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424891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某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 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位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XX 县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要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条主线;以理念转变为先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以“优质服务进农家,少生优育幸福千万家”为主题,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和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工作服务方针;着力抓好“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开展以

2、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努力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有效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人文氛围。现对照XX 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10 条重点评估指标和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评估指标体系33 条指标,对 XX 县开展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工作自查自评如下:一、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重点评估指标落实情况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各部门责任落实。确保公民享受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

3、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创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创优工作职责和要求,创优工作形成了有章理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部门配合、共同推进的新局面。县委办、政府办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查各乡(镇)、各部门的创优工作情况,并根据情况适时召开推进会进行分析总结;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认真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民政、扶贫等部门制定相应扶助政策,优先支持、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工、青、妇适时开展助学、救助、防艾、关爱女孩和关爱母亲等活动;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人口理论、生育、生殖

4、健康教育和出生缺陷干预等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人员保障。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作为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落实率达 100。XX 年 8 月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以来,6372 户农村居民放弃生育第二孩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证户数占一孩户的51.3%。XX 年农业人口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82 户,兑现一次性奖励资金 17.5 万元;985 名独生子女父母享受养老生活补助,兑现奖扶资金 100.1 万元;4026 名中小学生享受

5、教育奖学金,兑现奖学金 80.51 万元;384 名初中高中毕业生享受升学奖励,兑现奖励金 75.06 万元;415 名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得到特别扶助,兑现扶助金 65.97万元;免除部分计生家庭新农合个人参合费 33443 人,免除资金 200 余万元;预计发放农业人口和居民人员独生子女保健费 5500 人,发放金额 66 万元。在政策实施中,做到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监督检查四权分离。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人均事业经费投入符合中央和省的要求。确保免费基本服务项目及相关经常性工作经费拨付到位。县、乡、村计生工作人员工资报酬落实率达 100%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

6、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XX 年县级财政预算投入计生事业费 494 万元,XX 年投入 580 万元,XX 年投入 590 万元,人均达 16.3 元。男结扎、放环、皮埋、查环、查孕、等计划生育基本免费服务项目及“奖优免补”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村计生宣传员报酬、村民小组计生服务员报酬、社区小组计生服务员报酬足额兑现,为创优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县、乡级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机构健全稳定,依法开展服务,三年无技术服务事故发生。村级服务室满足需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扩大内需项目,XX 年以来新建了县计生服务站和大朝山东镇、龙街乡、安定乡、

7、漫湾镇、曼等乡 5 个乡计生服务中心综合楼,新建面积3291 平方米。严格按“统一房屋设置、统一标识装修、统一制度规范、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量化考核”的要求,使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实现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和温馨化。服务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技术服务人员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等技术规范,严格操作常规,服务项目得到依法开展;建立和完善技术质量保证制度,每季度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了手术事故的发生。每个村有 20-60 平方米的宣传服务室,配备了相关宣传服务设备,基本能满足需要。服务人员编制落实,结构合理,执业医师、护士注册及

8、晋升等渠道畅通,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符合执业要求。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核定事业人员编制 21 名,现有技术人员 26 人,其中高职职称 1 人,中职职称 10 人。在乡机构改革中,本着保留编制、稳定人员的原则,成立 13 个乡计生服务中心,保留事业人员编制 45 名,现有专职技术服务人员 37 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 2 次的业务培训并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技术人员结构合理,执业医师、护士注册及晋升等渠道畅通,满足工作需要。县、乡服务机构、人员设施等配置符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标准及有关规定。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群众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知晓率 90% ,避孕方法基本知识知晓率达 85

9、以上。XX 县始终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XX 年以来制作发放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知识日历、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缺陷日历、出生缺陷知识问答、叶酸片知识问答、奖优免补日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宣传日历等 28 万份,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 95%以上,奖励、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达 95%以上,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生育文化。已婚育龄夫妇享有免费的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落实率 100。药具服务满足育龄人群的需求。流动人口免费服务率达到 80以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已婚育龄夫妇享有免费的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落实率 100。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

10、积极推行药具发放个性化服务,在村、社区、人员相对集中的乡村街道、流动人口办公室等增设多个免费发放点,使药具进村、进农户、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机制,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服务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药具和免费技术服务项目,服务率分别达 85%以上。育龄群众获得规范的技术服务,术后随访服务率、落实避孕措施及时率达 90%,出生人流比 0.30 以下。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达 90以上。全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生殖保健服务。制定了规范的技术服务和术后随访制度,强化随访服务工作,术后和药具随访率达到 90%以上,避孕措施及时率达 90%以上。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以来

11、,县服务站做到每年至少 3 次深入乡、村巡回开展查环、查孕和生殖健康检查,使山区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优质服务。三年来,年均开展乳腺病检查、治疗 3000 余人/次,开展医学监护和生殖健康检查 7 万余例,发放安全套价值 15 万元左右,保障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推广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不断加强对广大育龄群众的宣传培训,让他们懂得人流、引产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使全县出生人流比控制在 0.3 以下,出生性别结构适宜。通过宣传培训指导,广大群众了解掌握避孕方法,做到自主、自愿的选择避孕方法,并在施行手术前让群众签订知情同意书。目前,我县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达 100%。根据群

12、众需求全面开展以出生缺陷预防、生殖道感染为重点的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制定了实施方案,每年为育龄妇女开展不少于 2 次的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服务;认真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从育龄妇女结婚一怀孕一分娩 3 个阶段实施关爱;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重点培训新婚夫妇和孕产妇;加强孕期监测,在服务站设立优生优育咨询台及咨询热线,及时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3 年来共有 6535 名已婚育龄妇女服用叶酸 39210 瓶。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服务机制和人口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准确率达 95以上。制定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

13、大街乡为试点乡,认真落实信息收集、分析制度,每年以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群众等形式开展群众需求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这为民主决策提供依据。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传输网络化,完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反馈制度,建立育龄妇女及其家庭成员信息数据库,实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通过信息引导服务,统计台帐运转正常,统计信息准确率达 95以上。三年符合政策生育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或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遏制并出现稳步下降的态势。开展创建优质服务活动以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宣传和服务,使群众的计划生育意识显著提高,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三年符合政策生育率

14、分别达95.19%、95.07%、95.31%。政策生育率高于 XX 市平均水平。大力宣传倡导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观念、新风尚,全面营造关爱女孩的良好社会氛围。坚决打击非法行医利用 B 超做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人口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每年联合对全县医疗单位、个体诊所和计生服务站进行检查,均未发现非法利用 B 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情况;依法严厉打击歧视、残害、溺弃女婴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情况。XX 年XX 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为 108。县级服务机构达到“四优一满意”要求。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和作风建设满意率达 90以上。在创优活动中始终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

15、务优质、管理科学、群众满意”的标准,不断完善县服务站功能设置,添置彩色 B 超等医疗设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和技术常规,保证服务质量,并按“五个一”标准,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相待、一片热情服务、一句好话相送”,向社会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服务站达到了“四优一满意”要求。二、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33 条评估指标自评情况目标1.推进综合改革,建立新的工作机制XX 县以实施“奖优免补”工作为突破口,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实现计划生育“两个转变”,即由抓计划生育工作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

16、以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尊重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广泛开展协会活动,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形成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管理和服务体系。2.三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 95以上通过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广大群众少生优生意识显著提高,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三年符合政策生育率 95以上。3.群众满意率达 85以上XX 县以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度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真情服务,全面开展生育、节育、生殖保健等优质服务,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根据发放问卷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达 95以上。效果4.群众享受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率达 90%,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 100XX 县始终把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奖励扶助政策作为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的重要举措,认真兑现“奖优免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