现在活动中自制力差,既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呼吸循环系统:心血管机能尚弱,心率快,搏血量小,胸廓狭窄,呼吸肌较弱,所以呼吸表浅,肺活量小,但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需氧量大。运动系统:骨内水分和有机物质较多,无机盐较少,骨的韧度大、硬度小、可塑性高、易变形;此时期培养正确的姿态非常重要;肌肉弹性较好、耐力差、易疲劳;由于肌肉发育不是同步增长,各部位肌肉增长也不平衡,首先增长的是上肢肌、大肌和屈肌,

4、发育较晚的是下肢肌、小肌和伸肌;不同性别间的运动能力差异不大。心理特征: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不稳定,好动,长篇说教不起作用,他们要求所提的任务、内容和解决方法要经常变化,丰富多彩。其行为强调情感和幻想,往往凭直观的感觉和想象判断事物,不能从本质上,也不能透过现象来认识世界,动摇性较大。心理是开放性的,直爽、热情、活泼、纯真、富于幻想、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喜欢模仿,但自制力较差,兴趣广泛,但不集中。初中新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不仅仅要将所教的技术和安排的运动量要适合学生的发育水平,还要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实现体育课教学的目标。三、研究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新生体育课的教学质

5、量,改善教学效果;怎样合理地安排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使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新生体育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 应用于研究的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学说。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是以引导学生动脑筋,勤思考,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都是学生学习后的反馈信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言语性启发(讲解启发、提问启发、仿生启发、类比启发、对比启发、相关学科启发)和非言语性启发(辅助启发、形象启发、助力和阻力启发)的启发方式,使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一堂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制定,

6、辅助教材的选择和组织教法等方面,都贯穿了各种手段的启发,利用“模仿-联想 -推理”的导向模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从简单的一元化模仿发展到了多元化联想-推理,而且起到了互补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技术的技能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启发式教学时机运用为了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效能,必须恰当掌握其运用时机。体育教学中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把握这三个部分的时机运用非常重要。在开展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笔者恰当地运用启发时机,如:(1) 开始部分的启发,在整队集合后,通过教师本身的形象气质及诱发性谈话,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2) 基本部分的启发,

7、这一段时间较长,情况也较为复杂,因此,启发式的方法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课堂纪律的好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及学生机体疲劳的程度和练习情绪的高低等等,采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学习过程,自觉地去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兴趣。(3) 结束部分的启发,讲评总结一堂课中表现好的,指出不足,通过荣誉的激励启发手段,鞭策先进,从而对下节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启发式教学的主要运用方法和形式:(1) 讲解启发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讲解说理的方式(技术性说理和思想性说理)使学生“发”、“放”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实例:在教 800 和 1000 米跑时,具体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求,然后在简单讲解人体心脏功能

8、与脉搏数的关系,在跑的过程中心脏功能所受影响,要求学生在每次练习后都自行测量脉搏数。通过学生自身的健康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生对长跑的怕苦、怕累的心理状态自然地消失了,使整个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学习及练习,变为主动的学习。 (2) 提问启发的运用在教学中提问启发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按照思维的规律来看,思维的起源问题,思索起源于疑难,所以问题是思考的诱因。运用实例:在初一的技巧课中,除了提出掌握动作外,而且有意识地提问学生前滚翻与后滚翻动作都是发展平衡与协调性,使学生对掌握动作的技能、技巧和自身的锻炼价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3) 对比启发的运用采用正确和错误动作进行对比,能促使学生通过观

9、察和分析,识别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活动采用这一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4) 辅助启发的运用辅助练习的多样化,能改变过去教学的练习形式单一化,从课的结构来看,它的协调性强,在各个部分起到前呼后应,学习效果比较灵活多样。 (5) 形象启发的运用一个人的形象通常是其内在气质和修养,还有外在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衣着、谈吐举止及整个精神风貌,把良好的形象传递给学生,就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形成积极的心态。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洁、精神焕发地来到队列前面,当见到学生互相帮助等良好行为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表现出勇敢顽强时,竖起大姆指或带头鼓掌

10、,以示表扬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从而强化其良好行为,提高了教学效果。(6) 助力和阻力启发的运用在教学中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独立的完成动作,对其自觉学习和改进技术错误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如,在技巧练习中,滚翻和倒立,有的学生动作不协调和不连贯,这时给练习者一个助力,使学生能体会到怎样才能使身体平衡,协调。(二)运用心理教学法实施教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研究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技术特点,更要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把学生的“身” , “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向着更优化、更完善的方向发展。1

11、、启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由于初中新学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的变异也有显著差异。如十三、四岁的男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喜欢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而女生则不同,她们对一些脏、累和吃苦耐劳的运动项目兴趣不大,而喜欢节奏感强,健美活泼的健身操及跳绳等活动项目。所以,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认识到身体的锻炼应是全面的,学习是艰苦的,有兴趣的要学,没有兴趣的也要学。笔者在教学中应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效果。2、排除心理障碍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在教学的过

12、程中,常会遇到学生的胆性现象。如神色紧张,缩手缩脚,躲躲闪闪,望而生畏,怕字当头使动作的要领抛于脑后,甚至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在某些项目前也畏缩不前。这些现象在运动心理学中称为“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缺乏信心,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主观认为该项目练习太难,太危险; (2)曾有过某项运动失败的经历或耳闻目睹过某些不幸的体育伤害事故,产生了戒备心理;(3)学习目的不明确,怕脏怕累,怕吃苦;(4)对某些运动环境、条件及方法未熟悉,不适应,因而产生恐惧心理; (5)担心完不成动作丢面子,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很。凡此种种导致学生练习情绪波动,阻碍了教学的进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13、,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粗暴的强令)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在教学中常采取以下措施:(1)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女生都不喜欢铅球这种“苦教材” ,我首先让她们了解其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她们的练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做到不怕脏、不怕累。动作安排由分到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采取诱导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她们的自信心。(2)一些需要保护或帮助的项目,一定要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有安全感,减少练习时的顾虑。(3)合理的讲解示范,做到精讲多练,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讲解和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两者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如果只有示范没有

14、讲解,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形象,而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只能得到抽象的概念。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使学生学习时达到“心领神会” 。如把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归纳为“展体、挥臂、压腕、拔指”八个字,配合示范动作,把八个字节说明的四个动作按先后顺序稍加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完整正确的动作意念,然后,再让学生开始进行练习,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二)运用游戏教学法实施教学我在体育课教学中尽可能地多安排相关运动项目游戏活动,将竞技性运动变换为游戏形式,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游戏比其他身体练习更能够吸引学生做符合个人特点和各种各样的动作,动作的丰富多样,有助于发展注意力、灵敏、

15、机智、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集体性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团结友善的精神,学生在游戏时总是积极主动的,同时游戏的条件和规则又迫使学生约束自己,正确的开展游戏就能使积极性和克制力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是非常自然、纯真的,因此能够充分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游戏中可以找到所有我们在教材中要学的各种动作:如走、跑、跳、投、过障碍和各种球类、体操及对抗性动作,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特有需求,许多游戏可以用作改进跑、跳和投的技巧和技能,另外竞赛还是游戏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五、调查研究教学效果1、研究对象:龙湾区永兴中学 2001 届初中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共八个

16、班抽样 100 名学生。2、研究方法:(1)观察法:1)在上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观其是否主动、积极的参与,情绪是否高涨。2)课后的身体恢复情况,观其是否疲劳,是否精神不振等等。 (2)测量法:抽样测量法:抽若干水平中等并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然后测其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脉搏的变化,列出脉搏曲线图,察看脉搏的变化是否合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3)问询法:通过广泛的问询查访,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和要求。、问卷调查法:向初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发放调查表,就体育课及体育课教学内容作感兴趣、效果好;较感兴趣、效果较好;一般、效果不好的评价。调查表共 100 份,收回 100 份,有效 93 份,经统计计算得到如下结果:有 74.6%的学生说感兴趣、效果好;有 21.3%的学生认为较感兴趣、效果好;有 4.1%的学生反映一般、效果不好。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统计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通过运用以上教学方法后学生普遍对体育课感兴趣,学习和锻炼的热情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