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317275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近几个月来,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如经济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等呈现出下调势态,对此,很多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认为中国经济极有可能从此滑入慢车道。回首过去,每次经济下调,总会引发出过度的忧虑。1998 年1999 年的经济下调,甚至使一些学者惊呼中国经济会出现类似美国 1929 年1933 年的大危机。目前面对这两年 14.8%、14.7%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人们还高呼中国的通货在紧缩。显然,当经济下调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过于悲观不可取,要从对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把握角度去认识短期势态,要分析短期势态会不会

2、改变长期势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经济的基本趋势呢?笔者认为,通过对中国特定的国情和体制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还会是高增长。当前的经济下滑属于阶段性调整。我国经济具有强劲的增长冲力改革进程中,我国经济尽管出现过阶段性下调,但经过短暂的调整,随即转入高增长,因而总体上呈现为持续高增长势态,而且上冲力异常强劲。首先,从 1979 年XX 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9.8%,在全世界位居第一,比世界总计多出 6.8 个百分点,同期高增长的印度、韩国、新加坡分别为 5.7%、6.4%、7.1%,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为2.9%、2.2%、2.4%。经济连续

3、 29 年 9.8%的增速应该是奇迹,足以说明其内在的增长冲力异常强劲。其次,从世界各国一般规律看,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增长率会出现较大幅度周期性递减现象,但我国并没有这样。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 GDP 总额从 4545.6 亿元增长到 16992.3 亿元,此间,经济增长率有 5 年达到 10%以上。及至上世纪 90 年代,GDP 总额 1999 年增至 89677 亿元,比 1989 年增长了 4.27 倍。经济规模显然急剧扩大,但此间增速并未放缓。进入 XX 年之后,XX 年XX 年连续5 年经济增长率在 10%以上。可见,在这 3 个时间段,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因为经济规模的逐步

4、扩张而降低,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表明中国经济的上涨冲力强劲。再其次,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冲力强弱不仅要看价值指标,更要看实物量指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出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1978 年,我国只是棉布产量世界第一,目前煤、化肥、水泥、粗钢、电视机、鞋等都已全世界第一。从 1978 年XX 年,中国新兴产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远高于 GDP 增长倍数,比如彩电、冰箱、空调、汽车,分别增长了 2.10 万倍、0.15 万倍、40万倍、0.06 万倍。人口规模“托底”,中国具有举世无双的消费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长时间高速增长,不可能没有国内消费市场的支撑,即便是对外依存度高的

5、国家也不可能例外。改革进程中,中国的消费扩张与经济增长保持了高度的同向性。就总体趋势而言,30 年期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与年均经济增长率差距不大。目前,就消费量而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电话用户市场、国内旅游市场、网络市场、服装市场,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黄金饰品市场,第三大医疗市场和奢侈品市场。近 10 年是中国消费扩张的加速期,原来属于发达国家消费进步支撑点的通信产品、汽车、网络产品等成为中国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XX 年经济增长率虽然降至 9,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达 21.8,超过 XX 年 4 个百分点。中国消

6、费急剧扩张有三大成因:一是人口膨胀。30 年间人口净增长 3.6 亿。13 亿多的人口规模自然导致基本生存资料需求膨胀长期化。二是工业品物价下降。上世纪 80年代通胀特征是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同幅双涨,90 年代通胀特征是农产品价格空前上涨、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XX年后通胀特征是农产品价格高涨、工业品价格下降。从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我国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电产品即进入价格下降通道。XX 年之后,家电产品和通信产品价格加速下调。30 年间,商品零售价格定比指数仅上涨了 2.76 倍,远低于 GDP 和工农业产品供给增速。物价下行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各类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三是居民收入普遍增

7、长。30 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按定比计算,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5 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 6.3 倍。居民收入的增长为有效需求增长奠定了基础。综合看,中国消费扩张具有特殊的人口基础,物价稳定和收入增长是有效需求增长的基本条件。其中,至为关键的是人口规模形成的消费需求对消费增长起到了托底作用。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在收入增长背景下,消费扩张是以人均水平加速提高为基础,中国则主要以人口规模为基础。中国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30 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快速膨胀,从 1981年XX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131 倍,同期 GDP 增长了 50倍。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属于典型

8、的投资拉动型。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如此之快绝非偶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公共产品供给拉动。近年来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使公共产品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年均 25%以上的增速,生态保护投资、大江大河治理等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今后这些方面的投资仍会保持高增长。二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 1995 年XX 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 1 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增加了 2.4亿,如果把 1 亿多农民工也考虑进来,城市人口总量近 7亿。城镇化率的提高必然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等投资的急剧膨胀。三是集权型行政管理体制。我国是上级政府直接领

9、导下级政府的国家,上级对下级的控制采用了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的、包含数十个指标的政绩考评体制。其规划的大部分指标都要体现发展速度、投资增长率。这使得下级政府只能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考评目标。可见,投资扩张在中国有着坚实的体制基础。四是最终消费拉动投资。XX 年我国与最终消费关联度高的一些行业,投资增长率高达 30%以上,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资料回收加工业、房地产业。上述四个因素,在我国属于长期性因素,是决定投资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其效应不会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波动而减弱。可见,我国经济高增长是有特殊支点的,而且这些支点的力度未来不会减弱。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处于

10、回调势态呢?首先,物价上涨抑制了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初期会刺激经济增长,但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抑制经济增长。从XX 年开始,投资品价格上涨,大部分金属材料都上涨了 1倍以上,表面上把 GDP 推起来了,财政收入也相应增长,但最终却挤垮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物价上涨人为压缩了消费扩张空间,使人们有限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生了较大的矛盾,最终在产业终端锁定了产业增长的边际。比如商品房销售,近年来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大部分城市 3 年内房价上涨 1 倍以上,大城市房价均已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的 20 倍以上。这显然超过了大部分职工的收入增长速度,挤压了购房支出的扩张空间,从而导致了普遍性的住房

11、销售成交量萎缩,最终结果是房地产业陷入困境。目前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前期购进的高价原材料在国内外产品需求萎缩和价格下调的条件下消化不出去。比如钢材,XX 年上半年价格上涨 30%多,下半年陡然又下降了 40%多,价格大起大落使高价位购进钢材的企业陷入成本消化危机,同时也把钢铁业推入大面积减产、全行业亏损境地。其次,前期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抑制了经济规模扩大。近两年为防止经济过热,我国采取了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贷款规模等手段拧紧了货币供给闸口。同时,国家严格审批大型投资项目、加强价格管理。这些措施把流动性的释放锁定在一定区间,限制了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规

12、模。在此背景下,自有资金相对充实的企业和政府工程尚可运转,但成长型中小企业则一下子跌入资金融通困境,投资增长率下降。再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大幅降温。近 5 年来中国经济的重大转变就是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XX 年已达 67%,XX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 2.5 万亿美元,对外依存度仍达60%。因此,我国经济难免与世界经济同向变动。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市场萎缩,大幅度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最后,产出增长速度超出有效需求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供求均衡增长的结果,当产出扩张超过有效需求扩张一定程度时,经济增长率自然会下调。近年来,我国产能高速扩张。如化学纤维、纱、冰箱、汽车、电解铝等的

13、产量 5 年间都增长 1 倍上。但与此同时,政府消费支出、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的增长均在 1 倍以内。这实际上形成了阶段性产能过剩。如果此时上游产品价格处于下降或稳定势态,那么,就可以通过较大幅度降低下游产品价格来促成供求平衡,但现实是从农产品、能源产品到原材料都处于价格上涨势态,这使产能过剩转化为增长阻力。事实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投资增长率的国家,这种阶段性产出过剩阻滞经济增长的情况是每一轮经济周期都有的,比如 1989 年和1996 年两次经济下行。综上所述,可以肯定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基本条件并未消失,整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稳固,出现阶段性回调是多种体制性因素和非体制性因素所致,从经济周期化变动规律角度看并不奇怪。由此出发,可以说重新确定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确有必要,但不能盲目扩张,既要重视困难,又要冷静分析形势,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