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381906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我县落后山区劳动力外出情况调研报告针对落后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本人与有关人员深入*县茶坪乡、凳寨乡、鱼市镇、天堂乡、米贝乡、扶罗镇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劳动力外出的增多有喜有忧,劳务经济管理有待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一、基本情况*县目前农村人口 22 万,农业劳动力约 13.2 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60%。XX 年全县有外出务工人员 4.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36%。其中,1830 岁外出务工人员 3.1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 91%;3045 岁外出务工人员 1.5 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 39%;45 岁以上中,外出务

2、工人员 0.2 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 0.7%;18岁到 45 岁劳动力占到外出总劳力的 95.8%。二、外出务工之喜“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培育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1、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XX 年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收入达到 800010000 元,*县 4.8 万人、每月纯收入300 元,人平年纯收入为 3600 元,农村年增纯收入为1.728 亿,农民人平增收 785.45 元。预计 XX 年,外出务工将超过 5 万人,农村年增纯收入超过 1.8 亿,农民人平增收超过 818 元。2、增强了农民致富本领。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转

3、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提高了素质。特别是部分返乡创业务工人员,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凳寨乡台洞村村民扬慎新 XX 年回乡务农,带领全家租赁稻田种烟 50亩,XX 年租赁稻田种烟 120 亩。该乡东村村民姚贤基利用在外务工学到的果树栽培技术,回乡开发果园 15 亩,年收入达到 3 万余元。天堂乡有 30 余人返乡从事一、三产业。该乡绞沟村潘光强、潘光福,放弃每月 1800 元的务工收入,XX 年回乡种植烤烟 30 亩,带动了该村 40 余户种植烟叶120 多亩;该乡高洞村吴代云务工回乡在天堂街上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贡溪乡甘屯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姜明豪自 XX年外出

4、打工学习到了科技养殖技术,于 XX 年回乡进行小尾山羊养殖,从当初的 8 只羊开始,到现在已有存栏羊 164只,年纯收入达到 2 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现在该村养羊 5 至 10 只的有 11 户,养羊 20 至 30 只的有 14 户,农户现存栏羊数 522 只,甘屯村养羊业的壮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增加,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几年来,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家庭购置了家用电器,建起了楼房,购买了手机、摩托车,装上了电话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鱼市镇大坝河村 116 户 435 人,其中,劳动力 251 人。近几年来,常年

5、外出务工人员为 130 余人,占到全村劳动力的 52%,全村每年的务工纯收入达到了 62.4万元。务工收入在保障其家庭就医、就学外,主要用来改善生活条件。该村的手机、电话入户率为 69%,彩电入户率为 85%,冰箱入户率为 20%,摩托车入户率为 27%,95%的户用上了管道水,新修楼房 41 户占到全村的 35%。三、外出务工之忧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虽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对当前及今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1、影响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青壮年外出已经给*县的种草养牛、种桑养蚕、烤烟、中药材等产业造成了影响。天堂乡 XX 年落实烤烟生产面积 907 亩,比去年减少 2

6、24 亩。中寨镇 XX 年种桑养蚕面积 27 亩,比去年减少 9 亩。扶罗镇 XX 村 XX 年养牛 339 头,此后逐年减少,两年来共减少了 76 头,XX 年养牛数为 263 头。调查中我们看到,留在家里的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居多。缺力:大多数体力弱、生活负担重,完成传统的种养业尚且存在困难,一般只是保证自家的生活需要,致使各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留守劳动力文化层次不高、缺智,致使农业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不足,停留在传统的农业品种和种养方式上。2、影响了留守人员的和谐。年轻劳力大量外出,常使“留守老人”不仅要照顾自身的日常生活之外,还要背负着繁重

7、的农业生产体力活,年老体衰,不堪重负,病痛难免,无人扶侍。另外,农村青年夫妻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多数将子女留给爷爷奶奶照管,进一步加重了老人的负担。天堂乡劳动力外出务工 3010 人,占到全乡劳动力的 78%,40%以上的家庭只留下老人和小孩。该乡地习村兴隆下组的姚银木老人,老伴去世多年,三年前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外出打工,留下两孙子由老人照看。老人常年有病在身,还要耕种两儿子留下的 5.5 亩责任田,老人的生产生活十分艰难。该乡天堂村 XX 组 70 多岁的潘如松老人,只有他和老伴在家照看孙子,耕种 5 亩多的责任田,还负责该乡街道的环境卫生,两位老人生活十分辛苦。夫妻一方外出务工,“留守妻子

8、”或“留守丈夫”与对方长期不在一起,难以沟通,婚姻生活不协调致使夫妻关系发生裂痕。“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管教,而老人因文化水平较低或管理方法不当,对孙辈过分溺爱或根本无法管理,造成学生任性、逃学、学习不认真、性格孤僻,影响了下一代身心的健康成长。我县凉伞中学 XX 年共有学生 617 人,其中只有爷爷、奶奶照管或是被托寄在亲戚、朋友家的“留守学生”有 370 人,占到了全校学生的 60%。XX 年,该校高中和职中的升学率为 45%278 人,其中,“留守学生”的升学率为 26%92 人,仅达到父母在家学生升学率 53%186 人的一半。农村孩子考学落榜后,16、17 岁就外出务工。由于年纪小

9、,社会经验缺乏,判断力差,没有技能,容易碰上务工陷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感染。3、滋生了“重工轻农”思想。尽管国家近些年不断出台各项惠农政策,*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许多措施,我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许多农村青年羡慕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农村落后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产生了厌烦、抵制情绪,不愿务农。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XX 年,凳寨乡花园村农民务农人均纯收入 1100 元,而外出打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5100 元,务工与务农收入之比达到 4.6:1。两种收入的较大反差使大量的农村劳力流向

10、打工行业。现“种田只为换盐、打工方能挣钱”的观念在农村不断蔓延,农村“重工轻农”思想也更为突出。四、几点建议面对当前落后山区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不断增加,如何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务工和务农的双赢已成为现实问题。对此,笔者建议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是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两三个主导产业,集中突破,抓好产业化项

11、目开发。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规范供求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围绕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要探索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互相结合、入股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促使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关系。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和企业牵动共促发展的引导机制。坚持项目带动,突出肉牛、中药材等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坚持走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的路子,小项目要坚持走特色型的路子;要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维护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

12、的合法权益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调整农林畜牧渔五业的结构,使之朝着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最大限度容纳农村劳动力的方向发展。抓好地方畜禽、特色水果、蔬菜等品种资源普查,建立健全品种资源库,为科学选育良种打好基础。加强种苗体系建设和新品种引进力度,尽快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体系。因地制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棚蔬菜种植、肉牛短期育肥、烤烟烘烤、黄牛冷配等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创造农民安居乐业良好环境。在搞好交通道路、农田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强农村村寨、文化、娱乐、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一部分人扎根农村。4、大力实

13、施“回归工程”。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光要“走出去”,而且还要确保能人、资金、技术回得来、引得进。要坚持“走出去”与“回得来”相结合,建立“放出小鸟,引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等发展的理念。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降低门槛、倾斜政策、资金扶持等配套措施,激发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热情。5、建立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机制。要统筹制定农民培训规划,研究、出台整合培训资源、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的办法。在抓好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因地因人制宜提高“留守农民”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和经营主体,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骨干力量,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6、着力解决“留守老幼”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种养大户轮包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耕地,减轻“留守老人”劳动负担。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和建设。教育及有关部门要探索有效机制,关心“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等问题,营造有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作者:彭风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