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4873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一部分 西方列强侵华史(第 13 课 鸦片战争 第 15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18401842 年)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背景:根本: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3、经过:1840 年爆发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8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842英迫使清政府签南京条约 ,获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

2、定关税等特权。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达百余年之久。赔款 2100 万银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巨额赔款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本。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加紧对华进行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18

3、43年迫使清政府签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为附件,又取得“领事裁判权” ,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享有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等特权。1844年美迫使清政府签望厦条约 ,获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等特权1844 年法迫使清政府签黄埔条约 ,另获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等特权5、战败的原因(只做了解)(1)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3)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6、影响: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逐渐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逐

4、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积极)中 国 英 国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阶级关系上:巨额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思想文化上: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5、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积极 )社会矛盾上: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由反封建斗争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两重任务时期。.关于闭关锁国政策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政府对外推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的政策。产生的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实施原因A自然经济的特点所决定。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大量的外来商品。B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C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因此采取闭关政

6、策。评价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B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以至于造成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3)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2、经过:(1)发动国:英法联

7、军(美、俄充当帮凶) ;(2)经过:1856 战争爆发1857 年攻占广州1860 年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3、结果:清朝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补充):1858年6月中国同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淡水汉口琼州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外国人可在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个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1860年10月中国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规定天津条约有效,天津增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赔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沙俄打劫:1858年爱珲条约占外兴安岭以南黑

8、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北京条约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占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的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沿长江向内地发展。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部分官绅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天津条约增开的 10

9、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割占了中国东北 10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北京条约首次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总之,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结果一脉相承:都是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满足了战前它们修约的要求。(2)扩大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

11、共签订条约。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 5 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 11 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 10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1、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征韩侵华”的外扩张政策;(2)直接原因: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3、战争的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1)第一阶段1894年7月9

12、月:平壤战役、黄海战役(2)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4、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1)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2)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

13、强,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1、原因:(1)根本原因:瓜分中国;(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的栽花利益。2、借口: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名。3、时间:1900 年 6 月1901 年 9 月4、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主要内容: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

14、民巷为“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5、危害: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所谓半殖民地,就国家主权、国家地位而言。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的社会呢

15、?(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2)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3)扶持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4)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这样,它们才没有能够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由于它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

16、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为什么说近代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1)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2)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3)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经营轻工业和重工业,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