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 公里。全县国土面积 3096.86 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 个村委会 2 个社区 756 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 215833 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 人,占总人口的 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XX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78177 万元,同比增长 20.8%,财政收入 8355 万元,增长 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474
2、99 万元,增长 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1618 元,增长 15.1%。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历年扶贫开发情况1986 年,*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19281.2 万元,建成 153 个温饱示范村,15 个重点村、113 个整村推进村、2 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 3668 户 16510 人,组织输出劳务 85000 人次,解决了 8 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486 元增加到 1406 元,农民人均口粮从 280 公斤增加到 310 公斤。截止 XX 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 273 个,其中,大兴镇 36 个,涉及 10 个村
3、委会 36 个村民小组 3931 户17690 人;牛孔乡 31 个,涉及 10 个村委会 31 个村民小组1624 户 7308 人;大水沟乡 26 个,涉及 7 个村委会 26 个村民小组 1828 户 8226 人;大黑山 32 个,涉及 8 个村委会 32个村民小组 3101 户 13954 人;半坡 14 个,涉及 5 个村委会 14 个村民小组 685 户 3082 人;戈奎 32 个,涉及 8 个村委会 32 个村民小组 2964 户 13337 人;平河 28 个,涉及 10个村委会 28 个村民小组 1783 户 8025 人;三猛 46 个,涉及 8 个村委会 46 个村民
4、小组 2752 户 12386 人;骑马坝 28个,涉及 7 个村委会 28 个村民小组 1523 户 6853 人。取得的成效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
5、好基础。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 1-2 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
6、,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经验和做法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
7、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
8、“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5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 20 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建县晚,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 3096.86 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没有一块足以 1 平方公里的平地,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
9、化,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因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到 XX 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1067 元以下还有 8.09 万人,其中758-1067 元之间的 3.27 万人,758 元以下的 4.82 万人。目前全县还有 4150 户 20750 人居住在茅草房、篱笆房或破房中,极少数特困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蔽风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农民素质低。由于教育起步晚,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推广实用技术的能力缓慢,科技普及率低。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因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
10、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三、贫困人口分布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以 1300 元为贫困线标准,到 XX 年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 142190 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兴镇总人口有48094 人,其中贫困人口 28352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瑶族,分布在牛洪、岔弄等 11 个村委会;戈奎乡总人口有20507 人,其中贫困人口 14664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加梅、哈鲁等 8 个村委会;牛孔乡总人口 31414 人,其中贫困人口 20591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者俄、模东等 12 个村委会;大水沟乡总人口 19174人,其中贫困人口 12847 人,主要为哈尼族、
11、彝族、拉祜族,分布在大水沟、龙普等 9 个村委会;大黑山乡总人口有 19862 人,其中贫困人口 12717 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拉龙、老白寨等 8 个村委会;半坡乡总人口9909 人,其中贫困人口 6005 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二甫、哈的等 6 个村委会;骑马坝乡总人口 12711人,其中贫困人口 8643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分布在莫洛、杯倮等 8 个村委会;三猛乡总人口24949 人,其中贫困人口 17715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桐株、塔甫等 8 个村委会;平河乡总人口 29213 人,其中贫困人口 20656 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
12、拉祜族、瑶族,分布在大头、东哈等 11 个村委会。未纳入规划贫困村数及分布未纳入“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和未扶持过的的贫困村数有 426 个,其中,大兴镇 47 个,戈奎乡 25 个,牛孔乡 81 个,大水沟乡 63 个,大黑山乡 41 个,半坡乡 14个,骑马坝乡 34 个,平河乡 54 个,三猛乡 67 个。已扶持过但未解决贫困的村及分布截止 XX 年年底,已经扶持过的村寨有 273 个,其中,大兴镇 36 个,戈奎乡 32 个,牛孔乡 31 个,大水沟乡 26个,大黑山乡 32 个,半坡乡 14 个,骑马坝乡 28 个,平河乡 28 个,三猛乡 46 个。但都未能脱贫致富,主要原因是:
13、一是投入不足多为每个财政才补助 15 万元,由于*县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而*财政薄弱,无法增加投入,内地可建设 2 个项目村的资金在*县只能建设一个项目,甚至1 个也建设不了;二是自然灾害反贫,由于防灾能力弱等原因,脱贫后反贫现像严重。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基本思路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主要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加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开展卫生、文化、广电等设施建
14、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人均 1 亩基本农田地,户均 3 亩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农户通电率达 95%以上,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0以内。目标任务1、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线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60 公斤以上;2、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困难问题;3、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贫困群众看病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八难”问题;4、基本实现贫困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5、户均发展 1-2 项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6、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
15、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达到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具体措施1、组织保障措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乡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2、资金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中央、省、州下达到我县的各类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县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鼓励乡、村
16、及贫困户加大自筹资金的额度;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3、政策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法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特殊政策,吸引县内外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开发我县的各类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内经济发展。4、技术保障措施。县直有关部门和乡,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项目任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体系,从适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大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因我县山高谷深,交通不畅,群众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建设成本高,向上级争取每年多增加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每个项目增加到 50 万元以上,以促进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重视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但由于贫困,使大批少数民族儿童无法入学,或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者居多,现代耕作方式和实用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在全县全面推行“三免”政策,每年补助一定的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