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455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必将随着政策的调整而产生。如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的重要保证。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

2、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 方针,核心内容就是要建设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而如何领导农民群众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是全新的课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坚持做到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的协调统一,要对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统筹考虑。在工作谋划上,既体现现实性又兼顾长远,既有近期打算,也有中长期目标;在工作内容设计上,既突出生2产发展又兼

3、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区分主次,协调发展;在工作抓法上,既体现突破创新又兼顾整体跟进,形成梯次推进、良性发展格局。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农村层基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采取何种领导形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弊端,也曾经使群众利益遭受到损失。一方面行政命令难以调动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争得广大农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不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命令整齐划一、僵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违背市场经济规

4、律的强制命令只能是受到市场的惩罚。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摒弃强制命令的工作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宏观规划引导与提供具体服务上来,重点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关心困难群众生活、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想办法、做文章、搞服务,从而推进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税费改革后,农村工作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不仅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挑战,也对农村

5、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新农村建设要求上看,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应3具备这样几种能力:一是要具有洞悉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超前谋划、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的能力,工作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二是要具有研究破解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既有发家致富的一技之长,能够发挥带头致富与带领致富的功能与作用,又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所必需的广博的知识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重任。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变革,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必然会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带来阶段性的不适应。1、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任务认

6、识不清,缺乏思考,创造性工作能力不强。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具体该干什么、怎么干,思考不多或很浅。多数基层党组织都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你说我干,层层下指标、落任务, “照 单抓药” 的模式化工作法, 对工作缺少超前思考和研究,工作的自主性、创新性不强。2、农村社会阶层和党员构成的复杂化、多样化,使农村党建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伴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农村党员队伍无论从结构、分布、特点以及思想意识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员的构成复杂化、多样化,群体性党员特点与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流动党员身份的差异性,居

7、住的分散性,流动地域的广泛性,从业领域的多样性,以及流动数量急速上升等特点,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农村党员整体功能带来了很大难度。43、日趋窘困的乡村经济状况,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支撑。目前,乡村维持运转基本依靠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多数乡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国家转移支付仅够维持职工开资和正常办公支出,对于搞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民根本无力承担。勉强进行的也都欠下了巨额债务。4、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瓶颈。当前乡村党员干部中计划经济时期培养成长起来的仍占大多数,特别是在领导层面,年轻干部、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干部相对较少

8、,高学历、低能力现象较为普遍,班子整体领导能力不强。三、建设新农村形势任务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乡村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乡村班子队伍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前提和基础。第一要加强乡村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一是抓好政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和运用政策理论的自觉性,增强对党的政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二是加强经常性教育。坚持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做好经常性教育工作。切实解决“为谁掌权, 为谁服务” 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搞好

9、典型教育引 导。积极培养、树立、宣传乡村干部中的好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第二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逐步提高乡村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一是实现教育培训制度化。采取分级负责、分期分批的办法,5对乡村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培训包括岗位能力培训、专题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学历培训等方面内容。二是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突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注重搞好专题性、专业性教育。三是强化实践锻炼。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采取上派、下派、外派等多种形式,到特殊环境和关键岗位接受实践锻炼。第三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工作动力。一是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综合运用党组织监督、班子成员监督、专职机关监督、群众监督

10、、社会舆论监督等手段和途径,加强对“一把手” 在人事任免、财经审批和重大事项决策上的监督。合理安排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度。二是不断增加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加大投入,逐步提升村干部的工资水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通过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村班子的吸引力。三是在政治待遇上,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村干部,可招收为国家公务员。2、激发农村各级党组织创建工作动力,发挥“三创两建” 活动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三创两建 ”是农村党建工作的 总载体,也 为农村其它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平台。抓好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党

11、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三 创两建” 的 载体优势,切实解决各 级党组织抓创建工作中只重两头、缺少过程、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一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一是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以“ 一把手” 负总责,分管 领导负全责,相关部门直接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二是实6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参与进来,重视起来。三是落实督促检查机制。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调度、检查、指导,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抓紧创建工作不放松。四是实行目标管理机制。各创建单位要有总体创建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达到有思路、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标准。五是严

12、格兑现奖惩制度。对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坚强有力,效果上扎实明显的创建单位党组织和创建责任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要提出严肃批评,限期整改。真正做到干好干坏、干与不干有差别,要让每名创建参与者有触动。第二,注意找准不同创建层面的工作切入点,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深化创建活动的必然选择。三级五个层面的创建单位,工作的范围、性质、特点和途径都不相同,笼统地抓很难符合工作实际,也难以有操作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工作指导上要逐个层面的研究分析,把握各创建层面的工作性质和规律,找准工作职能和新农村建设任务要求的结合点,分别提出不同创建措施和任务目标,分

13、类进行指导。第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为各层面开展创建工作搭建平台。防止一般号召、自然发展的倾向,就要着力研究既有推进实效又体现活力的措施载体。第四,运用典型引路,实现抓点与带面的有机结合。深化创建活动,应强化用典型指导工作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3、探索创新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措施和办法。7建设发挥好农村党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村党员层次性越来越明显,群体性特点差异加大的实际,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应顺应形势发展, 紧紧把握住凝聚力

14、、影响力和覆盖面这一主题,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第一类是核心层群体,即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这部分群体是农村党员队伍的核心力量,应当要高标准、严管理。并通过培养、输入、稳定等各种措施,始终保证在农村有这样一个精英群体。第二类是骨干群体。每个村都有一部分农村党员致富能手,还有一部分思想素质比较好的党内活动骨干。这部分人是要着力培养壮大的群体。要加强在农村优秀青年和优秀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对他们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档案,确定联系人,进行跟踪教育和考察培养。第三类是基本成员群体,即农村普通党员、老弱病残党员。对这部分党员要从实际出发,具体人员具体分析,不提过高要求,有的党组织与他们保持必要的联系,有的力所能及的发挥一些作用,有的组织上要给予关心和照顾。第四类是流动党员群体。这是一个新兴的特殊党员群体,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应立足实际,弹性管理,不提过高或难以执行的要求。在管理责任上,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因为目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组织意识、纪律观念和就业形式都很难实现以流入地为主的有效管理,流入地接收和管理上也要有一个过程,暂时还应突出流入、流出地双重管理,以流出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流入地为主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