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02925 上传时间:2017-03-1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 .目管理机构与人员组成 .作内容安排及进度计划 .工方案 .量、工期和安全的保证措施 .控方案 .续服务的安排与承诺 .目背景1 况武汉*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武汉市东北郊,上距武汉关约 30 公里,桥位左岸为武汉市新洲区*镇,右岸为武汉市洪山区向家尾。它是武汉市绕城公路东北段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京珠国道主干线及沪蓉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为主跨 1280m 的双塔单跨悬索桥,桥长约2330m,接线长 7670m。项目全线按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主为120Km/h。术标准桥梁等级: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20Km/35车超 20 级,挂车

2、120地震基本烈度:六度,按七度设防3设计洪水频率:1/300桥面最大纵坡:面横坡:2%设规模桥型布置 250m+1280m+440m 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大桥及其接线工程北岸起点连接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的施岗互通,南岸止点连接北湖互通,建设里程为 10 公里,其中主、引桥合计长约 2714m。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为内径 70m,外径 73m,壁厚 圆形钢筋混凝土(构。墙顶面标高为 下连续墙总深度为 60m。衬内衬厚度,从上向下依为:6m 深度为 21m 深度内厚 136m 645m 深度内厚 衬为 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锭基础混凝土4(1)浇筑 8m 厚的 筋混凝土底板。(2)锚碇基础前半部设置

3、26 个空隔仓,后半部为实体,均采用现浇 凝土填芯。(3)在填芯混凝土上面浇筑 6的钢筋混凝土(板。2 象桥位区位于中低纬度,属副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水源充沛等特征。春季天气易变,气温上升剧烈、雨量集中、梅雨明显;盛夏时节,天气晴朗酷热、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冬季寒冷少雨,常有大风雪,时有冻害。桥址区历年最大风速为 s(1976 年 1 月 27 日),风向为北东向。大风日以每年四月最多,九、十月最少。风向除六、七月偏南风较多外,其余季节则以偏北风居多。桥址区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冰雹、飑线。文、文武汉地区长江枯期、汛期水位高差大,汛期持续时间长,汛期多在

4、 510 月,每年水位超过20m 的持续时间达半年左右,枯水期水位在 10m 左右,汛期保护大堤、确保防洪安全是重中5之重。形、地貌桥址区的地貌形态属长江冲积平原的高河漫滩,地势相对平缓,利于施工场地的布设。南岸防洪堤堤顶高程在 右。大堤内外侧地面标高一般在 1823m 之间,江底表现北深南浅,基本由北向南缓慢抬升,江底标高为 底分布有*深槽, 工程地质条件桥址区自北向南基岩埋藏由浅到深,弱风化岩顶板高程由北锚碇处的 化到南锚碇处的南过 层后,岩面又抬高至右。岩完整性较好,为细砂岩。北岸岩石岸坡稳定。震特征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报告,桥位处 50 年超越概率为 10%0 年超越概率为 2%的基岩水

5、平峰值加速度为 桥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按七度设防。6第一章 项目管理机构与人员组成我联合体若中标,由联合体成立武汉*长江公路大桥*路桥铁二院*联合体项目经理部,代表我联合体负责该工程项目实施。我联合体将派出精通长江水上施工技术、主持过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的,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精通施工技术的*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高工担任项目经理,由*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总工程师*担任本项目总工程师,由铁二院组织精通该项设计的人员组成设计组,由参加过多座相似大型桥梁监控的*大学组织人员成立监控组。项目经理部设立设计组、监控组、工程处、质检处、行政办公室、机料处、财务处、安全保卫处、

6、中心实验室等职能部门,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为确保本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中标后,我部将聘请知名国家级专家成立专家顾问组,每月定期到现场指导工作,解决施工难点问题,或适时到施工现场对本项目的重大施工专题施工难点进行专题评审,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1 项目经理常驻工地全权代表本联合体履行合同,主持项目全面工作。另设项目副经理 1 人,协助分管日常工作。72 设计组由铁道部*勘察设计院派设计代表 2 人,常驻工地现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持续作好后续服务工作。3 监控组由*大学派监控工程师 2 人,常驻工地现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随时作好南锚碇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工作

7、,作好相应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4 总工程师由*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总工程师担任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全桥技术管理工作。5 工程处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主管全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内业、测量、施工现场技术、质量、安全、施工计划、统计报表、价款结算,中间验收、竣工资料整理等全桥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设工程队长、主任工程师各一人,专职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若干人。6 机料处在项目副经理领导下,主管全桥机具、设备、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和采购供应、机料会计业8务、编制机料统计报表、设备管理、维修等工作。设机料处长 1 人,会计和采购人员各 1 人,业务人员 6 人。7 办公室在项目副经理的领导下主管经理

8、部和全桥的行政文秘、对外联络、接待、后勤事务、行政会计、工会等工作,设主任 1 人,办事人员 4 人,会计 1 人,小车司机 3 人。8 财务处在项目经理直接领导下主管本工程的财务会计工作。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组织资金供应,财务会计决算,分摊财务费用,成本分析核算,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设处长、会计、出纳各1 人。9 质检处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工程内部质量监督、中间工序验收、交工验收、中心试验室等质量检验管理工作。设处长、副处长(中心试验室主任)各 1 人,专业技术人员若干人。10 安保处在项目副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施工安全、劳动人事、治安保卫等工作,设处长、副处长各 1 人,办事人员 4 人。91

9、1 分项工程施工班组施工班组在经理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各工种综合组成,完成各分项工程施工任务。按经理部的工期安排和质量标准,实行工期、成本、质量、安全风险抵押承包。各业务科室人员,可分别参加分项工程劳务承包班组,或成为劳务承包负责人。第一章 工作内容安排及进度计划1 地连墙及挡水帷幕的技术设计地连墙及挡水帷幕技术设计:2003 年 5 月 52003 年 5 月 25 日。地连墙及挡水帷幕技术设计的修编工作:2003 年 6 月 12003 年 6 月 30 日。2 地连墙及挡水帷幕的施工图设计地连墙及挡水帷幕施工图设计:2003 年 7 月 1 日2003 年 7 月 30 日。3

10、地连墙、挡水帷幕及南锚碇的施工根据大桥锚碇总体工期安排,南锚碇的计划工期为 20 个月。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 2003 年 8 月 1 日,由于受到洪期的影响,必须于 2004 年 5 月 1 日之前完成地连墙和基坑封底混凝土的施工,前期基础施工工期非常紧张,南锚碇施工总体安排如下(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10图和施工进度总体计划表)。(1)2003 年 9 月 1 日2003 年 12 月 15 日,地连墙施工,工期为 105 天(月)。同期完成基底的压浆封水处理,挡水帷幕施工和地连墙接缝间的高压悬喷注浆处理;(2)2003 年 12 月 16 日2004 年 3 月 30 日,基坑开挖和内衬施工

11、,工期 105 天(月);(3)2004 年 4 月 1 日2004 年 4 月 30 日,基坑底板混凝土施工,工期 30 天(1 个月);(4)2004 年 5 月 1 日2004 年 7 月 30 日,填芯混凝土施工,工期 90 天,为加快工期,分左右两半对称浇筑,组织流水作业;(5)2004 年 8 月 1 日2004 年 9 月 15 日, 顶板施工,工期 45 天;(6)2004 年 9 月 16 日2004 年 12 月 15 日,锚体混凝土施工,工期 90 天(3 个月),散索鞍支墩、锚室底板与锚体组织平行作业,以缩短工期;(7)2004 年 12 月 16 日2005 年 3

12、月 15 日,工期 90 天(3 个月),完成锚室侧墙、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张拉、锚碇配重砼施工等;(8)2005 年 3 月 15 日2004 年 3 月 30 日,交工验收。11第一章 施工方案1 下连续墙设计概述南锚碇基础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方案,地下连续墙设计圆形结构,其内径为 70m,下连续墙嵌入弱风化砾岩 3m,顶面标高为+下连续墙总高度为 圆形地下连续墙的内侧沿高度方向设置了厚度不一的钢筋砼内衬,内衬从上向下依次为:6m 深度内厚 21m 深度内厚 136m 深度内厚 645m 深度内厚 高处设置有 的钢筋砼底板,的钢筋砼顶板,顶、底板间为填芯砼;在地下连续墙的外侧距离 10m 处采

13、用自凝灰浆法设置挡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及内衬以及顶板均采用 30 号砼,底板采用 25 号砼,填芯为 15 号砼。地下连续墙结构见图 42图 4下连续墙施工主要工序及流程(1)主要工序1)工作面地表处理、粘土层水泥土搅拌桩加固;2)地下连续墙施工导墙浇筑;3)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的划分、隔段开挖槽段;4)清基、下钢筋笼、布置注浆管并浇筑墙体砼直至全部完成墙体施工;5)地下连续墙外挡水帷幕的施工;(与地下连续墙施工同时进行)6)地下连续墙防渗压浆施工;7)基坑开挖及内衬浇筑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基坑开挖。13(2)施工工序流程(图 44表处理及粘土层加固(1)地表处理在锚碇施工区域采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并夯实地基土;在挡水帷幕以外开挖截水沟,同时在施工区域内布置开挖排水沟,以便将施工区域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钢结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