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87100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336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36页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36页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36页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36页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 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仲裁法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知名劳动法专家梁硕南主讲知名劳动法专家梁硕南主讲*1 梁硕南老师简介:2梁硕南老师,知名劳动人事法律专家,资深培训梁硕南老师,知名劳动人事法律专家,资深培训 讲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和法律专业双学历,劳讲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和法律专业双学历,劳 维集团网总裁,中国劳动人事网、中国企业劳动维集团网总裁,中国劳动人事网、中国企业劳动 维权网、中国人力资源培训网和深圳律师网总经维权网、中国人力资源培训网和深圳律师网总经 理兼首席法律顾问,理兼首席法律顾问,中国劳动人事政策法规专中国劳动人事政策法规专 刊刊

2、主编,广东圳扬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部部长主编,广东圳扬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部部长 ,深圳梁硕南劳动咨询事务所创办人兼主任,中,深圳梁硕南劳动咨询事务所创办人兼主任,中 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会员。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会员。 梁老师曾成功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理过数以千梁老师曾成功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理过数以千 计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计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 为各类大中型企业为各类大中型企业 起草、审核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还受邀到深圳起草、审核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还受邀到深圳 、东莞、广州、佛山、珠海、武汉、湖南等全国、东莞、广州、佛山、珠海、武汉、湖南等全国 各地讲授劳动人事法律课程,受到当事人和学员

3、各地讲授劳动人事法律课程,受到当事人和学员 的好评,常有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跟踪参加梁老的好评,常有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跟踪参加梁老 师主讲的课程。师主讲的课程。Date2 目录目录/CONTENTS/CONTENTS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解读与企业应对策略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解读与企业应对策略 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调整思路及深层次原因分析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调整思路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二、劳动合同法及实施细则解读及新规定与现行规定的区别 三、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第二部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与典型劳动争议案例分析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

4、裁法解读及其与现行规定的主要区别 二、劳动争议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透析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新法下工资、工时、休假、加班管理及争议处理 一、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基本要求二、工时、休假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工时、休假管理 三、加班工资支付标准及加班工资管理 四、法定节假日、婚假、产假、年休假、探亲假、计划生育 假、丧假、病假、工伤假的工资支付标准 五、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六、违反工资支付法规的法律责任 七、用人单位在实际工资支付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Date3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解 读与企业应对策略 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调整思路 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劳动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规定过于原

5、则和 抽象,实践中难于操作。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随 意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内容不规范,严 重影响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施。 各方呼吁尽早出台劳动合同法,以规范 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Date4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概述及劳动合同法 的出台背景 1983年2月22日,劳动人事部发布了关于 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国家开始在 国营企业进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和试点工 作。改掉“终身制”、“铁饭碗”、“大锅饭”的严 重弊病。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 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1986年10月1日 起施行),我国国营企业全面统一施行劳动 合同制度。(2

6、001年10月6日发布的国务 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 规的决定将本文废止) 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中第三章为劳 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订立 、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法律责任等 作了原则性规定,我国开始全面实行劳动合 同制度。 5Date5 劳动法出台后,原劳动部相继出台了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1994年11 月14日)、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 补偿办法(1994年12月3日)、违反 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1995年5月10日)、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 见(1995

7、年8月11日)、关于实行劳 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 月31日)、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 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关于加 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 (1997年4月3日)等配套规章。全国有 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劳动合 同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与 劳动合同制度有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已初步 形成。Date6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及其颁布实施的 重要意义 2005 年1月,劳动保障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 。 2005年2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列入2005年立法计划 。

8、2005年6月,国务院对劳动保障部的草案送审稿 进行了修改,形成国务院的修改稿。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于2005 年 11 月 26 日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法(草案)首次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Date7 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 厅全文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向全社 会广泛征求意见,时间为期一个月。 2006年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 厅就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的情况召 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这次征求意见的 情况。截至4月20日

9、,共收到各地群众 意见191849件。 2006年12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 议。这次提请会议审议的二审稿对2006 年3月征求意见的一审稿进行了许多修 改:一审稿共七章65条,二审稿共八章 96条,增加了31条之多。Date8 2007年4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 。三审稿增加了过渡条款,解决了本法 实施前后的老规定和新规定的衔接问题 。三审稿共八章98条,增加了2条。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四审通 过

10、,并于同日第六十五号主席令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正式公布稿共八章98条。原二、三审稿 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三节的“其他用工形 式”,正式稿改为“非全日制用工”。Date9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 系和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法通过对通过对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的订立、履行、 解除、终止等作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解除、终止等作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 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 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订立、履行、解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订立、履行、解 除和终止

11、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有效地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有效地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要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要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 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 经营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经营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 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同的利益

12、,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劳劳 动合同动合同法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 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 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 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Date10 (三)劳动合同法立法思路的变化和调整及其 深层次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合同法在其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其立 法思路和调整思路主要就立法依据、立法宗旨 、适用范围、劳动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和调整 。从对劳动保障部2005年

13、年初的送审稿、国务 院2005年年中的修改稿、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5年12月24日一审稿、2006年12月24日二 审稿、2007年4月24日三审稿及2007年6月29 日正式稿的对比可知,劳动合同法的立法 思路一直在变化和调整。 为什么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和调整思路 一直在变化和调整中?究其深层次原因,恐怕 存在部门利益之争、劳资双方之争、不同学者 之争。一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时,媒体还传出 有外商要挟“如果实施这样的法律,我们将撤资 。”Date11 (四)对劳动合同法的总体评价。 尽管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规定还不够严谨、 合理和完善,部分条文还比较粗糙,存在 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总的来说,劳

14、动合 同法已经是一部相对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实 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良法了。劳动合同 法关于立法宗旨的规定(保护劳动者合法 权益)、适用范围的规定(较劳动法 有所扩大)、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的规 定、终止固定劳动合同也要支付经济补偿 的规定、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等等,都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合情、合 理、可行的规定。Date12 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细则重要条文 解读及新规定与现行规定的主要区别 (一)关于适用范围的新规定。 增加适用主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 其劳动者 事业单位及其聘用制工作人员有条件适 用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

15、非企业 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 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 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 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 法执行。Date13 第九十六条(适用范围的特别规定)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 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 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 ,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劳务派 遣”,专节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 和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 定,旨在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第五章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专节对

16、非全日制用工的单位和劳动者 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定,也是旨在保 护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ate14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草案)(以下简称 实施细则): 1、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的“等组织”是指律师 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基金会等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登记、注册、备案成立的其他单位。 2、用人单位依法登记注册设立的分公司,可以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 构(如办事处),经用人单位授权或同意,可以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法所指的劳动者,应当达到法 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且尚未依法享受基 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已依法享受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现役军 人、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