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291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说出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3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4. 全面理解呼吸的内涵。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找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观察及总结能力;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渗透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课前准备:教师:澄清的石灰水,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香水。学生:复习并预习。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由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给与激励性评价,树立学

2、生战胜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 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2. 人体的呼吸仅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引导和补充,并及时进行激温故旧知,回答问题,查漏补缺,树立信心。2励性评价。转接: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的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认真听讲,

3、初步了解呼吸的实质。气体交换的原理教师演示在讲台前喷洒香水的实验,引导学生领会气体交换的原理,并进一步说明: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通过气体扩散的原理来进行交换的。通过体会香水由前向后的扩散过程来理解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进而把握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 师 先 演 示 课 本 50 页 资 料 分 析 中 的 实 验 , 再 引 导学 生 对 比 分 析 本 页 表 格 中 的 数 据 , 让 学 生 讨 论 以 下

4、问题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甲、乙两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教师再继续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动画,并引导学生思考:1. 1.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过程如何?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阅读“资料分析”,分析讨论实验数据,思考、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后得出: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

5、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观看多媒体,结合教材说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通过进一步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在吸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32 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呼吸的全过程: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的原理。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回顾总结,了解呼吸的全过程。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

6、二课时)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4.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5呼吸的全过程自主学习: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的含量 。2.支气管在肺里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许多 ,它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 细胞,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当你吸气时,空气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 过程排出体外。3.血液中的氧通过 输送到全身各处 里,氧最后在细胞中的 部位被利用。同步训练: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出现的变化是( )4A变蓝 B变浑浊 C无变化 D

7、变红2.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内分别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内的石灰水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内吹入呼出气体,结果是( )A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 B甲试管浑浊程度小,乙试管浑浊程度大C甲、乙两试管都不变浑浊 D甲、乙两试管都变浑浊3.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其变化是( )水分增加 氧气含量略增 温度升高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氮气的含量增加A B C D4.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B有大量的肺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D肺富有弹性,能使肺主动的收缩和舒张5.下列

8、各项中,不属于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的是( )A肺泡内有能吞噬粉尘的细胞 B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虽小,但数目极多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A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 B呼吸作用完成的 C呼吸运动完成的 D渗透作用完成的7.肺泡内的氧能扩散到血液里,其原因是( )A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高 B血液中氧的含量比肺泡里高C氧与血红蛋白易结合而难分离 D氧必须经过血液循环运至组织细胞8.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肺泡内9.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 C

9、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肺泡内10.如右图及表格是人体呼吸的相关信息,请据图回答:(1)请你仔细解读表中的数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含量 。(2)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在 (填结构)中被利用。(3)右侧曲线图表示同一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A 表示是在 状态下的呼吸,其中呼吸的动力来自 的收缩和舒张。(4)从曲线 A 上反映出此人的呼吸频率是 次/分。曲线B 能反映他平时进行哪类活动,试举一例 。课时作业:1.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A人呼出的气提是二氧化碳 B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

10、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氧气2.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3.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其意义是( )5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运输 D不利于气体交换4.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1 层 B2 层 C3 层 D4 层5.当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6.气体从外界环境进入人体

11、血液的路线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B鼻腔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C鼻腔口腔咽气管 支气管泡肺泡外毛细血管D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7.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扩散 D组织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8.如图所示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1)是肺的结构单位 ;图中(2)是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2)图中(1)和(2)都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3)当人吸气时,图中 都鼓起来了,空气中的 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进入图中 ,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减少;增多 2.肺泡;毛细血管;上皮;氧气;二氧化碳;呼气 3.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线粒体同步训练:1.B 2.B 3.D 4.D 5.A 6.A 7.A 8.D 9.B10.(1)氮气;减少;增加(2)线粒体(3)平静;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 (4)18;踢足球课时作业:1.C 2.B 3.B 4.B 5.D 6.A 7.D 8.(1)肺泡;毛细血管(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 (1) ;氧气;二氧化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