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02850 上传时间:2017-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工程)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工程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 .织机构及管理措施 . 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 管理措施 .工准备 .要施工方法 . 平面控制 . 高程控制 .量保证措施 .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 .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 控制桩点的复测 .降观测及变形观测 . 工程的沉降观测 . 页 共 8 页1、工程概况*小区工程位于定州市*侧,原*公司院内,一期二标段施工 16#楼。其中 16#楼建筑面积 筑基底面积 内外高差 m;地上 24 层,地下 2 层,当于甲方给定标高 、工测量组织机构因本工程高度较高,场地较小,测量工作是本工程的一个技术重点,为此项目部建立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的测量管理体系。技

2、术部设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人员及仪器,作业队设测量队,负责施工测量工作。施工队测设的测量成果都要经过项目部测量复测,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因此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工程定位控制点、水准点引入施工区后须由甲方、监理共同校对合格后方准使用。各层轴线、标高控制线由作业队施测,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核验,核验通过报甲方、监理复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两级测量机构人员:项目部测量组 2 人作业队测量队 4 人三级管理框图如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部施工测量组作业队施工测量组 理措施各级施测人员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与规范,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第 3 页

3、 共 8 页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服从于总承包部的业务工作协调。测量工作应严格遵循自检、互检的作业程序,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验线。测量成果的记录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草图、记录等应当场勾绘,方向、有关数据和标高、轴线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计算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做到步步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测量仪器在受控状态之中。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包括经纬仪、水准仪、钢尺) 。严禁测量黑器具在施工现场出

4、现,作好现场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记录等管理工作,并做好测量仪器收发台帐,做到谁用谁保管,谁用谁负责。3、 测量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掌握现场给定红线、定位点、高程控制点,并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测量仪器型号及配置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数量全站仪 台经纬仪 台水准仪 台钢尺 50m 2 把线坠 1 2 个盒尺 5m 5 个第 4 页 共 8 页塔尺 5m 1 个4、面控制、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a、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b、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c、

5、布设点位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d、桩位用混凝土浇筑,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场区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外基准点 北侧场内引设两个基准点 钉上木桩(桩上订钉)且外围用混凝土浇筑牢固。附图 1,根据此基准点,使用极坐标法在图纸上测出该点到 16#楼四个角点的距离,并标上角度(见定位放线图)。用 站仪定出 16#楼 1 轴、32 轴;D 轴、M 轴楼四角交点,根据交点延长做 1 轴、32 轴;D 轴、M 轴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距轴线 1000为场区的首级控制。第 5 页 共 8 页轴 线 控 制 桩 竖 向 投 测 控 制 桩16#楼 测 量 控 制

6、桩 示 意 图控制点误差控制测角误差 20测距误差 1/10000、下放线控制在场区平面控制点建立后,利用首级控制点 1 轴、32 轴;D 轴、M 轴的 1立轴线控制网,根据控制线用全站仪测设出各轴线控制桩。地下工程施工时先检查轴线控制网,无误后根据轴线控制网用全站仪将控制线投测至施工层,用钢尺排出各条轴线及模板钢筋控制线。、上放线控制施工上工程时,采用内控法与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测。以内控法为主,以外控法为辅并对内控法精度进行校核,确保工程放线的准确。内控法在施工层顶板 1 轴、32 轴;D 轴、M 轴的 1m 控制线交点位置留置15洞,用垂准仪向上引测 1m 控制线。 a、在引测中由下

7、层向上层引测,再四层直接引测,以作校测。第 6 页 共 8 页将 1m 控制线引上后用钢尺放出各轴线及各控制线。外控法根据的 1 轴、32 轴;D 轴、M 轴的 1m 控制线的控制桩和延长控制桩用全站仪及配备的弯管目镜,实际操作时采用正倒镜投测、取平均值。向上投测至施工层后,辅助施工层放线及对内控放线精度进行校核。竖向允许偏差 全高(H)10程控制根据施工的需要和交桩情况及建筑物的几何形状,现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为建筑物的东侧 一点,西侧一点,以避开原有建筑,防止受其沉降的影响。用红漆标注在原有的墙上。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引测,在同一平面层上至少引测三个高程

8、点,且其互差不应大于 3工中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施工层的控制标高点。下的控制,在基础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根据附近的水准点,在护坡桩的立面位置(选其正面竖直且正规者)抄测出高程点,用红作上标记,然后用钢尺沿铅直线往下传递标高。从三个水准点引下三个高程控制点,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三个水准点,当误差在3内时,方可进行抄测。上的标高控制,用钢尺从首层结构50处沿墙体向上进行竖直测量至施工层后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误差在3内时方准进行抄测。施测时注意以下几点:a、钢尺由下向上传递高程时,每次均从首层结构50量起。b、用水准仪施测标高时,做到前视后视视距相等细部放线的控制a、施工层轴线放线过程中,在距结

9、构墙边 50弹控制线及墙边线用以控制柱模板、钢筋根部的位置。b、对水暖电预留洞的控制,施工层顶板支完模后,根据施工层浇注完的结构墙体上的轴线线跟在模板上放出轴线或控制线,用以对水暖电预留洞的控制。c、施工中楼梯放线时将标高抄至钢筋上,用白漆标出休息平台、梯梁标高;第 7 页 共 8 页用线坠和盒尺根据轴线控制线测出休息平台及梯梁平面位置,白漆标出。d、根据轴线放出控框架柱控制线,并设置垂直控制点,控制其垂直度。e、二次结构施工中根据原有轴线和控制线用尺量出墙体线,根据原有结构50控制其标高。f、装修中的吊顶根据原有结构 50向上量至吊顶下 20弹线,控制其水平高度。g、设备基础放线根据原有轴线

10、和控制线用盒尺量出平面尺寸,并用不同方法测量两次,确保其准确。5、测量保证措施1、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轴线轴线细部放线的放线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2、施工测量过程中,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即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测轴线控制桩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投测,投测后还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施工层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投测是否准确,再进行细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这样做到步步有校核。3、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性,每个施工层的高程点至少应传递三点,复核后相差在3内时,利用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引测水平线时,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4、施工中应坚

11、持步步验线的原则,测量组每次放完线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项目部进行核验,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线。6、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量控制桩点的设置由于本工程的工期较长,为确保我们现场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即首级控制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置,其布设形式如附图 1。第 8 页 共 8 量控制桩的保护在控制桩点周围用脚手架搭设 护栏,并制作圆盘形的标识,写上“测量点位、注意保护”的字样。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并派专人看管。制桩点的复测控制桩点应定期进行复测,轴线控制线的施工测量过程中,每利用一次方格网线,都应复测一次;首级控制点每星期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应齐全,具有可追溯性。7、程的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当浇注底板砼时,在底板平面位置埋置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进行及时观测。施工至按平面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二至四层观测一次,直至竣工。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如发现异常情况通知设计单位。沉降观测及槽底回弹观测由甲方找专业部门进行观测,并记录在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钢结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