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3014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S10.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_。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核心是_;基本要求是_;根本方法是_。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_,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_,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_和_。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_要坚持走中国特色_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_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_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

2、靠_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_、_、_转变。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_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_能力必须把建设_、_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5推动区域_,缩小区域发展差距1上面漫画因小失大告诫我们应当()A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D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2 “十二五”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民

3、生。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C核心是以人为本 D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3到 2010 年底,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目标有望实现。国家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重视经济的增长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A B C D4到 2011 年 6 月 1 日,国务院发布实施“限塑令”正好三周年。同学们在一些超市开展调查活动发现, “限塑”效果显著,有些超市的塑料袋销售量甚至减少了九成,而用环保纸袋代替塑料袋也日益成为百姓的新选择。这表明()2A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为全体人民所认可B我国已经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C国家

4、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D绿色消费、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5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了七个“一号”文件。每年“一号”文件的重点不同,但都贯穿一个主题,即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做好当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需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 B C D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 “东蔗西移” 、 “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

5、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巩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A B C D综合提升7材料一某市投资、出口、消费对 GDP 贡献率(单位:%)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投资 33.57 45.79 61.83 59.01 74.44 51.79 55.72出口 1.66 6.33 7.17 17.93 11.53 15.87 17.67消费 37.64 37.03 55

6、.96 65.02 39.58 42.62 43.37材料二 近几年,该市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一、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材料三 该市单位 GDP 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 5 倍,美国的 2.6 倍,德国的 3.6 倍。单位 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该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促进该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S10.2 1.B 2.C 3.A 4.D 5.A 6.C7(1)材料一反映了该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材料二反映了该市经济发

7、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产业结构不合理。材料三反映了该市单位产值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解析 第(1)问,要 结合材料中提供的项目、数据等 发现存在的 问题,在回答 时要注意语

8、言的概括性。第(2)问,存在的 问题本身就意味着方法和措施,所以回答 时根据第(1)问中涉及的问题依次提出对策即可。4S11.1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表现(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_ 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_全球化、_全球化和 _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_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生产全球化是贸易全球化的基 础,没有生 产全球化,就谈不上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反过来,贸易全球化与

9、资本全球化又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的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_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_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_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_更加严重。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_构成极大的威胁。4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_,又是_。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_

10、,积极参与,_,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 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把“双刃剑”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的态度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1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燃油泵生产在美国,自动驱动器生产在加拿大,发动机生产在澳大利亚一部整车生产从设计到装配涉及 8 个国家。这反映了(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2北京李女士的朋友分别从美国和英国寄给她女儿的生日礼物: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玩具熊和一套精美的小

11、衣服。她打开一看,礼物上都标着“Made in China”。材料反映了()A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强 B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C贸易全球化 D中国制造业技术力量雄厚,水平高假如甲国和乙国生产同样数量与质量的布料和洗衣机消耗的劳动量(若干数量的人劳动一天) 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 34 题。布料 洗衣机甲国 15 20乙国 10 233.一个精明的商人捕捉到的商机是()从甲国贩卖布料到乙国,再在乙国买洗衣机到甲国去卖从甲国贩卖洗衣机到乙国,再在乙国买布料到甲国去卖从乙国贩卖洗衣机到甲国,再在甲国买布料到乙国去卖 从乙国贩卖布料到甲国,再在甲国买洗衣机到乙国去卖5A B C D4面对激烈的国际

12、市场竞争,甲、乙两国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它们的选择可能是()甲国扩大布料生产,减少洗衣机生产甲国扩大洗衣机生产,减少布料生产乙国扩大布料生产,减少洗衣机生产乙国扩大洗衣机生产,减少布料生产A B C D5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其全球化的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这说明跨国公司( )A跨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 B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C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最好方式 D使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62011 年 11 月 3 日,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厚俊教授作了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报告。下列

13、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7 经济日报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模式,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是生产全球化不断演进和深化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世界经济的运行和未来走向。这种经济联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A B C D8目前,金融危机回温转暖,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说明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同步增长A B C D9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双方承诺继续采取切实的必要措施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中美能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中美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B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着共同风险与利益C中国能够主导两国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