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426394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某市“三夏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农业生产形势汇报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这个主题,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认真落实中省各项强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粮食、畜牧业和中药材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以抗旱抗低温保春耕生产为中心的春管春播工作,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到位率。夏季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丰收在望;春播物资准备充足

2、,春播进展顺利;“三夏”工作部署早,安排周密,已全面结束。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一、夏田作物长势良好,喜获丰收去年秋播,全市播种小麦 46.1 万亩,油菜 11.16 万亩。从今年夏季粮油长势来看,冬前整体苗情不错,品种优良,布局合理,生长正齐、健壮,但由于去年 11 月中旬至今年2 月初全市出现长达 90 余天的冬春连旱,导致麦油苗情急剧逆转,油菜叶片干枯,旱地小麦出现叶片变黄,叶尖干枯。2 月份以来,虽然全市抓住几次降雨良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使旱情有所缓解,麦油苗情整体出现明显好转,但春季以来气温持续偏低,强降温、大风等灾害天气频繁,导致麦油作物生长发育缓慢,个体发育明

3、显偏弱。针对北方麦区干旱严重,苗情偏弱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出台了促进粮食生产的十条措施,下达了旱地小麦弱苗促壮增肥化除项目和资金,在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各地狠抓以增肥保墒、“一喷三防”为主的春季管理,加上春季降雨较多,麦油苗情转化升级加快,夏田形势出现明显好转。据市农业、统计部门调查分析,今年我市夏粮为丰产年景,预计全市小麦平均亩产 207 公斤以上,总产9.53 万吨,单产比上年 200 公斤提高 3.5,总产高于去年 0.11 万吨。单产比近五年产量提高 17 公斤,为丰产年景。11.16 万亩油菜,平均亩产 83 公斤左右,亩产较去年85 公斤增产 2 公斤,减幅 2.3%;预计

4、总产 0.93 万吨以上,较上年总产 0.96 万吨减少 0.03 万吨。 分析今年夏季粮油在大灾之年仍能取得较好收成的原因,除了政策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的大大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突出的表现在:一是国家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二是夏田作物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为麦油作物稳产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突出的表现在良种大普及、种子包衣化、施肥有配方、病虫统防治。经过多年的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使我市小麦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大田小麦生产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主推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去年秋播全市小麦统供面积达 45.46万亩,占小麦面积 98

5、.6,测土配肥面积 42.3 万亩,占麦田面积的 90,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夏田作物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小麦良种统供工作的开展,不仅优化了品种布局,加快了新品种推广,而且带动了种子包衣、统测统配、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的推广,大大的提高了小麦综合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据调查,统供田与非统供田相比,一般亩增产在 20-30 公斤,高的可达 4060 公斤以上,各级农业部门所抓的良种统供示范田,高产典型层出不穷,旱地小麦高产田块一般亩产 300350 公斤,水地小麦高产田块一般亩产 450500 公斤,水地过千斤的田块不少。在今年夏粮生产中,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功不可没。三是春管措施及时到位,促弱转壮各项技术

6、措施落的实,促进了麦油作物的健壮生长,特别是今春雨水较多,十分有利于春管各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旱地麦油作物追肥工作的开展。 二、春播物资准备充足,春耕工作进展顺利,春播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春播作物长势良好 据统计,今年全市春播总面积达 50.8 万亩,比去年扩大 2.1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40.5 万亩,比去年增加 2.7万亩,增长 7.3,春播玉米面积 35.5 万亩,比去年增加2.5 万亩,增长 7.6;地膜玉米面积 14.5 万亩,比去年增加 0.5 万亩。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玉米面积均超额完成春播计划,创近年最好水平。特别是*县的地膜玉米种植、旱作技术推广和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由于安

7、排扎实,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先后接待财政部、农业部和陕甘宁晋四省区领导和专家观摩和学习,受到各方的普遍称赞,被誉为*地膜玉米第一县。 三、“三夏”工作部署早,动手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全面结束 针对今年“三夏”推后,夏收夏种争时争劳矛盾突出,三夏气候极其异常,情况复杂的特点,我们及早动手,对三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 “三夏”工作通知,对全市三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市局 6月 3 日召开全市 “三夏”工作会议,对全市 “三夏”农机化作业、“三夏”整个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农技、农机、种子、植保等单位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群众搞好 “

8、三夏”,并为“三夏”农业生产搞好服务。目前,全市 “三夏”工作已全面结束。从今年“三夏”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夏收推迟,比往年推迟 35 天。二是夏收时间更加集中,全市大面积的收获在 6 月 1020 日进行。三是由于机械的大量使用,使各地夏收、夏种时间更短,一般在 35 天“三夏”就结束。四是“三夏”期间气候正常,以晴好天气为主,十分有利夏收。但由于“三夏“期间全市仅有23 次降雨,且强度不大,降雨的偏少,对夏播及夏管带来一定影响,尤其对夏播影响较大。导致夏播作物面积减少,出苗困难。目前,全市夏播已基本结束,据统计,今年夏播,全市播种粮食作物 13 万亩,其中,玉米 4.5 万亩,豆类 8.5 万亩,夏播面积比往年减少 2 万亩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