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425558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某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县整屯脱贫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 中共*县委员会办公室 摘 要“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上各占 1/3。本文所谈的“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即以屯为单位,实现 1/3 的贫困户到县城企业就业,1/3 的贫困户异地种养,1/3 的贫困户就地种植,力争探索出一条综合性、立体式、造血型的大石山区扶贫新模式。 引言 滇黔桂三省区是我国典型的岩溶石山集中区,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以*为例,大石山区面积就有 8.95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

2、积的 37.8%。到 XX年,*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 28 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 21 个,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1 一、*县开展大石山区扶贫工作现状 *县大石山区及其人民群众生活情况 *县总人口 52 万人,辖 8 镇 4 乡 181 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 2485 平方公里,其中岩溶地区占 64.5%,人均耕地0.69 亩,属于典型的岩溶石山区。目前,生活在大石山区的农业人口达 25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达 12.78 万人,历史和自然条件造成*县大石山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脱贫致富难度大,XX 年以前一直被列为*28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 *

3、县在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工作的举措 1.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全县 44 个贫困村为重点,实施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工业经济优势,累计投入 2.14 亿元,解决了 8.4 万群众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广东帮扶整村推进帮扶资金 800万元,实施贫困村民房建设、屯内道路硬化等项目,有效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实施产业扶持和开发,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如葡萄、火龙果种植每亩补助 1800 元等。XX 年,县财政拨付特色产业扶持资金 6000 多万元。

4、同时,围绕“资金跟着产业走”的思路,整合交通、水利、发改、扶贫等部门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XX 年以来,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 100 多个,争取国家补助 8000 多万元。 3.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县结合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富鹏农牧有限公司、凤翔畜禽有限公司、参皇集团公司和昊源药用开发有限公司等 8家龙头企业在*建设生产、物流基地,鼓励和引导农户参与“公司+农户+协会”和“公司+基地+农户”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重点开展“贫困后进村整顿提升活动”、“村级

5、党组织书记带富工程”、“农村党员争富工程”、“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等“扶贫攻坚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实现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人人都有一个以上致富项目,扶持 300 户以上农村党员成为致富能人和产业带头人,实现全县 133 名大学生村官人人有产业。XX 年,全县已建成“带富基地 17 个、争富基地 6 个、村官创业基地 15 个。 5.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实行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帮扶 44 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和 13 个后进村工作制度,组织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止目前,下派的 58 名第一书记和 300 多名新农

6、村建设指导员全部到岗履责,各后盾单位积极到挂点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县在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 1.形式重于效果。各级各部门开展扶贫工作中,对开展农村扶贫帮困工作认识不足,不注重效果,不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帮贫困村改变贫困面貌,更多流于形式化。 2.“输血”重于“造血”。长期扶贫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实为“政府包办”,甚至把扶贫工作理解为简单地发放扶贫物资,而对于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从而没有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生产生活。 3.扶贫举措分散,未能形成强大合力。各部门之间的行动缺乏有效地协调,扶贫力量分散,没有组成强大扶贫合力,导致扶贫工作没有实现

7、完全政策合力,政策的集束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4.贫困面过大,老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目前,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 44 个,有贫困人口 12.78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24.58%,贫困面广、贫困成因复杂、分布点多面广等,老的扶贫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扶贫要求。 三、*县探索“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的构思 *县探索“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具备条件 近些年来,*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企业不断增多,第三产业不断繁荣、企业社会感不断增强等。XX 年经济发展实现“六个突破”,其中财政收入突破 20 亿元大关。此外,工业企业不断增多,第三产业不断繁荣、企业社会感不断增强等积极条件,都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

8、扶贫工作的步伐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县探索“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的内容和步骤 1. 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的内容 从 XX 年-XX 年,用四年左右的时间,以屯为单位,逐步迁移大石山区人口,彻底斩断穷根,使*县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区域扶贫攻坚的试点县、示范县。 安排 1/3 的贫困户到县城企业就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需要大量劳动力优势,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对有 1 名小学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家庭,由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共同负责上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安排到企业就业,并对贫困户子女进城入学就读费用减半,由政府出资建设廉租住房,解决他们住房问题,确保进城就业农民安得下。 安排 1/

9、3 的贫困户异地种养。对有 1 名以上劳动力的家庭,由政府组织实施异地搬迁种养,实施以林下养鸡和火龙果为主的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运作。同时,政府负责征地、建设住房、建好鸡舍和火龙果基地,负责帮助联系银行提供贴息贷款作项目启动资金,组织农业、水产等部门负责对他们实施种养技术培训,保证异地搬迁农户种养成功。 安排 1/3 的贫困户就地种植。对没有学历,又不想异地搬迁群众,实施就地种植。重新对土地进行流转和分配,确保每户有 35 亩土地,政府加大农户的补贴和种养扶持力度,扩大收入来源,并由政府解决他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 2. “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的实施步骤 XX

10、 年,在凤梧乡选择一个屯作为试点,约 20 户;XX年,在全县选择 20 个屯约 400 户推广;XX 年,在全县选择20 个屯约 400 户推广;XX 年,在剩余的屯进行推广。 *县实施“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可能遇到的问题 1.需要大量的资金。实施该工程涉及劳动技能培训、异地整体搬迁、廉租房建设、实施产业扶贫等,涉及工作面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按照目前*经济实力,实施难度大,需要上级的大力支持。 2.需要实施大规模劳动技能培训。根据该工程具体实施内容,需要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培训,因涉及的面广,培训对象素质参差不齐,要想从整体上提高他们劳动技能,除依靠本县的师资培训力量外,还需要社会的参与和上

11、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3.需要大量征地。按照*县现有贫困现状,需要实施异地搬迁约 4 万人,按安置后人均一亩算,需要征地 4 万亩,工作量很大,可选择性也不多。 4.需要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繁荣第二、三产业,不断提供就业机会。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按城镇化进程和解决部分贫困村进城就业问题,每年提供 XX 个工作岗位以上,这就需要不断繁荣第二、三产业,不断提供就业机会。 四、*县实施“三三制”整屯脱贫工程的意义 探索综合性、立体式、造血型的大石山区扶贫新模式,打破扶贫瓶颈。“三三制”扶贫是在充分借鉴相关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并分析比较各种单一的扶贫

12、开发对策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整合多种扶贫手段,提出一种多方位、立体式的扶贫开发模式,把扶贫开发当作一个立体式的理论框架,摒弃传统思维的平面性,探索以立体的思维设计扶贫模式。同时,论述了“三三制”扶贫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期望效益,以及政府应该制定的相关政策,从而解决大石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难题。 为大西南石山区扶贫工作提供参考。“三三制”扶贫使立体的扶贫模式能真正的促使扶贫开发工作,使扶贫变得更加有序、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社会参与者更易于寻找扶贫问题的出处和更好的进行决策,为大西南石山区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忠伟.*大石山区扶贫工作问题对策与建议A.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XX. 2 郭丽英,任志远,邓旭升.*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A.地域研究与开发,XX,25 3 方兵.提升*扶贫移民层次保护大石山区生态环境A.经济研究,XX. 4 李甫春.*少数民族地区的十种扶贫开发模式A.民族研究,XX, 5 彭宏祥,何新华.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农业现代化研究,XX,22 6 龙泳合.新时期扶贫工作方向性探索以*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为例A.百色学院学报,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