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1(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358515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1(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形势与政策1(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形势与政策1(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形势与政策1(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形势与政策1(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1(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题一: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 会议,于年月日至日在北 京举行。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 德基础。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 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 本文化权益。 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 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

3、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 化繁荣兴盛。全党要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 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关键词一: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 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 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 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 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 届三

4、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 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 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 系列指导方针。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提出了 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 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确立文化 市场概念。 文化体制改革第二阶段 (19932002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深化

5、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 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两个标志性文件 一是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 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 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 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 领。

6、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 实施重点更加明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党 中央直接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试验,顺利推进 。 关键词二:文化产业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 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 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 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 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 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

7、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 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文化产业的分类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 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 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 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 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内涵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文化建设的意义 (五)文化自觉与文化大繁荣(一)文化的含义有别于自然形成的一切人 类活动及

8、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 切成果,都是文化。音乐、美 术、文学、哲学、科学、意识 形态、伦理道德、知识学问、 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生活方 式,乃至于一座房屋、一个出 土钱币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 畴。 西文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字 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 育,可见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 产活动。后来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 、心理、智慧、情操、道德、思想 的培育、教育等一切精神活动乃至 日常社会生活内容的价值凝练。英 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 方式的总和”。 文化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综合体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对各种关系和

9、 相互作用,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 亲人和家庭的关系、个人与邻里和朋友 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和组织的关系、个 人与政府和国家的关系、集体或集团间 的关系等。在创设、映应、处理各种关 系过程中,逐渐形成习惯、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风俗、规则、制度等非物 质因素,凝结为文化。是一种包涵知识 、价值观、伦理、制度、宗教的精神培 育体系。(二)文化的内涵 文化反映特定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 积淀。随着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 的提升,文化也在变迁。文化是精神财富 传承、发展和演进的结果。 文化是民族最基本的象 征。文化体现既定群体生存 方式,也显现人们思维方式 。文化载体的交流碰撞往往 带来民族的

10、交流、冲突和融 合。 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源于人 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文化映像一种思 考力、思想力和竞争力。当今,综合国 力的竞争也体现出文化的竞争,文化对 经济、政治有潜在的长期作用,文化成 为国家间竞争的软实力。关键词三:文化软实力 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 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 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 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 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 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 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 引力体现出来的“

11、软实力”。“硬实力和 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 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小结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 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 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 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 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 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 文化繁荣的时期。

12、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 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 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 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 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 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 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 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 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 先生”) 精神: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 打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 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 2.推动了

13、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为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所接受,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 量。 5.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启发者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4、西方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 世纪至17(16)世纪的文化 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 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 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 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 广泛开展的教育变革。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 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

14、神性,主张人生 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 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 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四)文化建设的意义 继承、弘扬、发展我国优秀传统 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 ,对于维系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具有积极贡献。 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社会和 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促进作用。 文化建设对于引导社会思潮,满 足人民需求具有直接功效。 总结:文化自觉和文化大繁荣 人的创新永远是物质创新的 前提,人的精神世界的自由,永 远是这个世界繁荣的一个必备条 件。

15、我们现在提出的文化自觉, 是从人的自我意识上,到社会文 化意识上,给我们营造一个空间 。这才是一个真正大发展、大繁 荣的局面。思考: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如何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问题: 什么是价值? 人的价值的基本意义 价值观的含义和实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三)当代国外价值观问题研究及 其对我们的启示(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问题1、什么是价值? 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 需要表现出的肯定性或者否定性 意义,就是价值的本质。2、什么是人的价值?人创造价值的质和量,取决于它自由 发展的程度,人享用价值的质和量,也取 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水平。 结论:人的价值在于它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价值观的含义和实质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即人们对价值 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