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361558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把清朝的“圆明园”烧成了废墟。甲午战争和的签定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发展,使 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 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 ,形成于20世纪30年 代,主要人物是胡适、 陈序经等人。它认为百 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 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 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 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 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 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 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复 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林纾

2、,章 士钊.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 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 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 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 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 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 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张之洞在劝学篇系统提出”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所谓” 中学为体”指以孔孟学为核心的“中 学”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根本,是治 国安邦的依据,不可变易。同时承 认“中学”中有不足,即缺. 制造“ 坚船利炮”的近代工业技术,应借 鉴和效仿西方,“取西人之长补我 不足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考:以上三种观点,你认同哪一种? 点评: 全盘西化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 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

3、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 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 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 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 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承认“中学”中有不足,应 借鉴和效仿西方,“取西人之长补我不足矣”符合文 化创新的途径结论:奉行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 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李大钊在发表的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_代 表的以_为基础、 以_为主线

4、、以_创 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旺盛活力,成为名副 其实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 人民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群众1)先 进文化 的含义2)坚持 先进文 化的前 进方向 的意义3)把握 先进文化 前进方向 的关键4)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指 导地位不会 妨碍文化多 样性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A、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B、最终目标:“四有”公民;C、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文化E、基础:以物质文明为基础1.由马克思 主义的性质 决定2.我国的社 会主义性质 决定3.

5、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能 保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的健康发展有人认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符 合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你认同 吗?不认同请说明理由。* 不会的,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向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 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 倡多样性,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以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生命力.(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6、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 观(基础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本内容。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要性: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 思潮,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 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 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

7、舞斗志。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思考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即指导思想 一元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会不会妨 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与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统一的,与 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也是统一的; 2.没有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枯竭,失去吸引 力和感召力; 3.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 4.结论: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思潮2006年5月2

8、1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建 设,要处理好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提高用马 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性社会 思想的本领。对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 认识正确的是 A指导思想一元化同多样化是统一的 B指导思想一元化不符合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C既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又要提倡多样化 D指导思想一元化妨碍多样化的发展多项选择A C(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1题)党的十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 文化的前进

9、方向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 的多样性A B C D 单选(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第20题)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 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 克思主义是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 武器A BC D单选旗帜就是方向, 旗帜就是信念, 旗帜就是力量 一面伟大旗帜 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这是一面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一面指导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旗

10、帜。 这面旗帜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4、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神州七号飞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同学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什么呢? 小结小结 :肩负发展中国肩负发展中国 先进文化的使先进文化的使 命命“ “全盘西化论全盘西化论” ”与与“ “文化复古主义文化复古主义” ”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华文化由衰微

11、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进方向 当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当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 求和根本保证求和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义核心价值 体系体系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意义意义 要求要求 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思潮旗帜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举旗帜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最根本的要求最根本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共产党成

12、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由此可以认识到( ) A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 现成的方法 D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 展单选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倡导“多音和鸣”、 “琴瑟和谐”,强调多样和谐,追求共存共生。 因此,有人认为,“建设和

13、谐文化,就 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 生活知识分析这种观点。能力提升: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对待文化多 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 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 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 必然要求。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尊重文 化差异,包容多样。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主旋律,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 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健康发展;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文化建

14、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 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 思想准则。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要弘扬 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 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 领风尚。 以上说法是片面的。 今日中国,全党和全国人民 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公民道 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要“在全 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 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淡泊名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