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111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任务单(一备)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1课题 历社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 1 课时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新授课) (二备)主备:徐梅 审核:倪晓婷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1、知道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2、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理解三国鼎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3、结合史实评价曹操、诸葛亮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4、知道西晋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概况。二、学习内容: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难点: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统一的历史趋势三、课前

2、自主学习: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战争 时间 背景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区域 生产特色北方黄河流域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3、西晋的统一与灭亡:(1)建立: 年, 废魏帝,建立西晋。(2)统一: 年,司马昭出兵灭蜀; 年,西晋灭 。(3)灭亡: 年, 攻陷长安,西晋灭亡。4、本课内容涉及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说说关于他们的典故或小故事。(1)曹 操: 、 、 (2) : 、 、 四、课堂互助学习:1、利用课前了解上述两次战争的相关信息,尝试分析: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被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原因分别是什

3、么?其中有哪些经验或教训值得我们借鉴?2、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史实分析: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2五、学习疑问:六、当堂检测: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和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分别是 ( )A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B 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C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3、上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 220 年 B 208 年 C 221 年 D 222 年4、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4、东汉结束 刘备称帝 赤壁之战 孙权割据江东A B C D 七、拓展提升:“话说当今中国大势”结合本课所学及当今中国面临的、及等问题,谈谈你的想法。蜀吴 魏蜀吴魏 蜀蜀魏吴 蜀蜀魏蜀 吴蜀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3课题 历社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 2 课时 东晋南朝政局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新授课) (一备)主备:徐梅 审核:倪晓婷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政局,朝代的更替。2、知道淝水之战的基本概况,知道淝水之战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3、知道我国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二、学习内容:重点

5、: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课前自主学习:1、东晋和南朝政局:(1) 年,东晋建立,建立者 ,都城 。(2)关于淝水之战:时 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 果胜负原因影 响淝水之战相关成语(3) 年,东晋大将 自立为帝。此后 160 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 、 、 四个朝代,都城都在 ,历史上总称 。南朝后期, 势力逐渐衰弱, 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2、江南地区的开发:(阅读课本 78-79 页,归纳。)(1)原因:(2)表现:(3)影响:四、学习疑问:农业 手工业表现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4五、当堂检测:1、 4 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

6、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围魏救赵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A. B. C. D.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5、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分别出现在( )A秦朝末年 东汉末年 B东汉末年 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西晋末年六、拓展提升:材料一

7、: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问题:1、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2、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3、假设你来到魏晋南北朝时的江南地区你能描述一下你的所见所闻吗?4、我们现今的地区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从环境、技术、人力等方面)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5课题 历社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 3 课时 北方的民族融合 (新授课) (一备)主备:徐梅

8、审核:倪晓婷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1、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史实2、知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及影响3、知道北朝的政局,朝代的更替4、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二、学习内容: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2、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课前自主学习:1、少数民族内迁:(结合课本 80 页图 4-7)时期,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不断 。至 初年,内迁各族人口达到几百万,在关中地区,少数民族甚至占到 。他们同汉族长期 ,相互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

9、景: 年, 族的一支 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黄河流域 成为趋势。北魏 帝,顺应趋势,进行改革。(2)目的: (3)措施:迁都 ,进行 改革。 (概括) (4)影响: 3、南北朝:6 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 、 ,又分别演变为 、 。北方先后出现的这四个王朝,与北魏合称为 。 ,南朝和北朝对峙时期统称为 。南北朝的关系: 四、学习疑问:五、当堂检测: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6五、当堂检测:1、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 羌族 B 氐族 C 羯族 D 鲜卑族2、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或目的不包括( )A 为统一黄河流域做准备 B 加强

10、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D 平城自然条件差,位置偏北3、洛阳曾是多个王朝的古都,下列哪一王朝的都城不在洛阳( )A 北魏 B 西晋 C 曹魏 D 西汉4、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王朝( )A 前秦 B 西魏 C 北齐 D 北魏5、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决心的措施是( )A 使用汉字 B 改汉姓 C 与汉人通婚 D 迁都洛阳6、民族融合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突出的特点之一。下列哪些史实有利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 )北方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压迫少数民族为奴 向少数民族征税 A B C D 7、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

11、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汉族文化 C 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D 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六、拓展提升:(1)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根据材料,说一说他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2)分析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历史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还有人认为这次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不值得肯定,因为他加速了拓拔族的衰亡。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立人中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社政备课组7课题 历社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 4 课时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新授课) (一备)主备:徐梅 审核:倪晓婷班级: 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