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356264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纲要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战略部署的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编制。本规划纲要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 314” 总体部署以及国务院 3 号文件精神的行动计划,是“十二五”期间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背景与面临形势 发展背景。 “十一五”期间,*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能源建设加快发展,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工业经济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市经济社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XX 年,*市地区生产总值 25.5 亿元,是 XX 年的 2.6 倍,年均增速 2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116 亿元,超规划目标 50 亿元,城乡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12600 元和3800 元;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格局,“十一五”规划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 25 亿元,是 XX年的 3.1 倍,年均增速 2

3、7.8%;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共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 66.5亿元,完成了全县“ 十” 字型公路主骨架建设,完成了 100%乡通畅、100%村通达的“双百任务”,实现了“2小时城口”的目标。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还相对粗放,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中间环节薄弱;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村信息化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因而,“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必须着力自主创

4、新,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临形势。 “十一五”末,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全球进入空前的创 XX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在新形势下,科技工作面临“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三大机遇。一是金融危机和产业振兴呼唤新一轮科技创新。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共同选择,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二是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科技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XX 面临

5、新一轮的产业定位和全球大合作,有利于科技工作建立大开放的载体和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三是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试验为科技发展拓展新空间。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 XX 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放手改革创新,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更大突破。 三大挑战。一是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矛盾突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区域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压力矛盾突出,迫切需要科技有力破解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三是科技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加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加快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

6、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以优化创新环境为基础,支撑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科技强市,人才兴市。坚持“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原则,立足基础,着眼未来,重点突破,创新奋进,不断推进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发挥优势原则。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坚持加强创新原则。着

7、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原则。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坚持跨越发展原则。通过科技发展的新跨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三、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 发展目标。 到 XX 年,全市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市“两冀”中等水平,产业技术达到市内同行业中等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雏形,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1、科技创新体

8、系形成雏形。 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兴市”战略,加大科技建设投入,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快锰矿开采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素质,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发展模式,形成科技良性发展环境。把改善科技发展环境作为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在工业上积极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分散生产向规模集聚转型,简单制造向精深加工转型,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高污染向绿色清洁转型。依托工业园区,打造百亿特色工业。在农业上开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

9、究与开发,改良本地农产品的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增强农产品的抗灾害能力,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 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到 XX 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全县 GDP 的比重达到 2%以上;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 1.5%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提高到 2%以上;建成企业自主研发中心 10 家以上。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落实人才政策,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 3、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加快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的新发展;创新项目生成机制,用科技计划引领科技成果转

10、化及产业化活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专项工程;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开发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的要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迎来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展重点。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积极扶持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突出优势产业,扶持创新发展。以县工业园区为龙头,通过组织关键

11、技术攻关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企业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强县级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选择一批优强企业,加快建立县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协作攻关,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消化吸收,实现产品的延伸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各类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要达到 15 家以上。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普遍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应用技术,推动部分产品的设

12、计、产品制造及质量检测等逐步实现自动化;积极推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要建立 10 家以上信息技术示范企业。 国标硅锰合金、中低碳锰铁系列合金项目。以*高磷锰矿与进口富锰矿为原料,采用高炉-电炉两步法冶炼国标硅锰合金与摇炉-电炉法生产中低碳锰铁工艺,建设年产 15万吨国标硅锰合金、15 万吨中低碳锰铁工程一体化生产基地,实现锰系合金产品的系列化、一体化生产,打造我国西部重要的锰合金生产基地。 电解金属锰产业链建设项目。高起点建设现代化电解金属锰冶炼厂,发展电解金属锰产业是城口锰产业实施跨越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与关键。根据*市的资源状况,并

13、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城口电解金属锰产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 2-3 家年产能 4 万吨以上的电解锰冶炼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 1-2 家电解锰行业龙头企业,到城口建设电解锰项目,并利用其长期的生产经验与技术优势,解决城口高磷、镍、钴杂质锰矿选择性浸出-深度净化除杂技术难题,快速推动出口电解锰产业的发展。 高纯四氧化三锰项目。高纯四氧化三锰是生产锰锌铁氧体磁芯的重要材料,是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四氧化三锰的硫酸锰溶液直接氧化法,与传统的电解金属锰悬浮氧化法相比,省去了复杂的锰电解工艺,节能效果显著,主要材料来源广泛,市场价格稳定,是高纯四氧化三锰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14、。应创造条件,吸引具有硫酸锰溶液直接氧化生产高纯四氧化三锰研究成果的大学、研究院或企业,到园区建立工程化研究基地,针对出口锰矿地特点,开展技术的进一步工程化开发。并通过重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金等支持方式,推动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创建锰产业高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城口模式”,为城口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术化积累经验与动力。 钡矿选矿。*钡矿品味差异较大,不同品味的矿石使用的经济性不同,对原矿进行除杂,品味分级有利于提高专业使用效率和经济性,满足不同钡产品加工的生产需要。高纯超微细纳米级碳酸钡。以碳酸钡形式存在的矿石经煅烧生产氧化钡,其矿石煅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国内外开发的、成熟的、可靠的专

15、有净化技术提纯获得高纯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钡在特定工业条件下经高纯二氧化碳碳化生产高纯超微细纳米级碳酸钡产品。 绿色新型能源建设。做好以前河流域和石溪河流域开发为重点的水电开发,积极开发利用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现代物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重点发展集运输、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构建覆盖全县、联结秦巴的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民万元增收工程,关键是看科技水平,最终要靠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种源培育工程。围绕农林特色产业,加大对地方品种培育,规划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场、良种扩繁场,确保种源供应。加强苗圃基地建设,为干果产业

16、提供优质种苗。加大地方优良品种保护,严禁外地蜂群、活鸡等种源进入我县。加大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清净无疫。大力实施万元增收科技工程。继续加强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XX 三峡医专、市畜科院、市中药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建立林下经济“产学研”示范基地,攻克农林产品关键技术。实施“百名科技人才下乡计划”,从全县抽调一批技术人才,确保每个农林特色产业有一支技术服务队伍,对重点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要实行“一对一”定点技术帮扶,对示范乡镇实行下派科技副乡长制度,指导生产发展。整合阳光培训、扶贫培训、劳保培训等资源,采取上门培训、分户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方式,重点培训村社干部、规模养殖大户、村级技术员、大学生村官,培养造就一批本地农民技术人员,提高种养殖技术和整体素质,实现科学种养殖。 1.农牧业。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节水、节肥、节药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应用;建设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高、辐射带动力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形成纵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