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589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44 页66 页 1、乘法的初步认识。2、 26 的乘法口诀。5 的乘法口诀。3、4、的乘法口诀。6 的乘法口诀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

2、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单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切实教好学好。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 6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根据一般规律,学生应做到能正确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 8 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借助直观手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

3、乘法口诀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 小棒单元课时安排:(13 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 课时左右2、 26 的乘法口诀5 的乘法口诀2 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6 的乘法口诀3 课时左右复习和整

4、理1 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 4546 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

5、,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其目标如前所述。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所以我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主题图,创设了一个数学王国中“快乐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着“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摆小棒、列算式,并在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帮助学生在“做”中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几个几” “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6、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过程性目标:(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 电脑课件、激励星。学生准备 学具准备 小棒、练习本。 知识准备 预习 44 页46 页主题图课时安排 1

7、 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快乐谷”!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 。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 12 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的、算的。22222212。(生答师板书算式)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 12 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别的小朋友呢?你们还知道什么?生: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快乐谷”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二、实

8、践操作,引导探究1实践。首先,我们来到了“快乐谷”的第一站“拼图吧” ,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你能像他们一样摆出你自己喜欢的图形来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哪位小朋友有勇气第一个告诉我们,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生: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答师板书)师:你真勇敢!请坐!别的小朋友呢,谁还愿意说一说?生:(生答师板书)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444416 538 6666 6636 10414)2引导探究。(1)分类。师

9、: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加法算式。生:一边的加数都一样,一边的加数都不一样师:“一样”用数学语言说就是“相同” 。那这样看来,黑板上这些算式就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生:师:对!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另一类是加数都相同的。是都相同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黑板左边的算式,感知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体验。师:你能照样子再编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生答师板书,其间稍作迟疑,停顿片刻: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多了,我只记得每个加数都是 6,却忘了是几个 6,这怎么办?)生 1:再说一遍。生 2:直接说出几个 6 相加。师:你们认为呢?(大部分学生对第二种方法表示赞同,教师则请刚才那位同

10、学用第二种方法表述,接着将算式补充完整。 )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其余这些算式都是几个几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活动,把连加算式表述成“几个几相加” )师:说都会说了,那你们会写吗?(异口同声,情绪高涨,随后教师口述,学生试写。在写到 15 个 2 相加时,学生犯愁说:“太长” “太麻烦了” “能不能写得简单点儿?” )师:可以呀!如果写得简单些,想想看要写出哪些数?生:我知道是 2X15。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给大家讲一讲吗?生:是爸爸给我讲的,这是乘法算式,中间的小叉就是乘号。 (别的孩子也在点头,似有所悟!)师:你真爱学习!对!这个小叉就是乘法的运算符号乘号,读作:乘。 (跟

11、读)15 个 2 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2X15 或 15X2(随手板书) 。师: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生:(3)强化。师:现在,请观察这道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谁有问题要问问大家吗?(默默无语)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加法算式中都是 2,乘法算式中却还有个 15,这是怎么回事?生:因为是 15 个 2。师:对!这里的 2 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这里的 15 就是相同加数 2的个数。 15 个 2 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 2X15 或 15X2。下面请看黑板上剩下的这些算式中,哪些能用乘法表示,该怎样表示呢?请你先想一想,再试

12、着写一写。生:(师巡视并请两名学生板演)(4)对比。师:(订正)这边几个算式为什么都没写呢?生:因为它们的加数都不相同!师:对!只有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才可以用乘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 (板书) 。好了,在“拼图吧”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瞧!小精灵都为我们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脸!三、巩固拓展1第 46 页“做做” 。师:快看!不远处是“快乐谷”的草坪,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师:你会列算式吗?请填在书上!加法算式,减法算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 48 页第 1 题。师:再来看,这里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他们在于什么?你还看到什么?(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不同做法给予激励性评价。 )3爬梯比赛。比赛规则: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最高。33324455511111222233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4赛龙舟。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四、学生小结,畅谈收获师:好了,我们在“快乐谷”的游玩即将结束了。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