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50329842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8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管类】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八 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弄清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坚持社会 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重要意义。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了解完善分配制度 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认识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和重视 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认识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重 要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教

2、学重点: 1.社会主义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场经济 2.按劳劳分配同按生产产要素分配相结结合 3.走新型工业业化道路4.科教兴兴国、可持续发续发 展和人才强国战战略 5.建设设社会主义义新农农村 6. 统统筹区域发发展 7. 我国的就业问题业问题教学难点: 1.为为什么要确立劳动劳动 、资资本、技术术和管理等生产产要素按 贡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则? 2.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经济 会不会改变变社会主义经济义经济 的性质质? 3.社会主义义和市场经济场经济 能否结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场经济 能 否结结合? 4.如何正确认识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经济 的快速发发展?对对私营经济营经济 中出现现的剥削现现象要不

3、要限制?教学时数:10课时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计划(经济)“看得见的手” 特点: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 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计划的长处:(1)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 点建设 (2)宏观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 大经济结构 (3)收入分配的调节 (4)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计划的缺陷:(1)对微观经济难以发挥作用 (2)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 (3)经济主体易产生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作用(1)配置资源 (2)传递信息(3)刺激生产 (4)分配收入 市场的

4、长处: (1)自发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市场自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利润增加 资源流入 生产扩 大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利润下降 资源流出 生产缩 小 供不应求市场的弱点:(1)盲目性、滞后性 (2)“市场失灵”:宏观经济的平衡、经济 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收入分配、消除垄断 等案例1996年7月11日,有渔船在广东雷州海 面遇难,渔民请求政府出海救人。雷州市水 产局副局长兼渔政海监大队长钟进命令“要 收费才开船”,结果五六个小时愣没动窝, 生生看着12名渔民遇难。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

5、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这种体制在许多方面借鉴了苏联的 经验,不过更主要的是由于它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 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初期 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 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 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邓小平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

6、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

7、 邓 小 平2.2.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1)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 要(2)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3)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体制框架1.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独立的企业制度 (2)有效的市场竞争 (3)规范的政府职能 (4)良好的社会信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 所有制结构方面(2) 分配方式方面(3) 宏观调控方面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和建立途 径(1) 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2) 完善的市场体系 一是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二是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

8、劳动力市场、房地 产市场、科技市场和信息市场等。(3) 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a.经济手段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 政策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4)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以养老、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 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 会保障制度。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目标 (2)任务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近期改革 重点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

9、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 国情所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 经济。3.各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 目标的客观需要。(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总结当代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后得出的 结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 础)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1)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

10、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 主导作用;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可以有所 差别。(2)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 注重质的提高。3.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形式(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4.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指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它与公有制 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多样化, 而且应该和必须多样化a.不同类型的公有制必然有不同的实现形式b.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和不同条件要求有不同的实 现形式(3) 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独资经营公司、股份有限公

11、司、有限责任公司 、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及股份合作制(劳动者的劳动 联合和资本联合)。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公有 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制应成 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总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而 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的发展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2.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1)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 用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改变社 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1)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起 着支配和决定作用(2)社会主义的国

12、家机器在确保国民经济沿 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 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邓小平 “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 不是由国有经济所占份额的多寡决定的。在 不存在掌握全部生产资料的一小撮剥削者和 一无所有的劳苦大众之间的阶级分化的条件 下,只要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有效地防 止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无论国有经济成分 是多少,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有保证 的。” 吴敬琏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1)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 策,消除体制性障碍。(2)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 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

13、业和领域。(3)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 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4)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 做强做大。 (5)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 法权益。(6)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 同发展1.努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化 大生产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2.大力推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 的领域公平竞争、共同发展。3.积极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实现形 式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经济基础:

14、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 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2)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 配。(3)直接依据: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然 是谋生的手段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 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这是由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的(2)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不可缺少的条件(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的原则是基本理论依据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1)劳动者自劳自得(个体劳动者)(2)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里的工人 )(3) 按经营分配(农村家庭经

15、营者、个体经济、私人企 业主、“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公有企业的承包者) (4) 按资产分配(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5) 按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 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三、深化分配体制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1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1)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 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 配过程的公平。 (3)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4)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

16、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5)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 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 (6)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 报制,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 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 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 保险制度。 (3)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 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推进 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 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 (4)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5)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 服务管理能力建设。 (6)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 障标准。 (7)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