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414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摘要:文章从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探究前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探究中组织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究后促进学生反思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关键词:科学探究;建构;创新;质疑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

2、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活动与探究建议” ,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根据课程标准编著的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素材。如何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材料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科学 探究的有效性。一、探究之前: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论

3、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主动而积极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教学设计,鉴于篇幅等原因,教材中新知识、探究实验等基本是不做铺垫地直接呈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造性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打好基础。例:燃烧与灭火通过梳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知的建构寻找生长点,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能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认识旧知。二、探究过程中:组织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

4、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教材中每个探究内容一般会给出一种探究方案,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方抓药”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探究方案,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在此教学环节中要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讨论,除了教材中“向充

5、满 co2 的软质塑料瓶中加水”的方案外,学生设计出了如下几种方案:1.把充满 co2 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见图 1) ;2.向充满 co2 的集气瓶中加适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然后将集气瓶倒转,观察玻璃片会不会掉下(见图 2) ;3.用两个注射器,一个装 10ml 水,另一个中收集 10ml co2,把两个注射器对接,将 co2 推入另一个注射器,观察另一个注射器的读数变化(见图 3) ;4.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类似装置,集气瓶中充满co2,把燃烧匙换成分液漏斗向集气瓶中加水,振荡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烧杯中水是否倒吸入集气瓶(见图 4) 。在探究“氢氧化

6、钠和盐酸之间的中和反应”时,教材中通过酚酞判断反应的发生。学生通过讨论,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设计出了利用活泼金属(如锌粒) 、碳酸钙、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等来判断混合液中是否有盐酸,从而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教师引导下,还有学生根据“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设计出利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后温度的实验方案。 通过多种探究方案的主动建构,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富于个性和挑战性的方案设计激活了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所发展或完善的认知结构毋庸置疑有了深刻性和稳固性。三、探究之后:促进学生反思质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起于质疑。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

7、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问题意识是课堂的灵魂,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在获得探究结论之后,学习并没有停止,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在“co2 的水溶性探究”获得 co2 可溶于水的结论后,学生提出了质疑“在实验中 co2 是否仅仅是溶解在水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为何能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例:在燃烧条件探究之后,有学生质疑“教材中的探究方案不环保,没有考虑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例:在“探究金属与酸”后,学生

8、质疑“为什么同种金属和盐酸、硫酸反应速率不同?” “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实验中不同金属的表面积不同,且很难控制相同,是否影响实验结论?” “锌和盐 酸反应时,刚开始气泡产生速率不是很快,十几秒后速率反而更快,为什么?”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学习出现真实学习任务中。学生在探究后提出的问题无疑是真实的,教师应抓住机会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对于学生在探究之后提出的质疑,有的可以通过交流讨论解决,有的可以改进原来的实验方案,有的可以作为生成性问题继续探究。1.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有的质疑,是探究获得的结论与原有知识经验出现了矛盾冲突。如上述“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为何能用排水法收集呼

9、出的气体?”经过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得以解决: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时确实有少量 co2 溶于水,但即便如此,收集到的气体中 co2 含量依然大于空气中的,因此并不影响实验结论“呼出的气体中 co2 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多” 。2.改进实验方案有的质疑,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如上述燃烧条件探究中,学生质疑“教材中的探究方案不环保(见图 5) ,没有考虑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把红磷、白磷放在密封的试管中(见图 6) 。对新的实验设计又有学生提出新的质疑:改进后的实验虽然解决了五氧化二磷的污染问题,但存在安全隐患, 实验中

10、试管口塞子可能会冲出。接着在图 6 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在试管口套上气球缓冲燃烧时气压变化(见图 7) 。学生的认知在不断质疑中不断发展,实现了对新知的意义建构。3.作为新的探究内容有的质疑不能通过交流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具有较高探究价值,因次可以作为生成性问题进行继续探究。如上述“在实验中 co2 是否仅仅是溶解在水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而有些问题可能暂时解决不了,可以在后续学习中当学生具备探究条件后再进行探究。如上述“为什么同种金属和盐酸、硫酸反应速率不同?”学生用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解决,可以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后,再进行探究。届时,学生就能依据

11、酸在溶液中的解离情况,对导致同种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假设:可能是盐酸、硫酸中 h+浓度不同,可能是 cl-对金属和 h+的反应有促进作用,可能是 so42-对金属和 h+的反应有阻碍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独特的优秀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提问、敢于质疑。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探究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总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王东.“建构主义”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 (10)3陈淑芬.建构主义理论与化学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