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214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服务功能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国家级重点平遥县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工作目标要求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抓重点,寻突破,同时也为实施农村教育工程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学校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个性为基础,以综合教育为特色,全面实施“三元制”办学模式,高标准创建和谐人文校园的办学理念,加大专业设施建设,不断调整专业设置,高要求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培养;为实施阳光工程,大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服务“三农”坚持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全面实行了 “实用”的教学管理与“有效”的培训和科研的紧密融合,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做出

2、了积极的贡献。一、以发展为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年来,学校坚持走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明确发展方向,坚持做好“高、大、强、特、活、新”的六字发展方针。 (即:高,就是按照国家要求和职校设置标准,高起点规则,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大,就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强,就是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三项建设,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特,就是凸显人才培养特色,职校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活,就是学会经营,搞活机制,让学校充满市场运行活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反省、革故鼎新)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全校

3、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学校现有在校学生 3000 余名,开设有音乐、美术绘画、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护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酒店管理等十三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积极申报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验收,并将市级骨干师范专业中的旅游、计算机、护理三个专业申报省级示范专业验收。在实训条件方面、设备仪器总值达到 600 余万元,建有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制冷制热实验室、汽修模拟室、舞蹈练功房等 20 多个专业实习(验)训练室,还配备有农科教综合实习基地、实习幼儿园、实习临街门市部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2

4、9 个,校外联系固定实习点 100 余个。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力。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现有 30 位教师已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学校有 20 余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在省级职教研讨会上交流或刊物上发表。近两年又涌现出了 14 名“红旗标兵”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又准备投资 1.3 亿元,修建占地 400亩的规格标准高、现代化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力量,为学校建设的再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后劲。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我校之所以连年保持了“出口畅,进口旺”的好势头,正是由于我校树立

5、了现代教育的质量观和价值观,以求学者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角点,把专业办在用人单位的兴奋点上,把质量构筑在社会需求基础之上的直接结果。学校多年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科学的专业论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进行有计划的专业设置。如:平遥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导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学校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县文物旅游局达成联办旅游专业的协议,学校几届旅游毕业生全部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针对旅游服务行业的兴起和当地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瞄准这种日益旺盛和紧迫市场的需求,我们在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计划、就业服务等主要办学要素上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6、实行了“订单式”教育,汽修、酒店管理、旅游等专业都是订单培养设置的专业。为搭建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的“匹配性接口” ,学校对学生实行了“一凭六证”毕业制度,进行了宽进严出;学校在保持毕业生具有“朴实、踏实、务实;能干、会干、肯干”的优良传统时,还进一步加强教学全过程中的职业指导,启发学生的职业意识,要求他们毕业后“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迈进,朝管理岗位努力,力争早日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创业先锋” 。如今,我校的毕业生走上全国各地的岗位后,不但绝大多数“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而且许多人很快成长为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佼佼者,成为学校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广告,因此许多高校、部门

7、、企业积极要求跟我校联合办学,把我校视为自己招贤纳才的基地,如:学校先后同山西大学、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省财经学院、晋中市计算机教育中心、平遥县委组织部、矿业公司等 20 多家达成联合办学协议。2005 年 3 月,我校与青岛经济开发区两所知名度较高的同创学院和博益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短期培训,就业安置协议书。学校又先后到海尔、海星、澳柯玛、双星等名牌企业所在工业园区及东营市东科集团国家级重点青岛经济开发区职业中专进行了考察与学习,为学校走联合办学的发展道路,又提供了有益的依据。三、以农转培训为重点,大搞各类培训指导,积极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服务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大,农村剩余

8、劳动力转移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新途径。2004 年 4 月,学校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以来,围绕服务国家“阳光工程” ,学校在大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五个结合”即:培训与三农服务相结合;培训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培训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培训与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培训与学校办学效益相结合。为了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学校严把“八关”(即:入学推荐关、培训考核关、教学质量关、考试结业关、转移发证关、双方满意关、跟踪服务关、档案资料关),真正做到了“两个满意、两个收益”(即:让农民满意、让农民收益;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用人单位收益) 。

9、为了搞好就业安置,学校采取了订单式培训、定向输出。如学校先后与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县旅游局、平遥四贡煤化集团、介休二机实业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并签订了有关协议,使培训人员顺利安置就业。2004 年学校接受国家“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先后组织了九期培训,共培训结业 893 人,推荐就业 815 人,就业率达 91.3%。2004 年 9 月 23 日,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陈凤秀、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田伟等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时,对学校服务“阳光工程”培训,短期内取得的辉煌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 年 10 月 12日,国家农业部、山西省农业厅把学校确定为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0、现场会分会场,学校以可喜的成绩接受了各级领导的检查指导;2004 年 11 月 14 日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聚焦三农”栏目组,对学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情况进行了现场采拍和采访,2004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被平遥县劳动保障局评估认定为平遥县就业培训中心所属的综合培训二部和三部,学校开始了对城市企业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还深入到农村对农户开展技术讲座,出门提供技术指导,截止目前,学校共培训各类人员 17895 人(次),咨询指导 5 万多人(次) 。四、以农科教基地为中心,大搞科技研究开发,积极为服务农村做贡献我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基地,构建

11、专业人才一条龙培养、培训体系。学校基地占地面积 40 亩,开辟有果树示范区、果树苗木区、养殖示范区和实习涂料厂五个生产区域,引进、培养、推广名、优、特新果树品种 50 多个,培养繁殖各类名优果树苗木40 余种、近 30 余万株,培育各类绿化苗木 10 余种 15 余万株,饲养肉猪 200 余头、养鸡3000 余只。学校根据专业趋向选择基地项目,落实科研攻关,开展实践教学,进行专业实习,强化技术推广,提供经济服务。基地创建以来,累计接待全县各个中小学校的生产劳动,实践教育约 5 万人次,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达 120 余(场) 次,学生实习达 8000 余人次,配合学校相关专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科研

12、试验,开发研究 50 多项,计有 60 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 “名贵枣采摘器” 、 “柿树带木质部芽接” 、 “鸡的几种病虫害土法治疗”等 20多个成果都是基地专业教师与同学们在实习实验中一道攻克的科研项目。几年来,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近 2 万余人(次) ,为果农提供各种优质果树苗木约 30 万株,为社会提供各种绿化苗木近 15 万株,推广优质果树苗木遍及全县 12 个乡镇 200 余个村庄,辐射面积达 3000 余亩,学校真正将农科教综合实习基地办成农业新科技开发的示范基地,农民致富源地。学校由此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晋中市科委授予“农科教结合先进单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