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4831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卫生监管力度 规范整顿村卫生室天台县卫生局 何兆炼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实现大病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载体之一,并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村卫生室的工作,最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2004 年,我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强化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医疗行为,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规范整顿村卫生室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弊病,落实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量化考核、淘汰制度。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居环境人居质量,抓细 “卫生强县”这一战略目标,夯实了社区、村居卫生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保护人民

2、群众身体健康,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摸底细,找出症结所在 根据近年来我县卫生发展规划,我县在农村一级卫生服务网点不断增加,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朋友就医难问题,为我县基层健康保健、卫生知识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作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随之产生。因为村卫生室的准入制度是结合设立当时情况制定的,存在“一严一宽”现象,其各项管理制度都是依据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制订的,但人员资格尺度过宽,有一些村卫生室负责人存在业务素质低下,诊疗技术不到位,诊疗操作和消毒操作不规范等,存在医疗安全隐患。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切实找出村卫生室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 2004 年 1

3、 月对全县村卫生室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检查中发现我县村卫生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管理体制混乱。村卫生室由谁管不明确,有的由村管、有的由乡镇卫生院代管、有的甚至无人管,乡村医生放任自流。村卫生室管理的失控,使不少村卫生室挂着集体办医的招牌,单干或变相单干,游离于管理之外,乡镇卫生院的“枢纽”功能难以发挥,并由此产生了“四乱”等一系列问题。(2)办医宗旨偏离。卫生室成了乡村医生的“私人诊所”后,往往以赚钱为目的,有的卫生室把乱开药、乱收费当作“创收”手段,小病大治、无病用药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村卫生室甚至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截留病人,把病人当作“摇钱树”,严重偏离了救死扶伤、社会效益第一的办

4、医宗旨。(3)规章制度不全。不少村卫生室没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不遵守基本操作规程,看病无登记,用药无处方,转诊无记录,收费无发票,财务无帐目,医疗收费的随意性很大,医疗纠纷增多。(4)医疗设施简陋。实际成为“私人诊所”的村卫生室往往设在乡村医生家里,医疗和生活用房混在一起,环境不整洁,基本办医条件不具备。(5)进药渠道杂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乡村医生直接参与医药市场,一些无证经营药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回收药品的不法分子,纷纷涌向村卫生室,送药上门,造成村卫生室伪劣药品增多,过期失效、变质霉烂药品多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6)乡医素质低下。大部分乡村医生未经过正规

5、专业学习,有的只经过短期培训,他们为了赚钱,往往不愿脱产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造成知识老化。有的卫生室门诊不写病历、不开处方,有的虽有病历和处方,但质量很差。(7)预防工作削弱。不少村卫生室“重医轻防”问题突出,对法定传染病不登记、不报告。消毒隔离观念淡薄,消毒隔离知识缺乏,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且不愿意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预防保健任务,或敷衍了事。 二、制标准,做到公正公开按照一乡一所卫生院、一村一个卫生室的设置原则,制订监督管理标准,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优化配置农村卫生资源,为农民编织一张健康网。其主要内容有:(1)统一规划布局。村卫生室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

6、标准和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初级卫生保健有关村卫生室建设的要求,并须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同意。一个行政村原则上只设一个卫生室,人口少于 500 人的或与毗邻村相距不足 2.5 公里的行政村一般不单独设置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或分院所在地的行政村不设置卫生室,对原有一村二室、一村多室的村,根据布局原则,结合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服务半径和群众需求,做好相应的拆、并、迁移等工作。(2)统一目标任务。制定村卫生室的职责、任务、劳务分配、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每年定期从初保、防保、健康教育、医疗质量、业务指标、药品管理、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其他专题性、指令性任务等方面对村卫生室进行综合目标责任考核。

7、(3)人员资格统一管理,适当根据工作实际加以调配。上岗人员必须政治素质好,为民服务意识强,工作积极肯干,男性年龄在 65 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60 周岁以下,经中等医学教育正规培训或单项培训,并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证书。(4)统一财务管理。村卫生室要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财务管理规定,做到看病有登记、配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建立规范化财务收支帐目,并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村卫生室业务收入一律单独建帐,自负盈亏。收支结余主要用于村卫生室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训。(5)统一进药渠道。为规范村卫生室药品采购行为,确保药品质量和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村卫生室所需药品、

8、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均应由当地卫生院统一采购供应,不得自行采购。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医疗、预防保健分级管理原则,确定村卫生室医疗业务范围和药物供应品种,并建立药品按价调拨台帐。(6)统一村卫生室设置标准与制度标准。实行村卫生室执业许可制度,在许可的执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不得设置手术室、制剂室、产房及病床,不得开展医学检验、放射及功能检查,严格按“三室”标准设置。制订村卫生室门诊(急、出诊)制度 、 村卫生室传染病管理制度 、 村卫生室财务制度 、 村卫生室消毒隔离制度 、 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及处方制度 、 村卫生室妇幼保健管理制度等标准。(7)对村卫生室实行责任管理与责任考核。实行村卫生室一体化责任

9、管理,村卫生室应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国家有关卫生法规,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三)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四)负责有关卫生资料的统计。一体化管理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尤其是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突出了其在本区域内的中心地位和“枢纽”作用。三、落措施,保证整顿顺利开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局专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村卫生室整治工作小组,开展专项整顿工作。调整布局,优化配置,控制规模,完善功能,完善以县市综合医院为支撑、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

10、村卫生室管理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卫生监管职能,重点做好本次整顿工作,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掌握检查要点与方法,加强执法力度;二是强化村卫生室制度管理,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主要检查门诊工作制度、药品及处方管理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处理、消毒制度、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和财务收费管理等方面;三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监督管理权力,强化对村卫生室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医疗行为,加强对村卫生室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村卫生室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专门整顿的基础上,监督管理不放松,阶段检查、年

11、终考核。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实施细则 、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天台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准入制度,对合格的机构颁发执业许可证,对不合格的责令限期达标后颁发执业许可证,在限期内仍不能达标的不予颁证,并注销原有执业许可证,取消执业资格;对违法违规行为屡纠不改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或村卫生室执业许可证。四、显成效, “卫生强县”得人心 此次整顿工作,共出动卫生监督员 500 余人次,共监督村卫生室 45 家,培训乡村医生 72 人次,发放意见书 48 份,处罚 30 家,罚款 10.7 万元,全县 38 家顺利通过验收, 7 家因人员资格、设施不完

12、善等问题依法予以取缔。整治期间,还依法取缔非法医疗 23 家。通过开展村卫生室专项整顿工作,我县各村卫生室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疗环境得到了改善,医疗器械得到了更新,医疗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净化了医疗市场,剔除了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不和谐因素。首先,强化了对村卫生室的行政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和健全,防保任务得到了落实;同时,规范了转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乡村医生不顾医疗条件,截留病人,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第三,通过严格考核、定期的有计划的业务培训,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社会效益。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村卫生室在方便农民就医、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规范农村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农村基本医疗、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局紧紧围绕“卫生强县”这一战略目标,落实基层卫生网络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切实做好农民朋友的知心人,重点整治 “办医乱”、“进药乱”、“收费乱”等大家关切的问题, 为保障我县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2005 年 3 月 3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