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80848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管理心理学__第五章人的需要(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人的需要第一节 人的欲望 第二节 人的需要 第三节 人的动机第一节 人的欲望l一、欲望的概念l欲望是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 式。或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要求的一种表 现形式。l欲望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人产生需要的前提。l形成欲望的两个条件 (1)缺乏,不足之感l(2)期待,求足之感。l二、欲望的种类l按照属性:有形的欲望(物质满足)和无形 的欲望(精神满足);l按照时效性:将来的欲望和现在的欲望l按照弹性:弹性极小的欲望(如生存必须的 食欲)和弹性极大的欲望(如奢侈欲,不影响生 存)l个体需要:生存欲望、发展欲望、荣誉欲望 、舒服欲望等l三、欲望的特性l

2、1、欲望的无限性l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欲不可尽”l2、欲望的关联性l 欲望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关联的l3、欲望的反复性l 一种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会再发生l4、欲望的竞争性l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欲望会相互竞争第二节 人的需要l一、什么是需要l(一)需要的含义l需要是一种驱动力或产生驱动力的某种内在状态。 需要是一种动机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于特定的缺乏在体 内产生的不平衡或紧张状态造成的。l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喝水的需要;血糖成 分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失去亲人,会产生爱 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l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为了个体和 社会的生存与

3、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 要。l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或社会条件 下产生的,它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l需要具有主观性,是个体对机体内部或外界 生活的要求的主观反映,以意向、愿望、动机、 抱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l需要具有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需要量的 差异与需要质的差异。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l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 要源泉。l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永远不 会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l(1)从内容方面来看,需要的发展性表现在两方 面,即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l前者是指需要的种类增多或减少。增多是基本的、 一般的趋

4、势,减少是特殊的、个别的现象。l后者是指需要的水平层次提高或降低。提高是基本 的、一般的趋势,降低是特殊的、个别的现象。l(2)从需要实现的手段上看,需要的发展 性还表现在实现或满足需要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 ,水平越来越高。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l人的需要结构中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这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为补充。l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展以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 展为基础;物质需要的存在与发展又以精神需要的存在与发 展为条件。l另一方面,各种需要又是互为补充的,如某一种需要得 不到满足,可以通过另一种需要的满足来保持个体相对的心 理平衡 。许多单位所提的“待遇

5、留人、情意留人、事业留人”的稳定人才政策,也就是考虑到了人的需要整体关联性。 需要的产生人的本能客观环境内部外部刺激需要l需要是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但各种刺 激又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内部刺激受一定的年龄、 生理等特点的制约,外部刺激则受环境的制约。不 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刺激, 进而产生不同的需要。l管理者必须根据每个职工的不同特点,通过对 环境的一定控制,来控制职工需要的具体定向,从 而激发人的积极性。l(三)需要的特点l1、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结合l物质需要的满足,并不能使一个真正的人感到幸 福,只有加上精神生活的满足,才能引起强烈的幸福 感。l2、劳动创造与满足需要结

6、合l“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 世界。”衡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看他占有多 少钱财,而应看他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多少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l3、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结合 l“没有生产,就不可能满足需要,反过来 说,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l4、人的需要与社会条件相关l人的需要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不同社会 生活条件下的人,需要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 。l(四)需要的分类l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l自然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 代而产生的需要,又称生理性需要、生物性需 要。l包括衣食住行、空气、水分、食物、睡眠 、性生活、安全等生活基本需要,是推动人们 行动的强有力

7、的动力。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 天习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 、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 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 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 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18世纪末叶欧洲探险家史金克在一个荒岛上独 居了4年,在这4年中,他可以自如地应付自然界的 残酷,满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却无法忍受 孤独的感觉。为此,史金克学着鲁滨逊漂流记 中的鲁滨逊,养了一条狗、一只鹦鹉,以及几头野 兽为

8、伴,每天和这些动物们进行长谈。但是,他仍 然常常要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不能自拔。 4年后 ,他虽然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边,但却无法完全恢 复以前与人交往的能力。伯尔海军上将在孤独一书中讲述了他在北 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6个月时的生活感受。这6个 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小木屋中孤独地度过的 。伯尔是主动地要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想真切 地体验一下孤独生活的和平与宁静,但不曾料到, 他仅仅在冰雪下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 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状态,不得不在6个月后,悻悻 地返回人间社会。2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物质产品, 并以占有这种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

9、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 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 (2)精神需要是指那些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 l3 远的间接需要与近的直接需要。l远的间接需要: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 来的,比较概括的、抽象的、总的需要,是人 行动的持久的稳定的动力。l近的直接的需要:随远的间接需要的产生 ,就会产生一系列具体的需要,如学习的需要 等,是人行动的直接动力。l4 根据需要范围,分为社会成员个人的需 要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需要。l(1)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一致l(2)社会需要与个人

10、需要部分一致l(3)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没有直接联系l(4)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冲突(一)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l(1)人的第一层次需要理论l个人有许多需要,衣食住行是人的第一需要 。第一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新的需要。l“已经得到的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 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 引起新的需要。”l二 需要的层次l2、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理论l恩格斯从物质资料的角度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 需要层次,即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l斯大林发展的需要理论:“不应当以过去为出发点,而 应当以现在工人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 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

11、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 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满足有高 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后期将需要分为物质和精神 两种需要l3、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l(1)劳动是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l(2)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即人的全面 性的需要l4、列宁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1)物质 需要(2)精神需要(3)“共产主义劳动”需 要Abraham H. Abraham H. MaslowMaslow(1908 (19081970)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19431943年发表的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人类动机理 论论”和和19541954年发表的年发表的

12、动机动机 与人格与人格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中提出人的需要有 不同的层次,并论述了不同不同的层次,并论述了不同 层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人层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人 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Hierarchy of Basic Hierarchy of Basic Human Needs Theory Human Needs Theory)(二)西方的需要层次理论l*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 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有另 一种需要取代。 *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 影响行为。 *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

13、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 径。 马斯洛理论的四点基本假设:1、生理需要l生理需要是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 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l包括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 要。l马斯洛指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l(2)安全需要l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 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 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 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 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 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 全需要的一部

14、分。l(3)社交需要l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 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 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 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 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 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 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 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l(4)尊重的需要l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l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l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强、自信、 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 尊的具体表现。l他尊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追

15、求名誉、低 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 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l(5)自我实现的需要l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贡献。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l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 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 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l自我实现表现为对完整、完美、圆满、公正、丰富、 质朴、活跃、美、善良、独特、幽默、真实、自主、人生 意义的追求。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l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l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l家娶

16、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l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l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l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需要层次满足方式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培训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朋友, 权贵, 上级, 顾客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安全规则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 饮水, 工作餐l后期马斯洛发展了他的五层次需要理论, 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了求 知需要、求美需要两个层次。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 l拥有少数能力、性格相当的密友 l乐于与人相处 l善于自我控制 l具有民主型的性格结构 l相信永恒和神圣的事物 l具有富有哲理性的、友善的幽默感 l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顶峰经验 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 l具有出色的认识能力 l总是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 任或职业 l具有创造性 l具有统一、和谐的个性 l具有健康的自尊 l有独处的欲望 l能够独立自主 不能自我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