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6164 上传时间:2017-08-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扇形建筑放样精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一、工程概况长治高新区创新大厦(科技孵化器)工程位于北一环路西北角,为长治高新区重点工程。本工程由办公楼和裙楼组成,办公楼东西方向外弧长:123.86m;内弧长:107.32m,南北方向轴线长 17.4m,总建筑面积 27384,质量目标为“汾水杯” 。其中办公楼呈扇形结构,半径 ,由于扇形建筑施工放样比矩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图形结构施工放样复杂,所以一般的测量工具无法应用,对于测量人员在测量工具的选择上,也感到较为辣手,并且存在放线方法不一、方法繁琐、放线的精准度较差等问题。为此我项目部杜爱民QC 小组通过现场应用 PDCA 循环,来提高扇形建筑施工放样的精度。.2提高扇形建筑施工放

2、样精度工程效果图- 2 -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调查一:根据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用于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的控制标准如下表:数据收集:王泽龙 时间:2011.11.3项目 轴线竖向 传递 细部轴线 外廓主轴线 长度 水平角误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3mm 2mm 20mm 5工程特点:本工程纵向轴线为弧线,外弧半径为 m,内弧半径为 m,由于扇形建筑纵横轴交点不是圆柱的中心,建筑物圆心不易确定,施工放线难度大。放样计算方法:放线内业作业采用手工计算时,工作量非常大,且计算繁琐容易出错,也不易校核,内业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社会影响:本工程是长治市重点建设项目,为了

3、树立公司国家企业的社会形象,必须优质、全面、快速的完成工程任务。为公司的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对易出现质量问题及影响工程进度扇型结构放样这一关键工序严加控制,避免返工。施工经验不足:小组成员未接触过扇形建筑施工放样,没有类似工程放线经验。提高建筑结构施工放样精度选定课题:施工放样现状情况:传统的定位放样大多采用经纬仪、线锤、钢卷尺较多,如果场地平整情况不好或平面形状多变极易出错,放样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3 -调查二:按照以上定位测量控制标准,2011 年 11 月小组成员对已完成地下两层轴线偏差及轴线竖向投测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后得出以下数据:调查统计表序号 检查项目 统计点数 合格点

4、数 不合格点数 合格率 (%)1 水平角误差 40 38 2 952 细部轴线 60 51 9 853 放样中手工计算 误差 64 52 12 81.254 外廓主轴线长度 38 35 3 92.15 轴线竖向传递 70 55 15 78.576 合计 272 231 41 84.93调查人:张付林 李 刚 时间:2011.11.3 调查三: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表,QC 小组继续对其质量缺陷进行统计,发现存在的质量缺陷如下:扇形建筑放样质量缺陷统计表调查人:张付林 李 刚 时间:2011.11.4序号 不合格项目 累计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1 轴线竖向投测3mm 15 36.59 36

5、.592 轴线偏差2mm 9 21.95 58.543 放样中手工计算误差 12 29.27 87.814 外廓主轴线长度 3 7.32 95.135 水平角偏差 2 4.87 1006 合计 41 100 - 4 -4.87%7.32%21.95%36.59%29.27%轴 线 竖 向 投 测轴 线 偏 差放 样 中 手 工 计 算误 差外 廓 主 轴 线 长 度水 平 角 偏 差根据排列图分析影响扇形建筑施工放样精度的主要因素是轴线竖向投测、轴线偏差、放样中手工计算误差占总量的 87.81%,详见下图:质量缺陷排列图制图:王泽龙 审核:王宏超 时间:2011.11.4 从排列图及饼分图可以

6、直观地看出,影响扇形建筑放样精度的主要因素为:1、轴线竖向投测;2、轴线偏差;3、放样中手工计算误差。- 5 -五、确定目标找出了影响扇形建筑定位及测量放线误差的主要原因,我们的目标是针对轴线竖向投测、轴线偏差、放样中手工计算误差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将目标值确定为:扇形建筑施工放样合格率达到96%。 六、目标可行性分析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对本次 QC 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我们提供工程测量的有关数据进行验算论证,为本小组目标的实现得到有利保障。本工程为长治高新区2011年重点形象工程之一,公司领导对此工程十分关注,在各方面都给予本小组很大支持。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施工放样,应用制

7、图软件进行图纸分析,加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复杂平面的施工放样精度。通过以上分析本 QC 活动目标一定能实现。小组成员在多个工程施工中坚持开展 QC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次活动中,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是目标实现的基础。- 6 -七、原因分析QC 小组通过对调查的分析研究,听取各级专业人员的意见,经过多次商讨论证得到如下关联图:控制点不清,无保护措施测量员无证上岗天气恶劣对图纸不够熟悉垂直传递过程偏差几何法计算复杂有误差仪器未经效验未用钢钉做永久标志未用木板进行覆盖保护仪器未精平传统线坠受外界因素影响大计算过程中产生累计误差构件多、可操作性小轴线竖向传递手工计算误差轴线偏差误

8、差大,精度低 未经正规的培训,测量人员无证上岗控制线布置不合理数据计算后不验证 无针对性交底- 7 -八、要因确认小组成员针对找到的 9 条末端原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并进行了逐一确认:要因确认表制表:赵爱军 制表时间: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方法 负责人 确认时间1 无针对性交底 施工现场确认 王泽龙 2011.11.92 测量员无证上岗 施工现场确认 张付林 2011.11.93 仪器未经效验 施工现场确认 王弘 2011.11.94 垂直传递过程偏差 施工现场确认 左春岑 2011.11.95 对图纸不够熟悉 施工现场确认 王宏超 2011.11.106 几何法计算复杂有误差 施工现场确认

9、 王泽龙 2011.11.107 控制点不清,无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确认 王弘 2011.11.108 控制线布置不合理 施工现场确认 王泽龙 2011.11.10 9 天气恶劣 施工现场确认 张付林 2011.11.10- 8 -2011.11.10要因确认一:末端因素 无 针 对 性 交 底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9 日确认人王泽龙确认标准 公司下发的技术交底制度确认情况 在每次放线之前,项目工程师组织施测人员对图纸进行交底。要因确认二: 末端因素 测 量 员 无 证 上 岗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时间2011 年 11月 9 日确认人张付林确认标准 有无测量员证书确认情

10、况在安排人员过程中优先选择技术好、能力强的测量员把好测量关,持证上岗。- 9 -要因确认三:末端因素 对图纸不够 熟悉 确认方法 现场测量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9 日确认人 王宏超确认标准 是否对图纸进行学习确认情况由项目副经理李刚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图纸。要因确认四: 末端因素 测量仪器 未经校验确认方法现场测量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9 日确认人王弘确认标准 是否有合格证确认情况使用的全站仪及激光垂准仪等测量仪器均为最新购置,正规厂家生产,并附有合格证、检测报告及操作说明书。- 10 -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六:末端因素 控制点不清,无保护措施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测量确认时间

11、 2011 年 11月 10 日确认人王弘确认标准 控制点是否清晰且定位准确确认情况原控制点是用墨汁弹的十字线,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已踩踏、模糊不清。末端因素 垂直传递过程偏差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测量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10 日确认人左春岑确认标准根据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建筑物轴线投测的控制标准确认情况采用传统线坠进行轴线竖向传递时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误差较大,精准度难以保证。- 11 -要因确认七:末端因素 几何法计算复杂有误差确认方法调查分析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10 日确认人王泽龙确认标准 利用 AutoCAD 软件进行图形算量确认情况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内

12、业计算时,保留的小数点位数通常较少,内业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误差,一般计算越复杂,累计的误差越大,复核也比较困难。要因确认八:末端因素 控制线布置不合理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测量确认时间 2011 年 11月 10 日确认人王泽龙确认标准 方便控制内弧轴线确认情况控制线相切与内弧顶,在楼层平面放线过程中,由于柱钢筋阻碍,给施测人员带来不便,造成轴线误差超过规范允许值。- 12 -要因确认九:末端因素 天气恶劣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时间2011 年 11月 10 日确认人张付林确认标准 根据实时天气整个放线过程均在晴朗,无风条件下完成。九、对策计划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手工几何法计算偏差大。

13、重新选择计算拱高更快速,更精确,易复查的计算方法。负责人:王泽龙完成期限:2011 年 11 月 11日实施地点:项目办公室通过 AutoCAD软件建立测量坐标系,正确绘制工程测量平面图,使用图形计算功能获取施工图中不明确的放样点的坐标值。对策一: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1- 13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控制点不清,无保护措施。控制点准确无误。负责人:王泽龙王弘左春岑完成期限:2011 年 11 月 11日实施地点:施工现场十字交叉点处钉钢钉,周围有明显红漆标志,并用木板覆盖。对策二:设置新控制点2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控制线布置不合理。方便控制内弧轴线。负责人:王泽龙王弘左春岑完成期限:

14、2011 年 11 月 12 日实施地点:施工现场在弧顶回退 1m,重新设置控制线。对策三:调整内弧控制线3- 14 -十、对策实施 2011 年 11 月 13 日由项目工程师王泽龙先将弦长上的三个控制点利用激光垂准仪引至施工层,根据三个控制点将弦长弹出,将弦长 2m 等分,利用AUTOCAD 绘图软件绘制出弦长 2m 等分拱高图并计算出每 2m 处的拱高数据。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垂直传递过程偏差。传递点没有错误。负责人:王泽龙王弘左春岑完成期限:2011 年 11 月 12 日实施地点:施工现场专人培训、专人负责。对策四:配备激光铅垂仪4实施一 手工几何法计算偏差大- 15 -实施结

15、果弦长 2M 等分拱高图制图: 王泽龙 制图时间: 2011.11.13通过利用 AUTOCAD 软件大大简化了手工计算的工作量,并使工程位测量变得更快速更精确。提高了AUTOCAD 与施工放样很好结合的实践经验,从计算出的拱高数据可以看出 AUTOCAD 绘图软件计算出的拱高数据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达到了分目标要求。- 16 -实施二 控制点不清,无保护措施实施结果2011 年 11 月 17 日由王泽龙负责在地下室二层找出原来弹的墨线,重新弹墨线,在墨线的十字交叉点钉入钢钉,复查无误后,用红油漆进行醒目标识,并用木板覆盖。通过对地下室二层控制点的重新修复,使小组成员充分认识到基准点对整个放样

16、过程的重要性,对基准点的保护意识也大大得到加强,使每次放线精度和速度都有了很到的提高。- 17 -控制线相切与内弧顶,在楼层放线过程中,由于柱钢筋阻碍,给放线带来不便。因此内弧控制线至内弧顶回退1m,重新设置的控制线能更好的控制内弧,且便于留置垂直传递孔。采用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弦长放样实施三 - 18 -实施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对根据重新设置的控制线放出的内弧轴线进行了跟踪检查,轴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分目标要求。2011 年 11 月 18 日由项目工程师王泽龙用采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点,在主控制点上架设铅垂仪,将垂点引测至待施工楼层后,与南北轴线上的投测点校核,如误差在限差之内,平均后投点、弹线。轴线投测传递的允许误差表项 目 允许误差 mm 企业标准每 层 3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